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长姐无所不能(401)
叶安澜下意识就要拒绝,可转念想到今天昭庆长公主的大手笔捐款,叶安澜心里顿时对昭庆长公主的这场赏花宴多了几分期待。
她收好请柬,“我一定来。”
昭庆长公主忍俊不禁,她觉得自己好像从叶安澜斩钉截铁的这四个字里听见了铜钱彼此碰撞的声响。
不过想到叶安澜这么挖门盗洞的找银子,为的是铺路修桥建码头,不是自己享受,昭庆长公主笑过之后,就下定决心要顺手帮叶安澜一把,让她能够更顺利、更迅速的筹集费用。
从叶安澜这儿离开之后,昭庆长公主授意身边嬷嬷把皇家人纷纷乐捐的事儿“无意间”说给她们在其他权贵府邸的熟人听。
有她们居中传话,再有昭庆长公主在赏花宴时适度暗示,叶安澜那儿想必会有更多想要出名的人巴巴的跑去捐钱。
这时候的昭庆长公主还不知道,因为他们一家捐的银两数目实在庞大,叶安澜在看过账册之后,居然真的让人给他们定制了很多块专属于他们的功德碑。
按照昭庆长公主的要求,叶安澜一共定制了四种石碑,第一种写的是已故的谢老太爷和太皇太后这对夫妻,第二种写的是太上皇和太后这对夫妻,第三种写的是皇上和皇后这对夫妻,第四种写的是昭庆长公主和裴怀玉这对夫妻。
而且为了能让这四种石碑最显眼,最方便谢渊宣传大齐皇室的仁德爱民之心,最有利昭庆长公主和裴怀玉向天下人秀恩爱,叶安澜并没有把他们这四对夫妻的捐款用在已经开修的那段路,而是从京城西门、北门、西北门、东北门开始,又重新往外修了一大段。
再加上皇室成员给的捐款都很多,为了准确标记路程远近,同时也是为了方便后续跟风的朝臣权贵疯狂内卷,叶安澜并没有改变她那个每一百里立一块石碑的策略。
她一点儿也不吝啬的,按照皇室成员捐款的数目,给他们分别定了好几块石碑。
反正刻着他们名字的石碑,最上面的名字什么的虽然出现了几次重复,但石碑下方“距离京城还有××里”的“××”却是一直都在变化中的。
有了这个一直都在变化的数字,皇室成员对修路一事的贡献可谓一目了然。
这其中最抢眼的崽儿,毫无疑问正是最土豪的皇帝、皇后夫妇,他们给的银钱加在一起,修路修出去足足八百余里。
除此之外,叶安澜还用他们捐的这笔钱修了一座结实耐用的小石桥。
当然,桥头也有刻了帝后二人名字的石碑。
叶安澜不知道的是,帝后二人出的那笔钱,其实有大概四分之三都来自皇后娘娘。
她虽然没剩几个娘家人,但手里的财富却多的十辈子也花不完。
好不容易有个能够光明正大给自己增加名望以及影响力的机会,皇后一点儿也没吝啬,非常大方的直接拿出了好大一捆银票和若干金银锭子出来。
而谢渊就不同了,他虽然名义上坐拥天下,实际上却是这天底下最苦逼的打工人。
他虽然自觉小金库已经是大出血状态了,但他让自己妹妹转交的“铺路修桥专用款”,其价值却依然只是占了皇后娘娘随手拿出的三分之一╮(︶﹏︶)╭
正常情况下,帝后二人的捐款有着这样的悬殊差距,其实是挺让人为难的一件事儿。
可叶安澜却因为受到昭庆长公主的启发,以“把夫妻二人的名字写在一起”的方式,成功赢得了谢渊两口子的双份好感。
谢渊高兴,是因为叶安澜帮他保住了身为帝王的面子,没让他因为捐钱少了而丢脸。
皇后高兴,一是因为那些功德碑上就只有她这个皇后的名字是和谢渊的名字排在一起的,谢渊后宫里的那些莺莺燕燕谁也没这个待遇,二则是因为叶安澜考虑到只写两个名字太空了,且也无法最大限度勾起那些追求虚名的家伙内卷的冲动,所以她不嫌费事儿的,在上面简单介绍了谢渊两口子的身份。
谢渊身为大齐的开国之君,正史留名都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儿,如果不是为了争取民心,他其实根本不会想把自己的名字刻上功德碑。
但皇后娘娘就不同了。
据她所知,历史上能够留下自己完整姓名的皇后一共也没多少,更多的不过就是有个姓氏,再被简单介绍一下她爹是谁、他们一家是哪里人。
皇后不想这样,如果有可能,她希望自己也能留下一个完整的名字被后人熟知。
第458章 眼光独特
昭庆长公主的赏花宴如期举办,帝后联手筛选出来的四十六个符合谢渊要求的姑娘,有九个找了各种理由没来参加宴会。
这九人里有自己不愿意嫁给安乐侯这种身份敏感之人的,也有家里人不愿意自家与前朝末帝扯上关系的。
不过她们本人虽然未曾出席,她们的家人却都巴巴的掐着时间赶来赴宴了。
毕竟是谢渊唯一亲妹妹举办的首场赏花宴,这些人家在不想和安乐侯扯上关系的同时,却又很想自家能够入了昭庆长公主的眼。
昭庆长公主对她们的小心思心知肚明,但她并没有因此表现出任何不喜。她还记得自己皇兄说的,这门亲事需得讲究一个你情我愿。
那些以不带自家姑娘出席的方式拒绝这门亲事的官夫人,昭庆长公主直接让负责引路的仆人把她们带到了宴客的湖心亭内。
和她们一样待遇的还有其他拿到荷花帖子的官夫人,这些官夫人家中没有合适与安乐侯结亲的姑娘,此来就是单纯赴宴来的。
和她们待遇一样,那些委婉拒绝了这门亲事的官夫人自然就也不必怀疑昭庆长公主是在故意冷落她们了。
至于剩下那三十七位带了女儿或者侄女过来的官夫人,为了最后确认一遍这些人家的姑娘是否真的出于自愿,昭庆长公主不嫌麻烦的亲自见了她们所有人一面。
通过观察这些姑娘以及她们女性长辈的言谈举止,昭庆长公主很容易就从这三十七人里挑出了那些被家族强迫着过来参加这场宴会的姑娘。
她看穿不说穿,先是笑着给了每位姑娘见面礼,然后才让随侍在侧的婢女引着她们去坐席。
二十六个没有被强迫迹象的姑娘,她赏了她们每人一只镂空绞丝金镯子,十一个不敢反抗或者反抗无效,被家中长辈硬按着头带过来的姑娘,她赏了她们每人一支雕如意云纹的精巧空心金簪。
金簪和镯子都不重,唯一优点就是做工精致、款式别致,正好适合她们这些还未出嫁的豆蔻少女日常佩戴。
由于她们每一家都是被婢女单独请进去拜见昭庆长公主的,所以得了礼物的姑娘和带她们过来的官夫人,谁也没有察觉到昭庆长公主是在用这样的方式宣布筛选结果。
她们被早就得了吩咐的婢女带着,走不同的路前往湖心亭参加宴会。
没有表现出不甘不愿迹象的二十六个姑娘,走的是能让坐在公主府藏书楼二楼窗边的安乐侯远远相看的青石板路,其他不太情愿的姑娘,则是被婢女带着,走了公主府雕梁画栋的九曲回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