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同人)人生若只如初见(152)+番外
尼玛!这时候还学三国演义?
“上计,放弃少林在北方的全部家业,精光来,精光去,化整为零去南方,在各地重建寺庙,再传佛法,普度众生,建地上佛国。”
这计策肯定不行,一群老和尚没有一个会赞同。再去化斋?游方和尚?开玩笑。
“中计,保留少林寺,将一半人员家产转到南方,建少林南方分寺。”
这个计策赢得了一群老和尚的点头,南少林其实也很不错的,再建立东南少林,西南少林,南少林一号,南少林二号,都很容易啊,关键是不用吃苦化斋。
“下计,留在这里很朝廷对抗,等着被火烧少林寺。”
这计策根本不是计策,是气话。
一致意见,选中计。
问题回到了老问题,南下大计,以及眼前迫在眉睫的老岳家。
“要一举解决目前的困境,只有一个办法。”方证淡淡的道。
计划一说完,方生第一个反对:“胡闹,这是把少林变成魔教吗?”
方证闭上眼睛:“为了少林,为了我佛,为了地上佛国,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为了建立美好的地上佛国,蓦然回首,来路已经是血海汪洋。
方证已经决定,计策若成,他将立即当众圆寂,下地狱去向那些冤魂赎罪。
☆、登封之血
作者有话要说:PS:之前08年写的章节,其实都是有明确的时间线的,季节变化,年月计算,务求不出现过了24个月,一直都是同一个不明所以的季节。
但写到这里,已经失去了时间线,完全算不清这个时候该是哪一年,哪个月,穿单衣还是冰雪满天。
考虑到本大叔脸皮奇厚,干脆不要时间线了,就当这个美丽的江湖世界,一年12个月都是同一个季节好了。
石介小心的埋伏着,一动不敢动,若是惊扰了目标,后果不堪设想。
目标肆无顾忌的吃着草。
吃着草……吃着草……
是的,石介聚精会神埋伏的目标,是一只兔子。
剑光闪动,兔子挂。
石介笑得嘴角都裂开了,吃了N天的草,终于有肉吃了。
笨蛋石介一直以为想到了一个聪明的主意,窜到少林寺杀几个人,然后嗖的逃跑,再窜回去杀几个,多搞几次,少林全部死光光。
可惜笨蛋的主意永远都有无数个破绽。
只杀了一回,就被几百个少林高手堵在了嵩山之中,再出去杀第二回?几百个武功和他差不多的人在等着他自动现身,然后把他砍成肉酱。
石介只好继续在嵩山的莽莽山野中打游击。见到少林寺人少,就杀了,见到人多,就继续在嵩山躲猫猫。
一群人怎么可能有他一个人灵活呢?根本不可能抓住他嘛。
然后,石介就发现了这个看似无敌的战术面临的重大问题。
石介没吃的了。
哪个打游击战的高手会带着大包小包的粮食?
直接就地找食物,吃野味,挖野菜?石介再白痴,也知道在嵩山之上烧烤,没等菜熟,围观的少林僧就过百了。
笨蛋石介勇敢的开始了生吃野菜生吃野兽的贝爷生涯。
随之而来的,就是动不动就腹泻,腿软。
石介理智的看出,再生吃下去,不用少林僧动手,他直接嗝屁的可能不是一般的大。
真是可恨,为什么少林僧有馒头斋菜吃,而他只能拉肚子?
石介决定不顾一切的烧烤了这只兔子,饱饱的吃一回,不然连杀下山跑路的力气都没有。
“看,那里有烟。”少林僧的眼睛很尖。
“走,去看看。”
数股少林僧同时决定,向冒烟的地方进发。
人影晃动,石介嗖的窜了出来,连杀了几个,转身向山下逃去。
“追!”领头的少林僧大叫,心里又很茫然,刚才石介一晃而过,嘴里好像叼着东西,空着的左手好像也拿着一团东西。是什么呢,完全没有看清,唯一确定的是,石介眼睛里那喜悦的光芒。
少林僧人打了寒颤,华山三贱客不会又有什么贱招吧?必须小心提防。
少室山下。某个小饭店。
石介狼吞虎咽着,幸福感爆棚。
“……岳不群的辟邪剑法真是厉害,杀得少林根本无力还手。”有人感叹。
“少林派的功夫名声很大,其实不过如此……”有人鄙视。
石介愣住。
原来小妹没事,原来师父也没事。
原来师父练了辟邪剑法……
一幕幕往事,从石介脑海中飞快掠过。
华山之上,岳不群满身鲜血的给他运功疗伤……
岳不群抱着宁中则,奋力跳下悬崖……
陈旧的僧袍上,黑色墨迹淡然的写着几个字,欲练神功,挥刀自宫……
岳不群怒斥:“练了这么久,还是这般模样,你个蠢材!再去练两个时辰。”……
泪水已经无声的流下。
好,好,好!果然不愧是师父,果决的很,对敌人狠,对自己更狠。
石介大哭三声,又大笑三声。
师父能自宫练剑,师妹能杀人满门,他又有什么放不开的?
华山派和少林的仇恨,是浓得像清澈的泉水一样,纯纯净净的,无法从里面找出一丝不属于仇恨的东西了。
邻座的食客们惊讶的看着石介,又哭又笑的,唱大戏啊。
没有一个人认得,这个就是臭名远扬的华山派三贱客之一,笨蛋石介。
……
洛阳,某条小街上,一个人渐渐走近,到了某件屋子门口,仔细打量了一番,又似乎犹豫了,拉住附近的一个街坊:“敢问,这屋子的主人可是姓高,是少林寺里出来的高手。”
街坊仔细打量,普普通通的面孔,看着挺老实的一个年青人,应该不是坏人:“是啊,这就是高家,不过,早就搬走了。”
“啊,搬走了?”那年青人无奈的道,已经是第五家了。
“是啊,最近世道不太平,有很多贼人杀人放火,高家好像被人贼人盯上了,连夜就搬走了。”街坊叹息,大明的世道怎么变得这么差,官府的老爷们也不知道管管。
那年青人也叹息:“唉,世道不太平,贼人太多了。”道了谢,转身欲走。
街角溜达出一个汉子,拦住了那年青人:“干什么的,知道这里是少林的地头吗?拜过码头没有?”
街坊撇嘴,这个汉子是出了名的混混,每天就是欺负外地人骗些钱花。
眼看这个混混盯上了那老实的年青人,街坊只能无奈的走开几步,谁也不会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得罪了地痞无赖。陌生人可以拍拍屁股离开这里,他们可还要住在这里呢。
那年青人惊讶的看着混混:“你是少林的人?”
这年头,少林弟子躲得躲,溜得溜,街上找个与少林有点关系的人都难,居然还有人大声张扬自己是少林弟子。
混混不屑的道:“哥儿们乡下来的吧,别以为背着把破剑,就敢冒充武林高手,有少林弟子在此,是条龙得给我盘着,是只虎得给我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