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五占本纪(516)+番外

「统统住手!」

天外飞来一阵怒叱,让战得如火如荼的宫卫俱都缓下手来。雍和和少年同时举头望去,却见宫门匆匆涌进一群官兵,一身绿服锁子甲,领头的人身著马甲,手提长剑,平素卑恭屈膝的脸孔如今威风万丈,却是兵部尚书炎孟极。

众人这才想起他奉先王之令,从绿营调来骁骑,与十六卫宫卫的性质不同,骁骑是守卫京城的精锐之师,专司这座皇城的戌守与安危;因此没有王令,不得擅动,领军者享先斩后奏之权,直接听命于帝王,不受京中任一势力掣肘。众人见绿营现身,略缓的场面又沸腾起来:

「炎贤卿!叛逆伙同太子,谎称陛下已死,挟陛下于宫中,请速随滇王进宫救驾!」魁妃当机立断,代儿子尖声大喊。獬角踏前一步,接口道:「炎大人,滇王滥调宫卫,不遵太子号令,意图擅闯行宫,惊动先王遗驾,请炎大人协助太子发落!」

少年两眼紧盯著孟极,大殿外数百只眼睛亦如是。雍和松了口气,想起当夜孟极既随九王同访,理应不会扯自己后腿,果然炎孟极环视殿宇一圈,便大踏步走向滇王,扳起脸道:

「陛下生死未明,理当进宫撤查,方尽下官人臣之道;滇王和太子殿下本应随行,但太子瞧来重伤不便,请在宫外相候。」这话说得太子方众人脸色一变。刑天双臂一动,就要立时发难,却给少年暗地里扯了下来,戆直的眼不解地望著过于冷静的主子:

「炎大人说得有理,是我乱了方寸,有失仪体,炎大人请罢。」羽林军和詹事府宫兵和殿外宫卫互瞪一眼,这才剑拔弩张地勉强让了开来,孟极的目光始终没和任何人相对,只是缓缓转向雍和:

「滇王殿下,您也请收剑。」

滇王志得意满地瞥了眼少年一眼,这才铿地一声收剑回鞘,两旁骁骑官兵里时箭步上前拦剑,连几个近身护卫的家兵也收了武器。孟极朝阶上走了几步,忽地回过头来,深深凝视太子:「太子殿下,微臣有事想请教。」少年目光深邃,颔首道:「请。」孟极轻声道:

「我若护那千年老松,不惜斩去桃花软枝,不知那老松可愿荫我不受烈日荼毒?」少年一哂,淡淡道:「倘君斩松护桃,桃花能荫你几时?」孟极微微一震,脸色又归平静:「太子雅擅园艺,孟极受教。」雍和正感奇怪,两人竟有心情在此场合讨论风雅,孟极已回头道:

「滇王殿下,请随下官来。太子殿下,请您好生歇息,一切交给下官处置。」

雍和和一干家兵尾随跟上,一边暗地里召人将太子合围起来。两人步至阶顶,大火已召宫人扑灭多时,奈何今晚风大,几处仍冒火不断,雍和凝视火光,正要踏步入槛,蓦地眼前剑光一闪,竟是领头的孟极回过头来,明晃晃的剑锋已架在他颈上。

「炎……炎孟极,你、你这是做什么?放肆!」

见对方忽地倒戈相向,雍和大惊失色。孟极只一招手,等待已久的骁骑俱扑上前来,滇王府几个家兵那里是对手?顿时均给逼得弃械投降,回首见宫门口的宫卫纷纷垂下兵器,竟是无人有意来救,惶恐间再次抬首,目光恰恰迎向背手宫城的少年,黑眸在雨中熊熊燃烧,雍和这才发现自己有多么害怕那双眼睛。

是的,从小便是如此,无论他因背不出诗文罚跪春秋阁外,亦或打架扭输了伏地求饶,那昂然立于高处,游戏人间却又睥睨尘世的眼总让他又畏又恨,他要绞碎它、榨乾它,将它放逐到世界角落,今生今世再不要目睹;然而不知不觉间,被放逐的人竟变成了他。

