陛下嫁到:兔仙相公求调教(39)
沈思语看着如此多的奏折,自然也是怕的,只打了哈哈道:“朕突然想起朕的刺绣还未完成,明日嬷嬷便要检查了,朕可不能再懈怠了。”话毕,撒开腿便想跑。
奈何才刚迈出步子,便只觉脚似千斤重如何也迈不开步子了。
江子若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这还是江子若初次这般不顾礼数笑得如此放肆。
“不准笑,还不是你的错。”沈思语略有些气急败坏道。
江子若稍微敛了笑容,道:“好,妾身不笑便是。”尽管这般做讲,嘴角还是有着藏不住的笑意。
沈思语用鼻音“哼”了一声,这才走到了江子若的身边,道:“说罢,朕该如何做?”
“陛下这般做就对了,下回可不许这般调皮了。”江子若依旧是满脸笑意,说着便拍了拍身旁的软榻,示意沈思语坐下。
沈思语不情不愿地坐了下来,还差点踢翻了身旁的香炉。
江子若自然是又给她一个大大的白眼,但还是耐着性子道:“陛下这般浮躁,可不适合批阅奏折。”
一听到不适合,沈思语忙欢喜道:“既然不适合,那朕可否能走了?”
“不准。”江子若的一句话便将她阻止了。
她便只好作罢,乖乖地打开了其中的一张奏折,看着那上面一大堆繁体字,她不禁舒了一口气,心道:“还好我原本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不然还真有可能看不懂。”
她也是此时才晓得,原来大禹朝的文字都是繁体字,且还是正楷,如此一看,她不用担心了。之前她还害怕万一是小篆或者是隶书,那她就只能对天“阿弥陀佛”了。
江子若看着那张奏折,严肃道:“今后你就学着批阅这些地方奏折罢,先从最简单的经济奏折开始批阅。”
沈思语开始仔细起这张奏折,略有些碎碎念道:“姑苏,委任人林阳秋,本月产出粮食20459石,布匹19件,瓷器160件,矿石50件,珠宝69件,牲畜40匹。还挺多的啊,这些是要全都上交给国库吗?”
“并不是,倘若全上交给国库,百姓早就起义了,不过只有三成才上交给国库,而百姓也只会将自己所产的三成交给地方官。但大禹朝依旧这般国库饱满,还是历代的皇帝治理有方啊。”江子若说着便在自己面前的一张奏折上批了一个“已阅”。
沈思语看着他那般,忙问道:“朕的这张奏折可同样是批‘已阅’?”
江子若抬眸,对上沈思语的眼眸,道:“倘若陛下欢喜,在上面与大臣聊天也是未尝不可的。”
沈思语自然晓得江子若不过是在道反话,便也不再道些什么,素手取毫,蘸墨题字,一气呵成。沈思语看着自己批的“已阅”,不觉有些成就感。
江子若继续批阅起面前的奏折,还不忘道:“陛下莫要沉浸在这般小小的欢喜里,倘若陛下每批阅一张奏折都这般耗时间的话,陛下今夜是不得入眠的。”
沈思语便也不好再这般欢喜,这才又打开了一张地方奏折,稍微扫了一眼,并没有太大问题之时,她才学着方才的模样批了一个“已阅”。
一日的时光便这般过去了。
翌日,宫里却传来了另一条消息,道是让官员缩减俸禄的事情已成定局。
沈思语不觉有些恍惚,自己这些时日太忙,都忘了还有这茬事,她不过只将官员的投票结果整理出来而已,但她从未与任何人讲过,又是何人将消息散播出去的呢?
百思不得其解。
正文 第五十一章 太好了,长公主回宫了!(十一)
然,当下即使她再如何对长公主的事挂心,也同样要对此事调查清楚。无他,不过是不想让她身边出了背叛她之人。
江子若仿佛便是她肚子里的蛔虫般,总是第一个可以察觉出她心情变化。
这一日,二人同样在御书房里批阅奏折,江子若瞧向眉头紧锁的沈思语,道:“可是在为今早的事烦恼?”
