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立于亿万生命之上(1573)+番外
大楚皇帝陛下将要以格物为考核内容,开科取士,这简直是一件天大的事情!
一个老者慢慢地道:“陛下对豪门大阀偏见颇深,开科取士倒也算是在意料之内。”众人缓缓点头,“开科取士”,以考试定当官的资格虽然前所未有,但实际上也不算什么了不起,更像是曹操“唯才是举”的加强版,刻意打压门阀中人,并且将“举贤”的权力收归了中央,再也不会出现因为在地方上有人脉有关系就能“举孝廉”之类的事情了。
那老者意味深长地道:“看来陛下与荀勖等人关系不睦啊。”若是胡问静与荀勖等人关系不错,何必搞什么开科取士,洛阳官员一大堆,难道还不够大楚用的?每个洛阳的官员身后都有一个大家族,仅仅荀勖就有几百个亲戚,个个才华横溢,难道还不能够填满朝廷的空缺?这“开科取士”是将大楚朝皇帝与大臣不睦的局面公之于众了。
一群人点头,“开科取士”绝对是皇帝与大臣撕破了脸,水火不相容,只能引入第三方补充实力或者平衡局面。
那老者冷笑着:“大楚朝新立就爆出了君臣相疑的局面,只怕这大楚朝没几年就会完蛋。”众人用力点头,越早完蛋越好。
另一个老者嘲讽道:“皇帝的脑子还是很清楚的嘛,知道若是推举贤能依然是我们的天下。”
一群人微笑,这“我们”就是门阀中人,有人道:“胡问静还算机灵,知道大楚朝做不到彻底杀光了门阀中人。”
大楚朝下令各地严格清除门阀,但规矩再严格只要是通过人来执行就会产生变化,所谓“蛇有蛇路,鼠有鼠道”,很多门阀根深蒂固又机灵得很,愣是能够提前知道消息,在缝隙中生存了下来。比如他们,这豫州想要执行集体农庄必须依靠当地的官员,当地的官员有谁不是门阀出身?稍微动动手脚,当地的门阀中人立刻就改头换面改名换姓进了农庄做管事,进了衙门做官吏。城头变幻大王旗,百姓已经是那些百姓,你大爷依然是你大爷。
一个中年男子淡淡地道:“换了个考试内容又如何?从周朝开始,甄选官员的方式变了又变,‘有德者居之’、‘地方推举乡贤’、‘唯才是举’、‘门阀推荐’、‘九品中正制’,结果呢?能够当官的人还不是我们这些人。”
众人微笑,甄选官员的方式逃不出两点标准,“才”和“德”。这两点哪一点是普通百姓能够拥有的?
四周都是自己人,言语无所顾忌,有人低声笑道:“胡问静出身低贱,难道不知道想要有‘德’也是需要金钱的?”众人大笑,去谯郡找胡霸天刷名望的呼声经久不衰,胡问静何时遇到过穷人找她刷名望了?这“才德”都是金钱堆出来的东西。
一个年轻人轻轻地摇晃着扇子,凉风阵阵,他淡淡地道:“不论胡问静考核的‘格物’是什么东西,三年后录取的官员一定是我们。”其余人傲然笑着,只要是考试,只要是读书,最后录取的难道还能是大字不识的贱人?
有人笑着环顾左右,问道:“有谁知道这‘格物’是什么?”
好些人一齐皱眉摇头,四书五经中没有格物,风雅颂之中也没有格物的词语,这“格物”到底是什么?
一个中年男子慢慢地道:“我知道格物是什么。”众人一齐看他,没想到这有名的纨绔竟然博学至此。
那中年纨绔得意地看着众人,拿起一杯茶水细细地品,做足了姿态,这才在众人催促的目光中道:“格物是道家的那一套东西。”
那中年纨绔其实一点不知道“格物”究竟包含什么,也不知道道家到底宣传什么,追求什么,研究什么,他甚至不知道与道家相比,其实工匠更加接近“格物”,他只是在向道门的人购买“龙气内裤”的时候曾经听道门的人随口说过“格物”这个词语,因此有了印象。
一群人皱眉,道门的东西?什么玩意?
有人冷笑道:“就是那嚣张跋扈,草菅人命的道门?道门能够有什么东西,杀人吗?”道门中人在幽州肆意斩杀工匠立威的消息在朝廷之中不是秘密,他们作为衙门的衙役和小官岂会不知道道门的残忍手段,早就对道门极其的鄙夷,口口声声出家修炼长生不老,结果手里沾染了无数的鲜血,这些贼道也配长生和成仙?
有一个老者眼中陡然精光四射,长跪而起:“王八蛋!道门这次捡到宝了!”
不符合身份的粗俗言语瞬间就引起了其余人的共鸣,无数人大骂:“道门走了大运了!”“道门福来运转了!”
一群人已经懂得了胡问静“开科取士”的真相,不就是发觉文官都是门阀中人,尾大不掉,于是决定用最早的从龙势力道门的人制约文官,平衡朝廷势力嘛。
有人羡慕妒忌恨到发狂:“早知今日,我就加入道门了。”还以为道门中不少人当了官员就是得到了从龙之功的嘉奖,没想到胡问静对从龙之功的嘉奖如此之厚,竟然要硬生生地将道门捧成朝廷的一股大势力。
有人叹息道:“以后道门就是朝廷一支公开的势力了。”有皇帝支持,道门的人将会飞快地占领所有重要岗位,直到摧毁文官势力或者朝廷被文官势力推翻,只是看荀勖的模样不太像能够比得上司马懿的,想要靠权谋篡位只怕不太可能。
有人事后诸葛亮,追悔莫及:“我早该猜到的!胡问静虽然一帆风顺,运气爆棚,可是以势力论之,押宝胡问静的只有道门。”想来胡问静当年在荆州的时候已经穷途末路了,得到道门的效忠只觉感激涕零,一日不敢或忘,所以怎么重用道门都不觉得够了。
有人捶胸顿足:“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为何我就是不懂!”当年若是随随便便送一些钱粮给胡问静,此刻胡问静一定以为是大恩,立马封他做太尉啊。
有人闭上了眼睛拼命地回忆,当年卖给他龙气内裤的人是谁,此刻又该如何联系,不知
道此刻拜入道门是不是也能沾光。
……
长安。
一群人站在衙门前长吁短叹,“科举”这东西对百姓而言很是有吸引力的,毕竟好像科举只是看考试成绩,用不着拼爹,普通人有了与官N代富N代同场较技的资格。
“但是这‘格物’到底是什么啊?”一群人悲嚎,三年之后科举的时间看似很遥远,但是想想“十年寒窗”,这三年简直是一眨眼就过去了,如今的每一秒钟都珍贵无比,可恨他们竟然还不知道“格物”是什么东西。
长街之上,有书店伙计大声地叫着:“本店出售《格物》,数量有限,欲购从速。”衙门前的人惊愕地转头看那书店伙计,所有人不知道的“格物”,你丫竟然已经印刷了书籍出售,会不会是挂羊头卖狗肉,封皮是格物,里面是《银瓶梅》?
书店掌柜自豪无比,用力的挥舞着手里的书本,大声地道:“看清楚封面!‘大楚官方推荐书籍!大楚科考必备书籍!三年科举五年格物!’‘全国科举组织认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