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宫女泄露心声后被修罗场了(88)+番外
他刚说完,柴菁便上前一步,“父皇,此事有疑点!据儿臣所知,何婉盈怕水,洛锦也同样怕水,两个怕水的人,约在湖边见面……这怎么想都让人觉得奇怪吧?”
朱瑞道:“这字条确实是从洛大人家中所搜出来的。”
正争执间,有人走上来递了一张字条。
皇帝看了字条,说道:“朕派了仵作去验尸,何婉盈死亡时间是昨日申时前后,死亡原因是溺水身亡,并无被人下药以及打斗的痕迹,脚底的泥土与湖水附近一致。也就是说,她是自己走到的湖边,然后被人推下了水。昨日申时,洛卿你和谁在一起?谁能证明你的行踪?”
话刚落音,便听到几个声音几乎是同时道:“我能!”
同时,也有几人同时向前走了一步。
柴菁走得最快,几乎毫不犹豫,“我跟她在一起!我能证明她没有去湖边杀人!”
柴恒也道:“我跟大哥也是,我们都在一起玩儿的,根本没有去湖边。”
一直不怎么说话的贺嚣也跟着道:“臣也能证明,洛卿没有杀人。”
连门口的宫羽卫里也有人走了出来,卫长柳子术毫不犹豫地道:“陛下,臣也能证明。”
柳子术的父亲和何婉盈一样同是当朝的丞相,一左一右,平日里有许多意见不一,他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看到洛锦被卷入杀人案,第一个念头就是她肯定是冤枉的,那个朱瑞想要捏造证据置她于死地,他自然是要帮她。
柳丞相回头瞥了儿子一眼,他虽与何丞相不和,但此事本没打算掺和,不明白儿子为什么突然这么说。
但儿子既然说了,他也没有反驳什么,虽然他明知道昨日申时柳子术一直是在家中的。
洛锦没想到这些人突然就出现给自己作证,她心里有些感动,这要是被拆穿了,他们肯定也要被治罪的。
【大家的心意我是明白的,人也确实不是我杀的。】
【我当时在畅风园的后院看猴子打架,看了一个时辰呢……】
【我天生怕水,如果没有信任的人跟着,我是不会去湖边的,那张字条是丫环香香偷放在我屋里的,我根本没有看到。】
【就算看到,我也不可能跟何婉盈去水边。】
【那时我身边只有小莲,可是小莲的证词没有用。】
皇帝道:“既然如此,你们分别写下自己当时在何处,看看能不能对上。”
他吩咐太监拿出纸笔,分别交给几人。
洛锦接过纸笔,她只能如实写:“在畅风园的后园看猴子打架。”
她想着柴家的几个人可能知道她在畅风园内,但也未必知道她具体在哪里。畅风园就十几个下人伺候,园子那么大,她自始至终也没有见到那些人,一直只有小莲陪着。
几人写完,交给太监呈上。
太监拿起字条,眼睛立刻直了。
“那个……洛卿说她在畅风园的后园看猴子打架。”
“柴菁公主说……她扮成猴子在……畅风园的后园……打架。”
“二皇子说,他……他也扮成猴子在畅风园后园打架。”
“太……太子也是。”
“贺将军和柳卫长……同样。”
众大臣:“……”
现在是流行扮成猴子打架这种游戏吗?他们怎么没有听说过?
洛锦呆了,“昨天那些猴子……是你们假扮的?”
她当然知道那些猴子是真的,但他们居然为了她撒这种荒唐的谎,她心中还是挺感动。
【大家这样……我真的有点儿不好意思。】
【太子啊,你的形象……】
【贺将军啊,你两米的个子,哪有那么高的猴子?】
【从一开始就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这个案子有破绽,破绽在哪里呢……对了,尸体是半夜被发现的,为什么半夜才发现?一个大小姐出门没有人跟着吗?好奇怪……】
解规心中一凛,他之前一直在找证据,倒是没有从这方面细想。
他思索半晌,上前道:“陛下,此事有疑点。何姑娘进入到畅风园的时候,为何没有手下陪同?我之前问过门口的守卫,她确实是一个人进的畅风园,这就奇怪了,她在明知道洛卿会武功的情况下,是怎么敢约她去湖边的?而且还一个人赴约?”
此言一出,大臣们连连点头。
“确实,说不通。”
“太古怪了,完全不合常理。”
“难不成她原本就想被推进水里?”
外面突然响起一个颤巍巍的声音,“你们……人都死了,你们竟然还说她的不是,同朝为臣,你们的心思怎能如此恶毒?”
何丞相从殿外走进来,他虽身穿官服,但胳膊上扎着白布。朝服是深黑色,那截白布显得极为刺眼。
皇帝眉头微皱。
按东渊的规矩,除非是帝王家的国丧,丧仪的物品是不允许带入金殿之内的。别说是何丞相的女儿去世,就算他本人死了,也不得有人戴着丧仪的物品进入金殿,何丞相扎的这截白布显然是犯了忌讳的。
皇帝也没说什么,这么一个老臣刚刚痛失爱女,而且是他唯一的孩子。他体谅他心痛,可以不跟他计较。
何丞相随即用怨毒的目光看向洛锦,跪下道:“求陛下为臣杀了这个恶女人,给臣的女儿报仇啊!臣就这么一个孩子,老年失女,心痛难忍啊!”
洛锦瞥了他一眼,道:“我没杀你女儿,你到底是来泄愤的,还是来报仇的?要报仇找真凶去,反正我不是真凶。”
“不是你还能有谁?”何丞相起身就要冲向洛锦,双手挥舞着想掐她的脖子。
费儒连忙拉住,劝道:“这不正审着呢吗?这案子疑点颇多,洛卿很可能真的不是凶手,你别瞎说,耽误了审案,是不是不想找真凶了?”
解规道:“晚辈已经心里有了些主意,何丞相可愿意听一听?”
何丞相看了解规一眼,眼角明显有些不屑,“你才多大?能懂什么?”
解规今年不过二十多岁,很是年轻,但他能当上刑部尚书并不是靠着祖上的荫蔽。相反,他出身寒微,无权无势,能有今天的地位全凭自己的能力。但在朝廷之中,不少人出于嫉妒会对他这种出身低又升迁快的人多加贬损。像是何丞相这种名门望族出身,多半会瞧不上他这样的。
第61章 春水寒
费儒道:“解大人出任刑部尚书之时, 年不过二十,是我东渊最年轻的刑部尚书。他是平民出身,能有如今的地位, 丞相猜猜他凭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