沈思语略有些委屈地点了点头。
江子若微微坐直身子,好与沈思语在同一水平线上,在沈思语还纳闷他要做什么的时候,江子若便学着平常沈思语的模样抚了抚沈思语的脑袋。
沈思语顿了顿,继而挣脱了江子若的手,反应特别激烈道:“不准碰我头发!”
江子若被她的反应吓到,只愣在原地,疑惑道:“陛下这是?”
沈思语这才晓得自己的失态,忙抚了抚情绪,略有些别扭道:“朕只是不喜别人碰朕的头发罢了,梓潼无须这般在意。”
江子若听闻此话后,只撅起了嘴,略有些嫌弃道:“那从前陛下还常抚妾身的脑袋呢,妾身可不曾道些什么。”
沈思语忙伸手想抚江子若的脑袋以安慰他,然她才忆起江子若正是在为此事生气,也只好收回了手,只轻轻拍了拍江子若的后背,道:“是朕错了,朕给你赔个不是。”
江子若这才敛了情绪,带着略有些嫌弃的语气道:“此回便这般,还有下回,妾身可不理陛下了。”
“是是是,妾身最是可爱,道些什么话都是对的。”沈思语忙继续拍了拍他的后背道。
江子若也不继续胡闹,只轻轻挣脱了沈思语的怀抱,道:“当下不是道这些的时候。”江子若突然变得严肃道:“平日里除了打扫的太监,可还有其他人进来御书房?”
沈思语开始搜寻脑海中的记忆,想了许久,未果,只摇了摇头道:“应该不曾有他人近年来御书房,且打扫的太监是不得乱动御书房的物件的,何况还是如此重要的投票。”
“既然如此,那就很有可能是陛下的身边出了内鬼。”江子若若有所思道:“不过,倒也可能并不是要故意害陛下,纯粹只是藏不住话罢了。”
“可是朕身边之人,皆在皇宫中生活了如此久,不该会犯如此低级错误才是。”沈思语蹙眉道。
“此事还是交由妾身处理,陛下此时不应分心才是。”江子若认真道。
“可,朕已将许多事交于梓潼,梓潼这般可累?”沈思语略有些担忧道。
“自然是不累的,陛下可莫要忘了,妾身原先是何人。”江子若轻笑了声道,示意她放心。
沈思语这才点了点头,道:“那便辛苦梓潼了。”
江子若坚定地点了点头。
沈思语尽管将此事交于江子若处理,但内心还是有些忐忑。无他,不过是爬那背叛她之人是她身边信任之人,倘若那般,她便极有可能会对这个世界甚是失望。
辗转十几日后,长公主终于快来到了金陵城。
大禹朝的首都便设在金陵城,东面临海,西面临江,交通发达,倒是个好去处。
原先定的计划是由沈亦双去迎接长公主,但沈思语后来思索了一番,长公主沈攸宁在大禹朝内也是有些威望的,倘若是由沈思语亲自出马去迎接她,自然也是突出了沈攸宁身份的尊贵,在波斯人面前展现一番,可以让她在波斯过得更好一些。
这一日,沈思语起了一个大早,盛装打扮,连身上的玉帛都不得怠慢,可见此回的重要性。
沈思语与沈亦双、江子若三人在众人的引领下,来到了金陵城的城门,等待着沈攸宁的到来。
平民百姓平日里是见不得天子的真容的,方才沈思语不过在马车内撩开帘子往外稍微看了一番,便被众人的目光给吓到了,众人皆兴奋至极,嘴里还不忘喊着:“陛下万岁!陛下万岁!”
沈思语被那阵势所吓到,忙放下了帘子,在马车里不停地抚着胸口喘气。
此时的沈思语正站在城墙上,回想起方才的一幕,即使她是一个见过世面之人,但还是被吓了一跳。
江子若以为她是因为马上要见到沈攸宁才这般心神不宁,只伸出手,捏了捏她的手掌,示意她放宽心。
沈思语感动地点了点头,这才没有被方才发生之事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