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女御厨(5)+番外

腰侧死疼死疼的焦冲一抬头,就对上了傅咏菡那冷冽的目光。

他当即就打了个寒颤。

那一瞬间,他几乎以为自己在傅咏菡眼中就是个死人!

这人根本就不是个普通姑娘,不能得罪!

混迹街头的焦冲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不敢再盯着傅咏菡看,低下头,咬着牙道:“小傅你有事先忙,我这儿有些不舒服,就先回屋休息去了。”

傅咏菡见焦冲已经“懂事”了,也不再装模作样,淡淡的应了一声,就再没什么反应。

焦冲硬撑着站了起来,一瘸一拐的往自个儿屋里走,每走一步这腰就更疼一分,他却是一声痛都不敢再喊了。

没了人打扰,傅咏菡就开始了自己的正事。

做馒头。

而做馒头的第一步,自然是发面。

原本这时候发面已经有些晚了,未必就能赶得上晚上饭点儿。不过有傅咏菡在,这就不成问题。

她将何玉推车里的那些锅碗瓢盆都找了出来,在院子里的公共水龙头前接了些水,打开炉子烧起了热水,准备揉面。

这水的质量也不怎么样,散发着一股刺鼻的味道。这种水要是放在大雍朝,就是那普通的村里也基本上就不会有人喝,更别提是在皇宫里头了。

通过记忆搜索傅咏菡才知道,原来这种水还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自来水。

听说是添加了什么消毒剂,实际上却是散发着一股漂白水的味道,让人闻着就泛着一股恶心。

这要是换了以前,这样的水,傅咏菡看都不会看上一眼。可现在,她却只能用这样的水来做馒头。

用这种水做出来的馒头,那口味显然会大打折扣。

可是当前,傅咏菡别无选择。

发面之前,自然是揉面。馒头吃起来的口感如何,很大一部分,都得看这面揉得好不好。

有人揉面喜欢掺凉水,也有人喜欢掺热水,而且还都认为他们各自使用的方法才是最正确的。但对傅咏菡来说,只要水质好,这两者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她做馒头,与别人最大的不同,还是揉面的手法。

那也是她师傅当初教给她的独门手法。

只是这自来水的味道让傅咏菡实在是很不习惯,听说烧开了的自来水就能够入口了,傅咏菡这才决定先把水给烧开的。

就在傅咏菡开始忙碌的时候,旁边两间屋子里的人终于肯出来了。

也是,现在这时候,虽然对卖包子馒头的来说是早了点,可是对于其他小吃来说,却是正合适。

这两间屋子住的都是两夫妻,年纪看起来和何玉差不多大。不过做这些小生意的人一般都是风吹日晒的,面相比实际年龄要老几岁也是正常的。

比如何玉,看起来就远远不止四十岁。

两家人都小心的看了傅咏菡一眼,却没有主动和傅咏菡说话,而是互相笑着打了声招呼,说了几句玩笑,就把各自的推车给推了出来,开始做事。

看他们那样子,仿佛压根儿就不知道刚刚这院子里头到底都发生了些什么似的,简直正常得不能再正常。

人情冷暖,可见一斑。

第六章 路边摊

这院子里的两对租户,其中一户做的是凉皮凉面,那凉皮和凉面都是他们直接从批发市场上买来的,质量一般,价格也便宜,还方便。

他们自己需要做的,就是准备好各种调料、刮点黄瓜丝,再煮点儿绿豆芽什么的,基本上就已经齐活了。

以前弄黄瓜丝,那得靠人的刀工,费时费力,还未必讨好。不过到了现代社会,虽然很多入口的东西在傅咏菡看来都下降了好几个质量层次,但这工具的应用却是越来越多了。

比如那小小的刮刀,也不见用它的人费多大力气,却是轻轻松松的就在极短的时间内刮出了不少细细的黄瓜丝,方便实用还不浪费材料,让傅咏菡这个来自古代的老牌御膳房总管,也不得不叹为观止。

卖凉皮凉面的,作为主材料的凉皮和凉面反倒是最不需要老板操心的,他们真正操心的,是调料。

凉皮凉面的味道好不好,主要还是得看调料。只要调料好,哪怕凉皮凉面本身的质量不过关,对路边摊来说,却也足够讨人喜欢了。

只要稍微有点本事的人,基本上都搞不砸这点儿小生意。

不过凉皮凉面本身的质量,也将决定这路边摊的生意到底能不能红火。

傅咏菡眼睁睁的看着那女老板将一小堆用没洗过的工具鼓捣出来蒜泥装在一个同样没洗过的小盆里面,然后就使劲儿的往里面倒烧开放凉了的自来水,很快就装满了一整盆。

女老板拿了根筷子在小盆里搅和了一下,原本泾渭分明的蒜泥和凉开水顿时就搅和到了一起,颜色灰扑扑的,实在是不怎么好看。

而且味道也不会怎么好。

那么点蒜泥,兑了那么多的水,还有昨天剩下来的一点儿蒜水在里头,想也知道味道到底会有多淡,不过是拿水充数罢了。

不过这样的蒜水,对路边摊来说,也已经够用了,而且大家几乎也都是这么做的。

只是傅咏菡是绝对不可能在路边买这样“不讲究”的东西吃的。

更何况她还看完了整个准备过程。

夫妻俩很快就弄好了差不多分量的调料,还准备了些备用的材料,和院子里另外一对儿夫妻打了声招呼,又瞄了傅咏菡一眼,就推着车走了。

傅咏菡虽然察觉到了对方的视线,却是头也没抬一下。

不值得。

虽然大学城最近已经没多少人了,但学校里还是有留校的学生,以及在市里实习晚上还会回来住的学生,生意勉勉强强的也能做。而且走远一点的话,还有座大型商场,附近还有很多网吧和ktv,年轻人肯定不少,这些凉食还是很受欢迎的,能挣不少钱。

另外一家人卖的是手抓饼。

手抓饼要做的准备工作其实和凉皮凉面也差不多,不过配料要多不少,培根、里脊、烤肠、肉松、鸡蛋等东西一样都不能少,也有生菜和黄瓜丝等免费赠送的素菜。

饼里头放不同的配菜,这价钱自然也是不同的,由客人自己选择和决定。

相比较之下,手抓饼的价格不同,利润也会有些波动,不过总的来说还是赚的。而之前那家人卖的凉皮凉面,只有分量方面稍有不同,价钱差得也不远,利润倒是更稳定一些。

不过这两样东西都是成本低利润高,谁能赚得更多一些,还真是说不准。

在配菜之外,手抓饼还有一些准本工作。除了辣椒粉等干性调料,老板还要调制几种酱,去迎合客人们不同的口味。

酱的种类虽然不少,可是调制方法却简单得很,也随意得很。路边摊用的自制酱向来口味变化又快又多,时好时坏的,主要就是由老板调酱时的心情和手法决定的,根本没有个固定的时候。

不过是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所有的酱就都已经准备完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