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笙(230)+番外

作者:心渔 阅读记录

“呵呵,这么仓促,难道掌握不了这支曲子能怪我?”

“反正你在我眼前,就是各种推脱。那次你也当着我的面弹了一曲没作用的《希声谱》,还说之前都是误打误撞弹出来的,很可能这一辈子都弹不出来了,这话是不是你说的?结果呢,一离了我眼前你就弹出来了,还是两首!”

钟天政说的是当初他们两个夜探二皇子山庄,后来逃到木屋,开诚布公的那晚。

钟天政说起这个,文笙更觉冤枉,心里暗想:“我干嘛要处处让着他?哼,越惯着他,他越要蹬鼻子上脸,完了还要反咬一口。”

她冷笑道:“事实就是如此,弹这个曲子要看心情,你在我眼前,我心里堵得慌,自然就弹不出来!”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针尖对麦芒,越吵越凶。

钟天政长这么大,还没同人这么吵过架,偏偏眼前的顾文笙捶不得打不得,他以往对人那些毒辣的手段全都没用,直气得七窍生烟,呼呼急喘。

文笙也没吵过架,不过她比钟天政更沉得住气,吵过两句也就消了火,只是看钟天政的反应挺好玩的,就绷着脸,专等他骂上几句眼看要停下的时候,冷不丁回他一句戳心窝的话。

本来打了一天的团战,两人都有些神倦体乏。吵了一阵,钟天政悻悻然停下来,道:“算了,是我错了,我高估了你,回去,不练了!”

这话听着哪是真心认错。分明还在堵气。不过文笙却没有回嘴,她也累了,本来就是一时意气。又没什么天大的矛盾。领悟不了这支曲子,更要好好休息,养精蓄锐,准备明天的比赛。

两人相携离开山谷。取了马回到马场。

钟天政将文笙送到卧房门口,沉着脸道:“早早睡。”好似生怕文笙再说出什么不中听的。掉头匆匆而去。

文笙望着他走远,悄悄“切”了一声,回到屋里赶紧洗漱休息。

虽然她在做着别的事,脑袋里回旋的却一直都是方才那支曲子。

是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哼出这样一段旋律来?

领悟了《伐木》和《行船》之后,她好似找到了关于《希声谱》的一点规律。

不知那“别人”献给钟天政的是不是只有这一曲。若不是,钟天政无疑极会挑选。对文笙而言,这支曲子可比之前在谭家听到的那首容易理解多了。

文笙口里哼着那曲子,简单洗了洗,换了衣裳,熄灯躺下来。

今天实在是太累了,适才不觉,待真正躺到床榻上才觉着浑身酸疼,脑袋里木木的。

她昏昏沉沉睡着,黑甜乡里沉浮间,好似有人在她耳边不停哼唱。

不但有曲调,竟还有歌词。

唱的是“……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文笙突然惊醒,腾地坐起身。

那并不是前世《关雎》的曲子,她也不知道怎么会联想到这两句。

也许是那跳跃俏皮的曲调,叫她想到了“左右采之”和“左右芼之”吧。

文笙发了一阵呆,两手在脸上搓了搓,掀了被子下床,连灯都顾不得点,摸黑坐在“太平”前,上手弹起了这支今天晚上已经重复许多遍,烂熟于心的曲子。

曲子不长,她很快弹完,一时间只觉心跳如擂鼓,半晌“啊”的一声跳到床上去打了个滚儿,低声嘟囔:“不用睡了,这哪里还睡得着!”

这天是建昭三十年的八月二十三,天刚蒙蒙亮,奉京城就显出异乎寻常的热闹来。

老百姓纷纷聚集到从奉京西门到皇城的几条街道上来,一个个喜气洋洋,好似过大年一样。

对他们来说,要想占个既能亲眼目睹献俘大军,又不被驱赶的好位置殊为不易。

而那些权贵少爷富家子弟就一点都不着急,献俘礼要到快中午才开始,大军进城还早,在那之前,他们还有别的事情要忙。

今天早上,孤云坊开了玄音阁秋试团战前三甲的赌局,吸引了不少纨绔子弟赶去押注。

必须要快啊,等过了午,赌局会暂停,一直到傍晚前五甲定下来之后再重新开局,那时候赔率又会大变样。

像符鸣符咏就带着家丁早早赶去,分头把重注押在了谭三、谭四先生两队上,想了想,两人难得意见一致,又各押了文笙这队五百两。

大家是朋友嘛,虽然不怎么看好,也总要支持一下。

不过因为往年京城最大的纨绔李承运没有现身参赌,押在文笙他们这队上的赌注少得可怜。

辰巳之交,西门外号炮声响,打下虎头滩大捷的主将纪南棠接到皇命,率众副将及三千兵马押着这一战活捉的敌方将领进城。

东夷主将是大首领晏山的弟弟,已经在战场上自尽身亡,俘虏中身份最高的是他的两个儿子,因是晏山的亲侄子,大梁朝廷非常重视。

建昭帝专门下旨,着纪南棠用心看管,千万不要出现意外,一定要将他二人押来京里受审。

这支人马军容整肃,众将领俱是甲胄在身,囚车护在队伍中间。

街道两旁全是官兵,不准老百姓靠前。

高处的亭台楼阁挤满了看热闹的人,文笙同杜元朴、李曹几个也在其中。

李曹笑着叫道:“顾姑娘,你来看,中间骑黑马的那个就是将军。”

文笙伸长了脖子看,什么嘛,离那么远,又有头盔挡着,根本看不清楚模样。

大军再往前,将经过英台大街接近皇城御道。

而御道两旁刀矛如林,皇城前的广场上,文武大臣按班就绪,仗马、步辇摆放整齐,更有百名玄音阁的乐师准备好了金钟鼓乐,只等时辰一到,建昭帝出现在皇城城楼上,接受得胜还朝的将领们献俘。

第二百一十二章 纪大将军

日近中天,钟鼓齐鸣。

乐师们奏出来的钟鼓乐声响彻大半个皇城。

庄严肃穆的乐声令文武百官和众官兵不由自主心生臣服之念,向着城楼的方向拜倒。

一顶黄罗伞盖出现在城楼之上,建昭帝身着明黄龙袍,在众多御前侍卫的簇拥下,坐在了御座上。

少顷乐声停下,群臣起身,便有礼部的官员出列宣读圣旨。

圣旨褒奖了此次参与虎头滩大捷的众将士,对司马符良吉、统兵将领纪南棠等人皆有封赏。

符良吉等人上前接了旨。

那官员提了提气,高声喊到“献俘”,广场上的众多护军和纪南棠带回的三千兵士随之高呼,声震长空。

真正够资格在此刻露面的俘虏只有三十来个,这些人身穿囚服,手脚带着沉重的铁镣,在上百名孔武有力的侍卫押解下,进入广场,到了城楼前,被强按着跪倒。

符良吉向建昭帝奏报了虎头滩大捷的战况,一一说明这些俘虏的身份,重点提了提晏山的两个侄子,并请示该当如何处置。

虽然早便知道跪在最前面的两人是东夷大首领晏山的亲侄子,建昭帝仍是居高临下打量了一番,吩咐那两人:“抬起头来。”

上一篇: 重生之交易空间 下一篇: 重生之莫言何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