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姑奶奶是要造飞机的(161)

作者: 度己了 阅读记录

大家也顾不上改装飞机了,拔腿就往研究所跑。

至于廖杉呢,她现在在铁轨试验场。

她带着自己小组的成员崔胜平和刘浩耀在重新研究弹射座椅。

之前的弹射座椅虽然实现了从旧的弹道式弹射到火箭式弹射的跨越,但仍有1800米安全弹射高度的限制,廖杉现在想要做的事将这个限制高度降低,再降低,甚至降至……零高度。

火箭撬车带着弹射座椅飞快向前推进,砰的一声猛地弹射到半空中,开伞、降落。

不够,这种程度还不够。

廖杉在记录的本子上快速记下刚刚的试验数据,零高度弹射首先必须要保证弹射座椅要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其次是在这个过程中座椅必须保持平衡,最后要保证无论何种姿态开伞时飞行员必须头朝上脚朝下,零高度代表飞行员调整姿态的时间非常短,甚至可以说是没有时间,所以必须在弹射的过程中就保持正确的姿态。

足够的弹射高度、弹射速度以及非常精准的弹射轨迹,这些全都是难点,这也是为什么当前世界上还没有零高度弹射座椅的原因。

崔胜平和刘浩耀去扶刚刚弹射出去的座椅,两人对视了一眼,都没敢出声。

之前还安慰他们说“别的国家的火箭式弹射座椅也只能这个高度了,更何况在这一领域我们被技术封锁,能自行研发出来已经是成功的一大步了。”的廖杉在孙勇武同志牺牲后就像打了鸡血似的,势要将弹射座椅再改进一下。

虽然孙勇武遭遇鸟击是场意外,但廖杉总是忍不住一遍遍设想,假如弹射座椅没有高度限制,孙勇武是不是就能在扭转飞机航线、在确保不会坠落到居民区后及时弹射求生呢?

弹射座椅是救命的东西,要是连救命都做不到,它就根本是个无用之物。

廖杉在纸上快速重新推算着,“火箭包的量再加一点试试,现在的高度还不够。”

崔胜平弱弱的说,“再加可能会超过人体可以承受的冲击力上限……”

救命和催命可能就在一线之间,巨大的冲击力产生的瞬间加速度如果过大,极有可能会造成飞行员脊椎受伤,甚至是高位截瘫。

廖杉哪能不知道这点呢,只是想要高度就势必需要更加大的向上推动力,而过大的力量又会超出人体所能承受的上限,几乎是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各国至今都没有研发出零高度弹射座椅的原因。

“先试试。”廖杉说道,叹了口气,总不能连试都不敢试。

……

王川泽和郑子昂等人把试验车间里的F-4鬼怪飞机残骸重新翻出来,找到里面的液压助力器,对比他们用在“精卫”上面的助力器,美方设计的这架飞机的液压助力器的摇臂要更长一些。

经过大家的推算分析研究,这种长摇臂的助力器确实能一定程度的改善操纵杆杆力轻、操作不稳的情况。

而且“精卫”机翼后掠角较大,副翼效率受影响,如果能在副翼下换成这种长摇臂液压助力器,也能很好的减少飞机出现“飘摆”现象。

这几天大家忙活着改助力器,解决了心头这一老大难问题的王川泽终于有精力留意项目的其他人员情况。

研究所的众人忙着把改装的助力器安装到飞机上,以及尽快把之前改过的地方都在一号试验机上改装好。

飞行员们也在医生的心理辅导下,不再拼了命的做体能训练,逐渐恢复以前的状态。

王川泽在座舱车间找到廖杉和她小组的组员们,他们此时还在和车间的师傅一同工作中。

“这是我从研究所材料工程师那边问来的新型复合材料,是由聚碳酸酯与丙烯酸酯复合的透明材料与钢化玻璃复合而成的,强度比玻璃更大,我想把舱盖替换成这种材料。”廖杉给孙师傅看着自己新修改过的图纸,“只是这样舱盖玻璃上的微爆索也要调整,需要改成这样子两条弯弯绕绕的曲线……”

崔胜平在一旁拿着计算过的数据解释道,“微爆索里装药量不多,只有这样子不断弯曲拐弯增加长度,才能爆发足够的能量,使舱盖玻璃破裂。”

孙师傅皱眉接过图纸,忍不住嘀咕,“前阵子你们按着我反反复复调试座椅,现在又改起舱盖玻璃了……”

廖杉无奈,“这不是座椅的改进工作一时停住了,舱盖玻璃改结实点也能防止再出现上次鸟击撞碎玻璃的事情。”

孙师傅想起牺牲的飞行员,默默叹了口气,不再多言,拿着图纸去找其他工人研究怎么做去了。

廖杉则又走到上次试验失败拉回来的弹射座椅旁,几乎一刻不停歇。

王川泽只是站在远处看了一会儿,都能看出廖杉的不对劲来,她像是一根绷紧了的弦,整个人充斥着一种紧迫感。

廖杉确实心急,之前弹射座椅的研发用了有一年的时间,现在她想要实现更为艰难的突破,还不能耽误试飞工作,她最好能赶在新的试飞飞机改造好前想出解决弹射高度问题的办法,不然下次试飞,飞行员坐的还是那卡在1800高度限制的弹射座椅。

王川泽朝她走过去,他知道廖杉在研究改进弹射座椅高度问题的事情,问道,“现在怎么样了?”

“一筹莫展。”廖杉说着,仍不停的在查看着座椅的损耗情况,时不时在纸上快速写下几个数字计算着,无暇多看王川泽一眼。

手里的笔突然被人攥住,廖杉这才分神抬头看去。

“你听我说,”王川泽没想到心理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飞行员们,他看着廖杉的眼睛,声音放缓,努力安抚她,“廖杉,那是一场意外,孙勇武是因为遭遇了鸟击才牺牲的,而不是因为弹射座椅,你不需要把自己逼得这么紧。”

旁边的刘浩耀忍不住插嘴,小声说了一句,“我也觉得,杉姐你有点太紧绷了。”

廖杉却说,“如果没有高度限制,孙勇武其实可以在保证飞机不会坠毁在村庄后弹射逃生的。”

“那时的高度已经只有几百米了,”王川泽说道,“这个高度弹射逃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现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弹射座椅能够做到。”

廖杉回望进他漆黑的眸子里,突然说了一句,“其实一开始我也觉得造飞机这事对我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王川泽愣住。

“我怎么可能做到呢?造飞机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事,我真的能行吗?”廖杉平静的说着自己曾经的挣扎、困扰,朝着王川泽轻轻一笑,“但你看,我现在不是做到了吗?”

“所以啊,有些事情即使觉得不可能,也要努力去试一试,说不定就行了呢?”

中午吃过饭后,廖杉没耽搁,很快又回了座舱车间,继续思考弹射高度的解决办法。

“廖杉——”

她回头,王川泽、郑子昂、何为、张国光、冯研农、赵伟都来了。

何为朝她挥手,“我们来支援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