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有一个老和尚飞快的跑了过来,斗笠被风雪吹得飞起,也不管不顾。
失足的老和尚心里温暖,稍有不适,立刻有人关注,这就是他多年管理少林积累的威望,开口道:“老衲没事,不用担心。”
飞奔而来的老和尚看都不看他一眼,一连声的问道:“经书可有事?没掉了一本吧?小心些!千万小心些!”
扶住失足老和尚的僧人急忙道:“没事,没事。”
飞奔而来的老和尚怒道:“记住,现在你背上的经书比什么都重要,谁死了,经书都不能丢!”
藏书万卷的少林寺,现在存于世上的,不过是些零星抢救出来的百余册而已,这还是守护藏经阁的僧人们不顾一切才护住的。
失足老和尚面色大变,嘴上却道:“正是,本寺最重要的就是这些经书了。”
数百人一口气逃了一日一夜,凌晨时分,在一处树林中停下休息,人人精疲力尽。
“这般下去,只怕本寺会全军覆没。”有僧人劝道,“不如化整为零,散往四方,多少能保住些元气。”
方生摇头。
提议的僧人叹息,都到这个时候了,还要一起走,这不是给朝廷的大军指引方向吗?少林寺的历任方丈中,最愚蠢的就是方证和方生,少林被这两个蠢货害死了。
方生会不知道,一群人集中行动,会更容易被朝廷围杀?
自然知道,但是,他别无选择。
少室山大火后,方生带着诸僧在附近的寺庙中借住过一段时日。几百少林僧,没有几个寺庙能容纳,自然是分开几个寺庙住了,有实在不愿意分开的,干脆就在附近的民宅住下。
经历了这次大变,少林数百僧人,个个心中悲愤之极,但也并没有觉得不可收拾。
烧了座寺庙虽然可惜可恨可怜,但是,寺庙是死的,人是活的,几百年前,少林寺也是从一无所有建立起来的,只有这数百僧人在,重建一个更高大更巍峨的少林寺,不过是易事尔。
少林寺有的是钱。
方生和某些有意南下的和尚心中更是隐隐觉得,火烧少林寺,简直就是天意,这是老天爷要他们南下。
僧人们很平静,唯一担心的是,该死的岳不群岳灵珊会不会又忽然蹦出来,杀人放火什么的。
每时每刻都有数个武功不弱于岳不群父女的精英少林僧潜伏提防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再让人一把火烧了,那这些少林僧不如自尽算了。
生活虽然不便,心里却满怀希望。
见到少林僧们重新积极练武,虔诚诵经,身心投入我佛的动人局面,方生一度以为,这是少林要浴火重生了。
但没过多久,形式就变了。
“听到消息,朝廷忽然开始剿灭天下武林了,已经有数个门派,被朝廷一举全灭,连只苍蝇都没逃出来。”有和尚惊恐的道。
“那些鱼肉乡里的黑道自然该死,像本寺这样维护天下正义,主持江湖公道的武林白道至尊,朝廷自然是能分辨的清楚的。”有老和尚从容的道。
这话很有道理。
武林门派也是分善恶的,像华山派这样的黑道魁首,全部杀光一万次,都不足以彰显天地正气。
又有和尚慌张的跑了进来:“这是紧急飞鸽传书。”
蜡丸的颜色被染成了红色,这是特别特别特别严重和紧急的意思。
方生取出蜡丸中的纸条,只扫了一眼,面色立刻苍白无比。
一边的老和尚伸手夺过纸条,颤声念道:“朝廷下令诛灭天下武林,危险,速走。”
这蜡丸是少林在朝廷为官的弟子传出来的,该弟子忠心无比,绝对无需置疑。
“我不信,我不信!少林救助天下苍生,为正义抛头颅洒热血,连少林寺都被魔教一把火烧了,为何朝廷还会不分忠奸,不分正邪,将少林视同黑道妖人?”好几个和尚惊讶着。
方生冷笑:“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好说的,立即收拾,即刻南下!”
方生已经看得明白,武林中的小打小闹,朝廷可以睁只眼闭只眼,但闹到放火烧山,放火烧城了,朝廷要是不出动大军围剿,就没有天理了。
打包集合的时候,少了十余个少林僧人。
岳灵珊追来了!
方生大惊,立即召集高手查看。失踪的僧人住处一切如常,没有尸体,没有血迹,没有打斗,连屋子内的家什都摆放的整整齐齐,唯一缺少的,就是那些僧人的随身物品了。
方生大怒,这是抛弃少林,独自逃生了?
消息传开,立刻有僧人动摇了。跟随大部队南下?谁能保证一路上平安?就算运气爆棚,毫发无伤的南下成功,谁能保证南面就没有围剿武林中人?北面是大明,南面还是大明,同一个皇帝同一个朝廷。
有数个低辈僧人认为,他们入寺不久,还在挑水打杂扫地混资历的阶段,连少林武功也只学了一套罗汉拳,也就比只会黑虎掏心的街头卖艺的好一点点,更从来没有在江湖走动过,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跟着大部队南下呢?随意找个寺庙,依然继续做和尚,继续挑水打杂,和跟着少林有什么区别?谁又会认为武艺低微到近乎没有的小和尚一定就是少林的?何必冒着被朝廷砍成肉酱的风险,千里迢迢去少林呢?难道少林的佛和别家的佛不一样?难道少林只准自家念佛,别家念得佛就是邪道?
这个道理太现实了,现实到方生都不好反驳。
“戒律院何在?本寺危难时刻,若有敢于背弃本寺者,立即斩了。”方生厉声道。
一群少林僧愕然的看着方生,这还是佛教吗?简直是流寇裹挟流民造反嘛。
但没人吭声。
方生的眼中都是杀意。
“戒律院秉持方丈法旨。”戒律院首座大声道。
多年的持法经验,他同样看到了方生担心的东西。
只要方生敢稍微怜悯年轻弟子,开了任由僧人离开的口子,少林立刻分崩离析。
天下这么大,有的是寺庙,有的是深山,总有天高皇帝远,能够平安无事躲一辈子的地方。
更何况,和尚的脸上又没有写着和尚二字,蓄起头发,谁知道这是和尚还是普通人?
简直有万条大路可以通向幸福平安的彼岸,为何要走南下的独木桥?
少林的毁灭,只在这小小的一个口子上。
于是,数百少林僧只能老老实实的聚成一团,浩浩荡荡的南下。
所以,那些化整为零的提议,说得很对,但是无法执行。
方生甚至连提议的人是为了少林的大局,还是想制造背弃少林的机会,都分不清。
但继续一群人南下,确实不太可能。
戒律院和藏经阁的首座,认为现在最实际的办法,就是找个深山躲起来,过个十年八年再出来,就不信朝廷能一直追杀天下武林中人。
少林僧人有手有脚,武艺超群,不怕豺狼虎豹,自己动手种田种菜,怎么都能肆意的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