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立于亿万生命之上(301)+番外
忽略会被朝廷追究的严重政治后患,只从军事角度考虑,上策果然最简单,几乎是什么力气都不用花,完全是坐看胡人死于内讧和饥饿,而且完全不怕胡人看穿,因为整个计划就是阳谋,胡人就是看穿了也没有任何的办法。马隆心中微微动,这上策很有上兵伐谋的味道,而且……他有些奇怪,这上策很有胡人已经是大缙的最大威胁,必须用最谨慎最稳妥的态度对待的味道。
中策是上策的弱化版,而且非常的讲究操作,每步的挑拨都必须战战兢兢,稍有不慎就会失败,但优点在于全程动嘴,成功了就得到巨大的收益,失败了却没什么损失。胡人和汉人的矛盾都大到不能共存了,还在乎被胡人揭穿后更恨汉人吗?而且在马隆看来只要诸般手段齐使用,但有个成功就会产生连锁反应,扩大其他挑拨离间计策的成功率,中策的整体成功率应该非常高。
下策就有些尴尬了,从战略角度而言文不值。上策什么都不做,中策只动嘴皮子,而下策属于直接下场了,三者相比之下下策真是差得不能再差了。下策的实行也有很大的隐患,每县五十个鲜卑人士卒看似不多,只要敢作乱随时都能剿灭,可是那是五十个执法者啊,谁能保证这五十个鲜卑士卒只针对胡人而不是针对汉人?谁能保证这五十个鲜卑士卒不会在执法过程中树立巨大的威望,成为五十个鲜卑人未来的领袖?
马隆长叹,下策挑拨胡人内乱的方式落了下乘,需要如履薄冰,但有个上策和中策无法比拟的巨大的优点,那就是朝廷容易通过。这个在纸面上看来没有激烈的举动,只是小小的迈出了步的计策定会被朝廷诸位大佬采纳,马隆甚至大可以在公文中直接写上“以夷制夷”“以胡制胡”等字样,保证赞誉片。
而有“鲜卑人也是汉人”的忽悠在,这鲜卑士卒的提议定会被征西大将军扶风王司马骏认为是“深化吸收胡人的重大步”,然后倾尽资源支持“鲜卑营”计划,在各个场合大肆夸奖马隆,力挺马隆成为凉州州牧乃至刺史。
马隆看了眼胡问静,这“鲜卑人也是汉人”真是从头到尾充满了欺骗啊,原来堂堂征西大将军扶风王司马骏也在被欺骗之列。
胡问静淡定无比,我没那么说,不要瞎说,我绝不承认。
马隆环顾四周将领,群将领或假装深思,或真的脸茫然,完全看不懂上中下三策的优劣和取舍,他无奈的苦笑,他是统领凉州军队的最高将领,这个该死的搞不清是行政计谋还是军事计谋的东西必须他来拿主意。
胡问静努力蹦跶:“马护军何以犹豫?当取上策!不费朝廷兵卒,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马隆瞪她眼,闭上眼睛许久,又猛然睁开,死死的盯着胡问静:“马某取下策。”
胡问静长叹,庸将啊庸将。
马隆直视胡问静的眼睛,认真的道:“马某知道下策是垃圾,上策才是救国救民,可是上策和中策的下场都是马某人头落地,马某老了,但是依然怕死,马某不敢拿自己的人头和清誉去换百年后世人的评价,马某只能取下策。”
胡问静平静的道:“其实马护军能保住有用之身乃至青云直上,对救国救民更有好处。”没想到马隆竟然说得这么真切。
马隆摇头,对胡问静的恭维言语不置可否:“以前马某地位低下,翻阅古书经常耻笑古人,明明有更好的办法在,为什么偏要选了最差的
办法?如今手握权柄,这才知道非不知也,是不能也。”他苦笑着看着胡问静,有些惨然,道:“马某果然只是个庸人啊。”
……
番和县中,群鲜卑老人欣喜的看着眼前的田地,辛苦了数日,这片荒地终于有了些良田的味道。
县衙的个农官仔细的检查着田地,指点着几个种地的鲜卑中年男子该如何做。
有鲜卑青年带着不满坐在田埂上,种地真是辛苦啊,手上竟然起了水泡,哪里有打猎和白拿汉人的食物来得痛快。那白发鲜卑老人呵斥着:“天下哪有不辛苦的事情,种地再辛苦,难道比与狼群搏斗辛苦吗?哪个种地的农人手中没有老茧?”
其余鲜卑老人大力支持那白发鲜卑老人:“我们想要成为真正的汉人,衣食无忧,就要好好的种地,春种粒粟,秋收万颗子!”注1
几个辈子都想做汉人的鲜卑老人其实知道“优待鲜卑汉人的政策”有些不靠谱,他们不知道大缙执行什么法令,但是有个很简单的办法,那就是看周围的汉人有什么表情。汉人们听着那条条“优待鲜卑汉人的政策”后的古怪表情完全证明了这些优待政策的水分打到了天上,也就那些完全不想当汉人的鲜卑年轻人才看不出来。
在几个鲜卑老人悄悄讨论的时候,那白发鲜卑老人斩钉截铁:“我们绝不可以说出来。”
群鲜卑老人很是理解,若是说了出来会怎么样呢?当然是鲜卑青年更加愤怒的向汉人报仇。这报仇自然要发动部落之中的所有人,自然会有很多鲜卑人追随,自然会成为部落的首领,那么他们这些鲜卑元老呢?自然是彻底的没了权力,沦为个吃不饱穿不暖,没人照顾,没有特权,没有威望,没人理会的鲜卑普通老人。
品尝过权力味道的鲜卑老人们绝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维护“鲜卑人也是汉人”就是维护鲜卑人的未来,就是维护了世界的和平,鲜卑人也是汉人就是真理,绝对不可动摇。
几个坚决不肯种地的鲜卑青年从远处跑了过来,远远的就惊喜的叫着:“汉人官府建立鲜卑营,征募鲜卑勇士当兵。”
那满腹不满的鲜卑青年从田埂上跃而起,惊喜的问道:“真的!”
那几个鲜卑青年大声的道:“真的!首批征募五十个勇士!”
群鲜卑青年放下锄头围了过来,惊喜的叫着:“当兵很威风的!”“有粮饷,比种地轻松多了。”“我们鲜卑人比汉人勇猛多了,当兵才是我们最好的职业!”
几个鲜卑老人抓住机会,大声的道:“鲜卑人也是汉人!所以官府才对鲜卑人视同仁,征募鲜卑人当兵。我们以前是被坏人欺骗了,只要我们与其他汉人和平共处,朝廷会给我们想要的切,住大房子,天天吃牛肉羊肉,以后还能当官老爷!”
往常听见鲜卑老人们絮絮叨叨“鲜卑人也是汉人”的言语,这几个鲜卑青年肯定是要反驳的,但是此刻有当兵的利益在,好像就不怎么能够反驳鲜卑老人的言语了。
几个鲜卑青年微微沉默了会,利索的将话题扯回到了“鲜卑营”上。“才五十个人,怎么够分?”“当然是最强壮的人才有资格当兵!”“我们快去县衙!”
番和县衙前挤满了鲜卑人,不仅仅是鲜卑青年,好些鲜卑老人和女子也兴奋的跑来看热闹,鲜卑人的身后更有无数的汉人和其余胡人惊讶的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