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立于亿万生命之上(1387)+番外
王小翠磕掉了锄头上的泥土,收工回宿舍。她知道那些人惊讶她为什么能够干活这么快,其实那是有原因的。她嘴角带着鄙夷地笑容,她在学堂上过学,学堂中来自道家的夫子讲述了几个道理,她深深地记住了,“……别看种地只是力气活,其实锄头等工具是有敲门的,锄头的木柄的力矩非常的重要,安装的好,用起来不伤手,不伤腰,比别人节省一成力气……别小看了一成力气,今日同样的活计我节省了一成力气,你多花了一成力气,而且伤了手和腰,第二日就是我比你有优势,你要花更多的力气才能与我一样,第三日开始就是我远远地超过了你……”
王小翠微笑着,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田地中,众人看着王小翠的背影,一个男子道:“听说,王小翠要做管事了。”其余人羡慕极了,却一句闲话都说不出来,王小翠就是厉害,她不做管事谁做管事?
有人道:“看来王小翠这几日就要成亲了。”好些人点头,自从庄子里有了规矩,农庄管事不能与本农庄的人成亲什么的,一旦谁的工作比较好,未来有晋升成管事的机会,立马就会快手快叫脚的成亲,总不能因为当了管事从此孤独终老吧?朝廷也不能因为百姓已经成亲就不提拔当管事吧?
老百姓有的是办法对付朝廷的法令的。
有人点头,王小翠的年龄也到了,应该可以成亲了。
娶一个管事当老婆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好些人宁愿被老婆压一头,被无数人看不起,也要得到“管事的老公”的利益,别的不说,作为管事的老公至少会得到一份轻松的工作,吃的饭菜也会好一些。当天休息的时候就有好几个男子寻了王小翠,开门见山:“你看我如何?要不我们成亲吧?”“我早就看上了你了,嫁给我吧。”“我为人忠厚老实,最适合做老公了。”
其他农庄的女子看着一群或强壮,或英俊,或忠厚,或老实,或滑头的男子围着王小翠,好些女子开始咬手绢,为什么农庄中最好的男子都任由王小翠挑选?
王小翠看了一眼身边的男子们,道:“你的胸肌很大我喜欢。”那胸肌大的壮汉大喜。
王小翠又看着一个英俊的男子,道:“你长得最俊俏,我也喜欢。”那英俊的男子傲然看着那肌肉壮汉,二选一,谁胜谁负犹未可知。
王小翠认真地道:“不如你们两个都嫁给我吧。”
周围无数人呆呆地看着王小翠,这是王小翠还是王老虎?
肌肉壮汉和英俊男子一齐看着王小翠,看她的眼神竟然没有说笑的意思。两人震惊了:“一女嫁二夫……”
那王小翠淡淡地道:“错!是一女娶二夫。”她傲然看着周围的人,道:“男人有钱有势可以三妻四妾,女人有钱有势为什么不可以娶几个丈夫?这不公平!”她挑着那壮汉和英俊男子的下巴,柔声道:“放心,我当了管事之后会对你们好的。”
周围无数人大声地叫嚷,分不清是咒骂王小翠不守妇道,还是被“公平”二字的衍生吓坏了。
……
大殿之中,贾南风有些尴尬,胡问静当皇帝之后天下女子陡然信心百倍,每日都闹出一些新鲜的事情来。她禀告道:“有女子要求娶一夫一男妾。”
无数官员死死地看着贾南风,这种事情有什么好禀告的,直接以违反人伦纲常退回去啊!
贾南风看众人的眼神毫无温度:“凭什么你们可以三妻四妾?”
一群官员唯有立刻挤出温和地微笑,道:“有理,有理,要公平嘛。”可是众人死死地盯着胡问静,这女子娶几个丈夫的事情实在是太违背华夏的伦理纲常了!
胡问静同样死死地看着奏本,真是没有想到有了女皇帝有了女官,以及推广“公平”之后冒出了这许多思想先进的人。
她叹了口气,道:“老实说,朕也没有想到竟然有女子要求娶几个丈夫。”
一群官员用力点头,都说女子追求的是一生一世一双人,谁会想到要娶几个丈夫?贾南风怒视众人,若不是男子有三妻四妾,女子为什么要说一生一世一双人?
胡问静认真地道:“从公平的角度看,朕还真的没有理由反对,不过,朕也知道这事情有违伦理……”一大群人点头。
胡问静道:“……那么,朕绝对反向公平,不论男子女子,都只能一夫一妻,没有什么小妾、婢女、通房、外室、情人知己。”
一群官员冷冷地看着胡问静,这一女娶数男的事情真不是你找来的托儿?
胡问静举手发誓:“朕要推动一夫一妻制用不着费这么大的力气,下一道圣旨就好。朕有无数大事,哪里想得到这些细节?”
一群官员喟叹,是胡问静的圈套也好,是百姓自发行为也好,如今也只能如此了,有官员无奈地道:“只是这男子可以娶妾的规矩已经千年了,一夫一妻制只怕推进艰难,民间反抗激烈。”刚提高了成亲的年龄,又立刻推出了一夫一妻制,真的不怕百姓造反吗?
胡问静笑了:“造反?你开玩笑?”
……
朝廷颁布法令,宣布不论贫贱,不论官员还是平民,一律一夫一妻,否定了所有小妾、婢女、通房等等在法理上的存在,以前的妻妾没办法追究过往,但是以后绝对不允许。
天下百姓对此热烈拥护。
农庄之中,一个百姓擦着眼泪,大声地叫嚷:“陛下圣明啊!”另一个百姓跪在地上嚎啕大哭:“万岁,万岁,万万岁!”
有百姓大笑:“我就说陛下是好皇帝,没错吧。”
一夫一妻制对平民百姓影响很大?P的影响都没有!
穷人一个老婆都娶不起,还想要娶小妾,通房?那是有钱人的玩意儿!
自古以来穷人就是只能有一个老婆的命,这还是好的呢,大量的穷人娶不起老婆,“穷不过三代”,主动断了血脉延续了。
有百姓只是略微听了一点一夫一妻制,就好不关注的走开了,朝廷规定二十三岁以后才能成亲也好,一夫一妻制也好,关他P事?他爹是三十几才娶了他娘的,他若是运气好也能在三十几岁存够了银钱娶个婆娘,他根本没有想过三十岁以前成亲。他爹,他爷爷,他爷爷的爷爷,以及他外公,他隔壁邻居,同村,同乡,谁家不是三十以后才终于娶了媳妇的?
十五六岁的少年娶了十二三岁的少女这种事情只有门阀老爷地主老爷家才有的好事情,穷人压根没想过能够这么早成亲,更没有可能娶几个媳妇。穷人活着就很不容易了,谁操心成亲这种微不足道的事情?
有百姓看着一群女子们,只觉这些想要娶三四五个男子的女子一定失望到了极点了。他叫道:“活该!陛下圣明啊!”一群男子用力点头,咧嘴傻笑,仿佛头顶的帽子变绿了,浑然忘记了他们是娶不起媳妇自动绝了血脉的一部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