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笙(265)+番外

作者:心渔 阅读记录

全玄音阁只有一个人敢这么弹琴,就是他队里的谭三先生。

太可怕了,谭三先生什么时候把这门绝技传给了旁的队,这不是胳膊肘往外拐么?

不对,人家是叔侄,不是外人,所以说,这半天场上其实还隐藏着一个杀手呢,这可藏得太深了吧。

这一仗打的时间太长了,不但文笙会注意力不集中,就连易星波这样的老乐师也忍不住会胡思乱想。

若非如此,他只要静下心来,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同样是快,谭瑶华的琴声准头是有,比狠辣却还差得远,就知道对方其实只是学了谭三先生一点皮毛。

但此时,在谭瑶华这么密集的攻击之下,易星波还就真的被他给唬住了。

手忙脚乱间,对易星波更严峻的考验来了!

谭瑶华突然找了个空隙,贴身而上,臂平肘张,腕掌微扬,右手的食、中、名指“振索鸣铃”。

刚才谭三先生就是这么和闻人英同归于尽的,易星波对这一招不能更熟。

这时候,易星波哪还能想到,若是谭瑶华肯拉着他一起下场,对他们而言其实是好事,剩下孔长义对付顾文笙和钟天政,南院这边没了攻击手,他们便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他一见谭瑶华的手势,便惊骇地瞪大了双眼,一声“我的个天”险些脱口而出,等谭瑶华真正引手一振,锵锵和鸣的时候,他更是因为急着躲避,整个人都跟着歪斜了一下。

退出战局的谭三先生目睹这一幕,不禁微微苦笑。

输了啊。

输了正常,可输在侄子一记装模作样的“振索鸣铃”上面,着实是叫人无语。估计接下来一直到明年春试,这都将是叫易星波最没面子的话题。

谭三先生看得很准,谭瑶华连使琴声消音的招数都没学到,更不要说舍命一击的“振索鸣铃”,这就是普通的一招攻击,偏偏易星波判断失误,就在这上面吃了大亏。

“砰砰”连声,一连串的声波爆音在易星波身上响起,易星波晃了晃,发觉上当,一时脸都青了。他咬牙切齿地想要硬撑着不出局,但此时主动权却掌握在对方手里。

文笙和钟天政的琴箫合鸣为他解决了后顾之忧,谭瑶华深吸了口气,送上最后一记攻击:拂!

拂,乃是用右手的食指自外向内,连续抹个四至七声,此时易星波已是强弩之末,谭瑶华只抹到第三声,便将其驱逐出战局,至此完成三打一之势,转头对付孔长义。

此正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随着易星波出局,同乐台四周还好,墙外的玄音阁大街上传来了一阵阵喧嚣。

大抵是大多数人在失望骂娘,其中还夹杂着为数不多押中了这支大冷门的喜极而泣,更有看北院这边还剩一个孔长义,好歹留有一线希望,在高声给他助威,希望还能力挽狂澜的。

孔长义微微苦笑。

谭五公子今天状态神勇,就算是一对一,自己都不见得能讨了好,更何况在他前头还坐了两个小怪物。

唉,这下子玄音阁要翻天了。

虽然知道前景不妙,在心里默默地涨了一下别人的志气,孔长义依旧是全力以赴,他猛然收缩腹部,带起气流震动,这一道“气震音”均匀流畅,正适合表达他此时悲愤的情绪。

铁笛声呜咽,在台上刮起一道旋风。

可也只能如此了,旋风刮到中途被强行停住,像一只被关进樊笼的猛兽,拼了命“砰砰”撞门,却不得而出。

谭瑶华轻挥七弦,急若繁星,缓若流水。

文笙微微侧头,无需以目示意,钟天政便知道了她的意思。

她弹琴,他吹箫,琴箫声合成一道,对着孔长义的铁笛声飞出,凌空相遇,稍一纠缠间便将对方抓住,稍加拖拽,给它换了个地方。

这最后的时刻,孔长义几乎是光挨打却无法还手,脸都憋青了,到出局时,他长长出了口气,意为:总算结束了。

终场鼓声敲响。

玄音阁今年的秋试全部结束。

相较大街上的热闹,玄音阁的乐师们更想知道,拿到团战第一的这支新队到底有什么秘诀?它将给玄音阁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四卷

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军出征

团战结束,文笙虽然很疲倦,仍去向纪南棠道了谢,并和谭瑶华、钟天政等人一起,应酬了一阵来向他们道贺的乐师,后来见来者实在太多了,才抽空逃离了同乐台,坐车返回马场。

她决定最近几天都不来玄音阁了,休息调整,感悟这段时间的收获,最重要的是避开那些络绎不绝的来访者。

估计着他们找不着自己,自然会去向闻人英、钟天政几个打听,总有人会想办法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到时候自己也就解脱了。

拿到了团战第一,对文笙而言,最近只剩下一件大事叫她挂心,那就是张寄北的行踪。

众刺客在潘家落网服诛之后,建昭帝总算出了口恶气,命接任陈颂明的奉京府尹常辉处理后续事宜,常辉将众贼人枭首示众,并迅速贴出了安民告示,总而言之,现在张寄北在朝廷这边已经是一个死人。

文笙问过纪南棠和杜元朴,若是张寄北再度出现,朝廷又该如何收场。

杜元朴笑道:“这不常有的事么,到时候只管一口咬定了新冒出来的张寄北是个冒牌货,还怕老百姓不相信?秦和泽真是精明,功劳立下,即刻脱身,圣上一旦追究起来,到时候倒霉的是常辉,将军,你要跟秦大人多学学啊。”

纪南棠笑了笑:“我这些年学得还不够乖么?”

有纪南棠在背后支持,将军府连日派出了上百名斥候帮着留意四城动静,查找张寄北行踪,一切都在秘密进行,由杜元朴全权调度。

纪南棠无暇亲自过问。他有了新差事。

刺客的事刚一尘埃落定,建昭帝便在宫里召见了他,透露出想叫他领兵南下,平定江北叛乱的意思。

各路大军早已在江北、关中的交界处集结,只是缺少一位真正带得了兵打得了胜仗的统帅,纪南棠不管是资历还是能力,都是当仁不让的首选。经历了一场刺杀的建昭帝不再犹豫。叫司马符良吉抓紧时间安排,估计着几天之内,命令纪南棠再度出征的圣旨就会下来。

一连七日。没有张寄北的动静,到第八天,圣旨出来,封纪南棠为征南将军。命他率献俘归京的大军即刻起程讨伐张寄北,现已陈兵交界的近十万人马尽数归其调拨。

要说纪南棠麾下多出十万人马。大权在握也不尽然,圣旨出人意料之处,在于建昭帝叫二皇子杨昊俭也一并跟了去,说是历练。实则履行监军之职,同时命还滞留在锦官道上的大驸马先回京来。

这个和二皇子一起去平叛的差事,叫纪南棠非常头疼。

他很少在京里呆着。却知道恩师符良吉不得不常装糊涂,以同两位皇子都保持着距离。

上一篇: 重生之交易空间 下一篇: 重生之莫言何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