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皇后命(卷一二三四)(152)
第三章
卫渊倒是去了。昭元帝命他布置围场,他与卫沨各有各的任务。
在这之后,卫沨依旧早出晚归,不过像上回那样一整夜都不回来的情况倒是没有了。苏禧晓得他忙,是以苏祉订亲这一日,她没有叫上他,自己回去了。
苏禧陪殷氏去了镇国公府,见了宋可卿。
两人上回见面是好几年前了,宋可卿对苏禧还有一些印象,朝她腼腆一笑。
因为有些话不好当着她们的面说,镇国公夫人岑氏让宋可卿带着苏禧到后院转一转。
两人离开后,岑氏才有些犹豫地道:“听说令郎过不久就要出征了,边关路途遥远,跋山涉水的,恐怕许久才能回来吧……”
殷氏道:“祉哥儿与我说了,年底就能回来,还能赶上过年。我留意了一下,过年前后有好几个日子都不错,宜动土、嫁娶……”话里的意思很明显,最晚等到今年年底,苏祉从边关回来就要将两家的婚事办了。
宋可卿的年纪大了,明年十八,这话正好给岑氏吃了一个定心丸。她思忖片刻,最终点了头。
苏禧与宋可卿一道参观完院子,回到堂屋,殷氏已经准备向岑氏告辞了。
宋可卿待人周到热情,又不会让人觉得不适,同样都是世家贵女,她给人的感觉与傅仪完全不同,端庄大方又毫不矫揉造作。
从镇国公府出来,苏禧见天色不早了,与殷氏说了一声,直接回晋王府。
卫沨还没有回来,她走在回云津斋的青石小路上,见前面走着两个人,左边是卫昭昭,右边是一位三十几岁的妇人,穿着秋香色地金比甲。两人似乎在逛园子,有说有笑的,气氛颇为融洽。
苏禧远远地看不清妇人的面貌,只觉得从未见过她,回到云津斋后,就让听鹂去外面问了一下。
不一会,听鹂就回来禀报了。
原来那位妇人是袁氏的妹妹,也就是卫昭昭嫁给了青州知府谈青天的三姨母谈袁氏。
卫昭昭到了出嫁的年纪,依袁氏如今的精神状况,肯定无法为她说亲。她自己心急,就把谈袁氏请到府上来。
卫昭昭的心情苏禧可以理解,只不过谈袁氏嫁去了青州,距离京城几百里远,对于京城的贵妇圈子一点都不熟悉,即使是找她说亲,也说不出什么好的亲事,除非她想嫁到青州去。
苏禧托着两腮。自己身为卫昭昭的大嫂,这些事情原本可以帮她一下的,不过她想起卫昭昭屡屡挑自己刺的情景,扁了扁嘴,还是算了吧,她也是很记仇的,何况就算她想帮,卫昭昭也未必领她的人情。
苏禧没将这事放在心上,只吩咐听鹂留意一下那边的动静,一旦有什么结果,就告诉自己一声。谁知道才过了几天,卫昭昭的亲事便有了着落,对方不是别人,正是威远将军府的长子吕江淮。
苏禧听到这消息时,生生被茶水呛得脸颊通红。
听鹂赶紧给她拍背,又补充道:“不过这事还没定下来呢,奴婢也只是听说。倘若是真的,二姑娘与谈夫人应当会来告诉您一声的吧。”毕竟现在晋王府是世子妃主持中馈,二姑娘要嫁人,府里要给她出嫁妆。
好半晌苏禧才止住咳嗽。她努力回想了一下上辈子吕江淮究竟同谁成亲了,然后发现自己一点印象也无。上辈子她与吕氏兄妹没有交集,自然没注意到他们,只记得吕江淮成亲的时候,迎亲的队伍好像从自家门口经过了。吕家到晋王府中间确实会经过苏府大门,难不成吕江淮真的娶了卫昭昭?她倒也不是说这门亲事有多不好……
苏禧放下五彩番莲纹茶杯,纠结地蹙了蹙眉。她自认不该多管别人的姻缘,可是吕江淮心肠耿直,热心善良,配卫昭昭那般刁钻的性子,真的合适吗?
