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军嫂追夫记(417)
就这样陈美玲还难过得直抹眼泪,因为这几十块钱的货卖完,至少能够赚一半钱。
朵朵劝她先不要卖鸡和鸡蛋了,叫她在大众制衣店门口也去卖小吃,虽然卖小吃可能没有卖生鸡蛋和鸡赚钱,但一天至少有十块钱的收入,比在工厂里当工人还抢,也算不错的了,最主要的是没人驱赶,摆摊摆得安心。
那时候是允许在自己门前摆摊的,不像朵朵前世,就是自家店门前都不许摆摊。
可陈美玲表示还是很发愁:“你两个门面距离那么近,总不能我也卖卤蛋吧,不然大嫂会生气的。”
朵朵道:“你可以卖早点,比方热干面、汤粉什么的,种类多一点,应该很赚钱。”
陈美玲蹙眉道:“可我不会做热干面,也不会做汤粉,只会包水饺、北方饺子,包子和馒头。”
“那你就卖这些,你最好去看看别家卖早点的店铺或者摊位,他们水饺、北方饺子、包子和馒头的个头,你做的要和他们差不多大才行,小了,人家不在你的摊位上买,大了,你自己赚不到钱。”
于是陈美玲按照多多所说的去别的早点摊位上装作买早点,考察了一番。
不看不知道,一看发现原来有许多早点她都会,不禁喜出望外。
陶爱国和陶爱民兄弟两个连续几天下班后挤出时间按朵朵所描述的给陈美玲做了个早餐车,早餐车做好之后,陈美玲就正式开始营业了。
卖什么早餐,她之前和朵朵商量了又商量,蛋酒是必备的,wh人都不习惯早上吃得太干,然后做韭菜馅饼、千层饼、小笼包卖,至于馒头、北方饺子、水饺朵朵就不建意陈美玲卖了,wh人不怎么喜欢吃馒头,北方饺子和水饺武汉人都爱吃,可是那时没有机器压的皮卖,如果自己擀皮太费工夫,划不来。
“我会把馒头做成小白兔、小刺猬!”陈美玲还是很想卖馒头。
“那行,你卖贵点,这种馒头本来就是卖的手工,买的人不会介意价格。”
朵朵还要陈美玲准备一点咸菜、黄豆酱,有的人味口重,吃早点时爱加点这些。
开始营业的头天下午陈美玲就开始在家里忙碌,和面,发面,把韭菜、小葱洗出来,还要酿米酒,然后早早的睡了,第二天凌晨四点就醒了,把发好的面和好,把馒头全都蒸出来,放在一个大蒸笼里堆着,又炒了一大碗咸菜,黄豆酱是她回娘家特意拿的,她妈妈特别会腌菜做酱,又包了些小笼包放在炉子上蒸着,这才推着早餐车出发。
陈美玲起早忙碌的时候,陶爱民要帮她,她不肯,怕他休息不好,在工地上出事,因为朵朵总是在饭桌上进行安全教育,不让陶爱国、陶爱民兄弟两个疲劳驾驶、酒驾,出了事故后悔都来不及,所以陈美玲硬逼着陶爱民继续睡觉,她一个人忙碌。
不过六点钟陈美玲出摊的时候,陶爱民就已经起床了,早餐车比较重,陶爱民帮陈美玲拖到朵朵的大众制衣店旁边,朵朵也特意起了个大早和二哥夫妇两个一起出摊,帮陈美玲适应一下。
早餐车刚一放下,就有人来问都有些什么卖,朵朵道:“如果你很急的话,那就买馒头和小笼包吧,这两样已经蒸好了的,其他的得现做,你有时间就等一下。”说着,把写有早餐品种和价格的招牌挂在早餐车前。
那个顾客看了看招牌,要了一笼小笼包和一碗蛋酒,陈美玲干活不是很麻利,但是做起吃的来却手脚灵活的很,到底是个吃货,对做美食充满了热情。
朵朵在陈美玲的摊子跟前帮了半个小时的忙就得上学了,陶爱民也要去工地,陈美玲手脚麻利的给他摊了两张金黄油亮的软面饼当早点带上。
朵朵见前来买早点的人越来越多,叮嘱陈美玲道:“不管人再多,你都别急,一个一个来,一急就爱出错。”然后骑着自行车走了,陈美玲一定塞两个韭菜馅饼给她当早点,她没要。
第486章劝住林永芳
中午放学朵朵刚回到家里,陈美玲一见到她就高兴的告诉她,她从早上一直卖到中午九点过一点就收摊,光这一早上就净赚了六块多。
朵朵恭喜她道:“照这样计算二嫂一个月至少能够赚200块左右。”
帮着林永芳从厨房端饭菜的刘翠花听到,羡慕的说:“赚得真多。”
朵朵洗了手在饭桌边坐下,大家一起吃饭。
陈美玲心情仍旧很激动:“今天卖到九点多都卖完了,我明天多准备点卖到十点多,应该可以赚得更多。”
朵朵提醒道:“赚钱虽然重要,可是二嫂也要注意身体,可别累着了。”
陈美玲边往嘴里扒饭边道:“累不着的,每天也就只卖半天,然后回来做准备工作也就两个小时左右,晚上早点睡就行了。”
朵朵点头:“二嫂吃完饭就赶紧睡上一觉吧,早上起那么早也挺辛苦的。”
刘翠花吃着林永芳单独给她做的瘦肉汤道:“赚钱还怕辛苦,我要是每天能够赚那么多钱,我就不怕辛苦!”
林永芳连忙劝道:“赚钱的事你千万别急,肚子里的宝宝要紧。”
刘翠花这才没再说什么。
吃完了午饭,朵朵要去店里看看,刘翠花和陈美玲两个媳妇轮流洗碗,不能婆婆做饭她们连碗都不洗吧,林永芳不用收拾厨房,叫住朵朵和她一起去店里。
朵朵奇怪,现在是淡季,林永芳不用去这么早的,肯定是有话跟她说。
果然,母女俩走出一段路,林永芳道:“我早上看见你二嫂一个人忙不过来,反正现在店里生意不忙,我想每天早上去帮帮你二嫂一把,你看行吗?”
“千万不要!”朵朵毫不犹豫地说,“妈妈如果帮二嫂,大嫂就得有意见,那妈妈又得去帮大嫂,结果就是妈妈变成大嫂和二嫂的苦力,妈妈这是何苦呢,妈妈把我们养大就已经尽到一个做母亲的责任了,现在我们大了,应该是我们照顾妈妈,而不是妈妈仍然为我们榨干自己,儿孙自有儿孙福,妈妈别操那么多心,再说妈妈那样做,很容易造成家庭不和睦,不如谁都不管的好,自己多保重。”
林永芳点头:“那就听你的吧,其实你所说的这些道理我都明白,就是一看见你二嫂一个人在那里忙不过来就于心不忍。”
“妈妈有什么好于心不忍的?妈妈为我们奉献的还少吗?现在一日三餐还是妈妈在做呢,这就是帮大嫂二嫂了,虽然她们都交了伙食费,可自己开火又要顾着生意,会更辛苦。”朵朵搂住林永芳的肩,“妈妈疼自己的子女虽然没错,但好歹也顾下自己呀。”
林永芳笑着道:“在咱们农村人的观念里水往下流,哪家的老人不是为自己的子女勤扒苦做。”
朵朵道:“那是人家的子女日子过得艰难,可现在咱们五兄妹的日子都过得不错,妈就别再为了我们忙碌了。”
林永芳嗯了一声:“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