「逆党滥用萑符,意图调兵危害太子殿下,微臣佼天之幸,圣恩在心,方能识破奸宄。护驾来迟,还请殿下恕罪!」

坠剑抱拳,孟极在风中双膝下跪叩首。早有骁卫的官兵一涌而上,将兀自呆滞的雍和困将起来,却听宫门口惊呼一声,几个宫兵冲上鸾驾,将意图反身逃窜的魁妃曳了下来,掷在地上。雍和这才清醒过来,扭动身子大吼:

「炎炀,你这叛徒!你这忘恩负义的狗贼,胆敢骗我!你……」几个羽林卫过来凑趣,也不管皇子金尊玉贵,连嘴也索性堵了起来,孟极冷冷瞥了他一眼,面向太子再拜而下,神色又平和下来,恢复往常那人畜无害,风吹不倒的模样:

「太子殿下,滇王……四皇子趁危作乱,兼之滥调宫卫,罪行重大,下官职责在身,不能轻纵。太子服丧期间,不宜处置手足,请将四皇子交由下官发落。」少年神色哀凄,几乎又要掉下泪来,蓦地直起身来,缓缓踱至殿头,一面道:

「我无心念及此事,如今为父皇报仇要紧,滇王的事,炎尚书可全权处理。」

几个官兵将兀自呜呜乱叫的雍和拖了下去,和滇王旧识的宫卫见大势已去,率先弃械投降,一时殿门外跪成一片,刑天和共工对望一眼,领著詹事府官兵俯首。孟极大手一挥,绿营骁骑也齐唰唰地置剑下拜。杜衡当机立断,冲上前去发了声喊:

「吾皇万岁,万万岁!」少年神色严肃,在风中挺直腰杆,缓缓踱下阶梯,走入凌乱的军伍间。白衣在狂风中翻飞,那双眸递向远方,像在看著无人知道的方向。众人无不一凛,也不知谁先开始,殿外数百人同时下拜高呼:

「吾皇万岁,万万岁!愿皇上统领皇朝万世千秋!」

风吹得宫外旗帜翻飞;从这一刻起,皇朝历史改写了,也确立了。

◇◇◇

庆武三十六年,龙翼上皇中道崩卒,諡号武,太子李凤即位,是为娲羲上皇。

同年夏,滇王雍和论以谋逆,褫夺兵权,软禁京城。同日,怀王李鹿蜀随吐凡蛮族叛逃出京,和颐公主遭蛮族挟制;同年八月,娲羲以不加追究为价,令南山诸蛮族不得相助怀王,吐凡王同意。同年九月,上表示谊。

同年冬,怀王鹿蜀自怀仁起兵反,娲羲定年号为靖乱。

次年二月,西域各省响应叛乱,同年五月,南疆四省起兵作乱,漕运断绝,祸及羽化,民心离异,以讨武王暴虐无道之名揭杆起义者众,天下大乱。娲羲御驾亲征,定西域琼莱为临时首都,正名怀王军为乱党,开仓济民,招募义军。

靖乱三年,外西域五省与朝廷缔结独立草约,同年七月,怀王自立为抚远上皇,誓与朝廷周旋。九月,宰辅方皋服毒自尽,绝笔书云:「皇朝至此,老夫之罪甚矣!」,娲羲遂令同胞兄弟李麒递补相职。

同年秋,日出播磨与天皇开战,原天皇朝镇国将军高天原义芳叛主,并认播磨为父,改名播磨幸郎,我朝无力干涉,神都表示中立。同年十二月,日出易帜,播磨幕府成立。

靖乱四年冬,南疆不堪战乱,四省兵败归降。娲羲善加抚慰,既往不咎,于是民心渐复。

靖乱五年夏,皇军大败乱党于乐马关,怀王撤退常羊,是为乐马大捷。同年十月,上表求和,娲羲以条件过苛否决。同年十二月,战端再起,关内乱党归降者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