当然,若是两家都同意了这门亲事,她身为卫昭昭的嫂子,也就不好多管此事,更何况当初她未出嫁时,威远将军夫人陆氏曾上苏府提亲。
苏禧抿抿唇,想了半天,打算静观其变。
第二日,卫昭昭与谈袁氏就来到了云津斋,向苏禧拿对牌。
兴许是有求于人,卫昭昭的态度不如往常那般盛气凌人,软和了一些,“听说库房还有几匹软云纱,已经是春天了,我今年只做了四套春衫,根本不够穿。大嫂能不能借给我对牌,我去库房挑几匹料子,让府里的绣娘做几套春衫。”那几匹软云纱是过年时昭元帝赏赐的,布料柔软,清透精美,很适合做春衫。
府里每年换季都会给各房的人做衣裳,一人四套,这是老规矩了,卫昭昭说不够,兴许是以前袁氏掌家的时候常常另外给她做衣裳。苏禧思忖片刻才道:“可以是可以,不过这些料子却要记在秋堂居的帐上,月底之前还上就行。”
卫昭昭一听便有点坐不住了,“我用自己家的东西,为何还要交银子?”
苏禧早已猜到她会这么问,解释道:“府里每人做几套衣裳都有定数,谁想多做就要自己掏银子。倘若人人都想做多少便做多少,那府里的开支岂不是乱套了。”
苏禧自幼跟在殷氏左右,常见殷氏管理府中大小事宜,久而久之,耳濡目染,也就大概晓得该如何管家了,无非是要把规矩立起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以卫昭昭想多做衣服也可以,帐是一定要记的,不仅仅是针对她,谁来都一样。
卫昭昭盯着苏禧看了片刻,方才咬咬牙,妥协道:“好,记帐就记帐。”
苏禧这才命听鹤把对牌拿过来,交给卫昭昭。
卫昭昭拿了对牌,与谈袁氏一道走出云津斋。谈袁氏这才回神,想起刚才看到的世子妃,端的是貌美无双,闭月羞花,怕是整个青州也没有那么好看的人。前儿她见了豫王世子妃,本以为那就很漂亮了,没想到这位才是倾城之貌。
兴许是刚睡醒的缘故,她只穿了一件雪青色的云锦苏绣褙子,头发简单地挽了个髻,肌肤胜雪,容颜娇美,举手投足间都叫人觉得赏心悦目,就是不太好说话。
谈袁氏道:“昭姐儿怎么做身衣裳也要向她知会?我瞧她年轻得很,像是才十五、六岁,能立得起来么?”
卫昭昭吃了一肚子闷气,用鼻子轻轻哼了一口气,“三姨母不知道,年纪小又如何?我大哥把她当成宝贝疙瘩,就算她管得不好,府上谁又敢说她一句不是?”
话虽如此,但她心里清楚,苏禧确实将府中上下打理得不错,井井有条,赏罚分明,原本有几个年长的嬷嬷不服管教,被苏禧撵出去两个后,一个个都老实了,如今晋王府比袁氏管家的时候还要更有规矩一些。
谈袁氏疑惑地道:“我方才见屋里没有别的女子,难不成卫世子没有侧室?”
卫昭昭道:“可不是么,一个妾都没纳,也不晓得她是有什么勾人的手段……”后面这句话她说得极轻。说着,她又想起自己娘亲和大哥的遭遇,禁不住眼眶一红。
谈袁氏忙劝道:“罢了,罢了,等你的亲事定下来,住在府中的日子也不多了,何必为这些事伤神,还是想想日后如何过自己的日子吧。”
这一番话让卫昭昭想起了英武俊朗的吕江淮。她收起愁绪和憎怨,脸蛋一红,轻轻点了点头,“三姨母,威远将军府的人是怎么说的?”
谈袁氏见她这样,知道她无疑是动了芳心,掩唇笑道:“上回我见了陆夫人一面,倒还没与她说这些,毕竟咱们是姑娘家,应当矜持一些。下回陆夫人生辰时,我把你带过去,咱们昭姐儿生得这样俏,陆夫人一定会动心思的。”
卫昭昭羞赧地嗔了一声“三姨母”,却没有反驳。
其实她会动心思,是因为她见过吕江淮。
那日卫昭昭去静元庵看望袁氏,正赶上袁氏发病,屋里的东西都被砸了,一片狼藉,袁氏抱着一个紫檀盒子忽而啜泣,忽而低语,谁若是靠近她,便会被她撕打、咒骂。伺候她的两个丫头都被她挠伤了,便是给再多的银子都不肯留下,卫昭昭只好亲自上阵,好不容易才将袁氏哄得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