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长姐无所不能(215)
叶安澜眨了两下眼,然后把笔一丢,大步流星走出屋子,“带我过去看看。”
女卫用力点头,她压抑着自己的满心激动,脚步如飞,引着叶安澜去了她的那间办公用房。
叶安澜走进去,就看到一位身穿细布长裙,仪容甚美,但神色间却带着几分疲惫以及憔悴的年轻女子正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
听到动静,她缓缓转过头,看向正被那名女卫让进屋子的叶安澜。
“这是我家姑娘。”看到年轻女子站起身,女卫赶忙凑过来一句介绍。
年轻女子双眸微睁,旋即却是低眉垂眼行了一个标准福礼,“戚氏泓灵,见过叶姑娘。”
叶安澜微翘唇角抱拳回礼,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戚娘子,幸会。”
她在上首坐下,然后开门见山的问戚泓灵,“听说戚娘子想来我们的女子学堂做先生?”
戚泓灵点点头,“小女出身戚氏嫡支三房,在这济州也算薄有才名。姑娘收养弃婴和孤儿,又开办专门的女子学堂,小女因此对您十分敬仰。若姑娘不嫌弃小女和离之身、名声尽毁,小女愿为姑娘效犬马之劳。”
叶安澜没有立刻表态,主要是,她对戚泓灵是真的一无所知,戚泓灵说的这些,她需要时间调查清楚。
她略一思忖,“这样吧,你明天上午再来一趟,我安排个人给你面试。”
戚泓灵一怔,“面试?”
“就是找个人考一下你,看看你是不是适合做我这女子学堂的老师。要是你通过面试,我们还要根据你的能力,考虑一下到底给你多少薪俸。”
戚泓灵闻言微一点头,“那小女明日再来。”
她知道,叶安澜这是要找人调查她的事。正好,她也想知道叶安澜在听说了她的过往经历之后,是否会对她改变态度。
戚泓灵走后,叶安澜果然吩咐了杨小桃去找潘老爷子拿情报。
潘老爷子虽然不会重点关注别家内宅女子,但戚泓灵身为济州二流士族嫡支女眷,听她的那个说法,她自己在这济州应该还挺出名,这种人,叶安澜相信,潘老爷子多少都会知道一些和她有关的事儿。
事实也正如叶安澜所料,潘老爷子对戚泓灵还真知道不少。
主要是,戚泓灵这人在济州真的是太有名了。
她自幼便有聪慧之名,和家中年纪相仿的兄弟姐妹一起进学,学习进度一直遥遥领先不说,于诗词一道更是颇具天赋。
除此之外,她还擅长琴棋书画,在济州的闺秀圈子,她的这些技艺样样都能排进前五。
再加上她又是父母膝下唯一的女孩子,说是被父母哥哥千娇百宠着长大真是一点儿也不为过。
当然,在济州那些准婆母的眼睛里,戚泓灵最最难得的一点还是,即使备受宠爱,即使才华横溢,戚泓灵却一点儿也没有某些大家小姐的骄纵脾性。
她出身高贵、美丽端庄、优雅温和,同时却又不失精明、不过分天真,除了比自己儿子还有本事,你根本挑不出她一点儿毛病。
这样的女孩子,自然而然就成了济州那些准婆母眼中的最佳儿媳人选。
最难能可贵的是,她也同时俘获了济州大半儿郎的心。
被当母亲的和当儿子的同时看中,可以想见她婚后的日子,绝不会像那些只取悦了一方的姑娘那样难过。
这样一个让人可以理直气壮怀疑她是老天爷亲闺女的女孩子,后来也确实在其他姑娘的艳羡眼神里,十里红妆嫁给了这济州最赫赫有名的大才子。
才子才女,佳偶天成,如果这是以他们为主角的一个故事,那么这个故事大概会在他们大婚的当天圆满落幕。
然而这个郎才女貌天作之合的故事,最后的结局却并不像人们想象当中的那么美好。
当初看好这对小夫妻的人有多少,后面被这对小夫妻打脸的人就有多少。
咋回事儿呢?
恃才傲物的大才子,成亲之前觉得只有兼具美丽与才气、备受同龄儿郎追捧的第一才女戚泓灵才配成为自己的妻子。
成亲之后却后知后觉的意识到,原来当给你红袖添香的美人儿,比你写的诗词还有灵气、还能打动人心,你其实是完全感觉不到红袖添香的快乐的_(:з」∠)_
夫妻俩一个觉得娘子这样让他很不舒服、很伤自尊,但又没那个脸开口明说,一个觉得夫君心胸狭隘,比不过自己就发脾气、甩冷脸,简直枉为大男人。
小两口儿感情一日比一日差,两家父母口水说干,也没能劝得自家儿子、闺女略作退让。
最终,他们在成婚第二年的时候选择和离。
因为他们的突然和离,不明就里的济州百姓议论纷纷,各种不靠谱儿的猜测更是到处疯传。
原本,按照两家达成的一致意见,他们是要冷处理这件事的。
然而大才子李清文却受不了被人揣测自己“不行”,于是在某次曲水流觞宴上,他趁着有三分醉意公然对外宣称,自己之所以选择和戚泓灵和离,是因为对方私底下居然一点儿也不讲卫生,经常邋里邋遢、蓬头垢面,害得他根本就对戚泓灵提不起任何兴趣。
第244章 两败俱伤(加更)
李清文此言一出,戚泓灵名声尽毁。
原本只要一露面就会吸引无数倾慕眼神遥遥追随的戚泓灵,一夜之间变成了所过之处人人眼神怪异、以手掩鼻的过街老鼠。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因为李清文的这句谣言,戚氏女在济州直接成了笑柄。
戚氏的家教被怀疑,戚泓灵的堂妹们,一位已经定亲的直接被夫家退亲,几个正在议亲的,男方家里也都一夜之间改了主意。
这件事,自从和离就一直深居简出的戚泓灵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她的父母兄嫂到处跟族人赔礼道歉,但却一直把她保护的很好。
如果不是她那位被退亲的堂妹羞愤之下寻死觅活,差点儿把自己给直接吊死,她堂婶心疼女儿哭着上门来闹,戚泓灵怕是都得等到事情尘埃落定才会知道。
她跪在地上,低眉垂眼的任由自己的堂婶哭着指责,脑子里却飞速分析着堂婶口中那些有用的信息。
当她那位堂婶哭着离开,她这才一脸平淡的,由着哭肿了眼的母亲把她扶起来。
再然后,她就对李清文进行了还击。
在李氏意识到事情严重性,派人上门给戚家人赔礼兼施压之前,戚泓灵找出了她过去那些年存下的书稿。
然后,她凭着自己出色的记忆力,把李清文当初写的诗词也给默写到了纸张上面。
两相对比,高下立判不说,戚泓灵还挥笔写了一篇文章,言辞犀利、有理有据的嘲讽李清文不仅才疏学浅,而且还小肚鸡肠、心思恶毒。
李清文是李家最有出息的后辈之一,如果不是他不善庶务、情商也略低,做官的话怕是没啥太大成就,只适合走名士、大儒的路子,那个“之一”甚至都可以直接拿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