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所见所思与所念(29)

作者: 鱼目白 阅读记录

“我不知道。”高轶坦诚道,“但老实说,之前我难过的时候,只想到要在你面前哭。”

她觉得这样的事情说出来真的是让人既无奈又难堪,但是周明达泯着嘴笑,很开心的样子。

“不过,我还有一件事问你。”高轶突然道。

“为什么你不会喜欢祝枝啊?”她奇怪了很久,终于趁着今天问出来。

“你猜啊。”周明达却回答的漫不经心,语气里满是逗弄。她顿时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想要炸毛却又找不到理由,只好气哼哼的努嘴。

但难过的时候大声的哭出来或许真的有用,哭的时候撕心裂肺,可平静下来后就突然觉得自己以前担心的和烦恼的都是些什么呢。她想。

即使不知道未来如何或是自己该怎样,那就走一步看一步吧,至少能够开心就好。

☆、结束结束

高轶那晚的情绪大爆发好像彻底让她意识到了自己这段时间来的苦恼和困惑,她昏昏沉沉走了太久,却总见不到拨开迷雾见天光的日子,至那之后才发现,等待是完全无效的,久久绕不出去,那就干脆撕开它吧。她从那一段时间开始接触了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明明是晦涩的文字,但正因为其晦涩,高轶沉迷于解读中不能自拔,在那一段时间,她在每天完成定量的作业后,就开始顺藤摸瓜,从自己读过的上一本书开始阅读与之相关的书籍。

有过相似的经历,才能更加理解与自己经历相似的人。高轶觉得自己好像越来越能够轻易地原谅一个人,因为她突然发现,所有人做出的每一个举动,都有其必要的原因,思来想去,她突然开始同情每一个人起来,甚至包括她自己。

萧鹤干脆的说:“你要是把这些心思跟别人讲了,那你就是白莲花和圣母合一块那种类型的了。”

“我觉得我就是喜欢你这点。”高轶嘀咕着,被萧鹤听见,笑得拍拍她的脑袋。

那晚过后,她与周明达的关系也像破冰一般,至少可以忽略已经乱成一团毛线的所谓感情纠纷,重新舒舒服服的当成朋友。

可要再进一步?她想不出那种感觉。周明达是她从小时起就出现在身边的玩伴,是见证她每段变化的朋友,是在互相受伤时拥抱取暖的亲人,即使在某一时刻,他们不约而同地因为年少气盛对对方起了旖旎的心思,但人最喜欢和最留恋的恰恰就是暧昧和得不到的感情。当他们各进一步时,就是在各退一步。

她大概不能适应亲密关系了。

可话又说回来,高母罕见的对高轶温柔起来,每天打电话问她想要吃什么,又给她带回家高轶最爱的奶茶。高轶想,原来高考的加成功效那么大。

她别扭的接受高母的厚待,连说声谢谢也觉得困难。就是这样的感觉,她似乎早有预感,她的母亲会离开她,不是被动的离开,而是早就计划好的主动逃离。

在很久以后,高轶独身一人在美国留学,不认识一个人,和萧鹤也好久没有联系,自己的家更是七零八落,罕闻消息。可正是这样的处境,让她觉得熟悉和温暖。那些旁人的关心让她害怕,与其等待离去和背叛,不如一开始就扔得干干净净。

像高考那一年,时间过得特别快,高父送她到考场,没有说一句话。出来时,还是沉默无语。

高轶在家呆了几天,终于确信高母再也不会回家了,居然觉得释然。她终究遗传了高母却又比不上高母,那些气愤时暗暗发的誓言她没有勇气和能力实践半分,但高母毫不犹豫的做了,完成了她人生中的第二次大逃离。高父自那年起搬回了他自己的老家,委托周家帮忙把在这座城市的房子卖掉,连回忆也不曾留下。

所以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悄无声息的没了消息吗?高轶在国外的那些日子里时常想。她其实最早接触的是张爱玲的小说,《小团圆》百看不厌,那些曾经让她痛苦和绝望的故事如今真真切切的发生在她的身上,她想,一切都还好呀。

不能去细想,一想就没有办法希望和幻想。

和周明达,是怎么没有联络的呢?日子过的久了,谁也不先联系谁,最后是连逢年过节都不发短信的结果。他们之间最开始真的只是邻居而已,失去了对门的关系,就再也没有关系了。

大部分的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也不轰轰烈烈,结束的总是悄无声息。

作者有话要说:好像是完结了(●—●)

☆、后记

真正开始着手写一部小说的时候才深觉自己文笔匮乏,对于自己第一部可以算是中长篇的小说,我在其中有过期待,更多的是失望,心境变化种种,皆不可寻。

很抱歉的是刚开始抱着一定要轻松些,纯粹是倾诉的念头,但是还是不能避免那些自认为阴暗晦涩的情绪。还因为在写的过程中,发生了其他的一些事,我越写越丧,在最一开始,只是想写青梅竹马的故事,但是在过程中,自己好像也没有再有办法接受这样的情感,甚至在陈彻这个人物出现时,我觉得陈彻和高轶更般配些。

最后的末尾时我尝试把周明达和高轶凑在一起,但是以高轶的个性,她好像不会和任何人在一起也不会相信任何人。这让我觉得挫败,小说或许应该是在文中创造出新的人物,让他们活过来,然后自己选择。但我不可避免的要把自己代入进去,只要自己遇上什么糟糕的事,就会把那种情绪加诸于人物上。

这可能是我人生中第一部真正可以算得上完结的小说,写的很不好,期望之后可以修改,但是怎么修改呢?

还是继续写下去吧,或许文笔也能天道酬勤,可以越变越好。怎么办呢?在这样的情绪里不可自拔,注定不能脱离。

到最后,我写的时候突然觉得这个结尾怎么跟《小团圆》有点情节上的相似呢?我安排高母最后永远的杳无音信,其实在之前的章节中也可窥见,她在生活中生气,不过是因为对现状的绝望,她的父亲的离去成了压在骆驼上的最后一根稻草,总之彻底压垮了她。

陈彻消失的突然,事实上是我遇见了太多这样的人,相遇的时候总觉得眼前一亮,以为可以相交相知,事实上却是最后往往结束的莫名其妙,让人摸不清头脑。

周明达和高轶,我怎么也没有办法让他们合情合理的在一起,他们之间从小时的家庭开始好像就没有办法在一起。高轶是一个性格敏感的人,更倾向于把情绪内在消化,自己吞咽自己的快乐。但周明达的成长环境不同,父母的性格决定了他想法要比较单纯一些,甚至有些不沾世事的感觉,这也是他没有办法对陈彻的事有太多情绪的原因。

而高轶和萧鹤,她们是友谊,但人在不停的变化友谊或许只是人生路上的一段,两人在未来会不断的改变,变得无法理解对方,最终只能通过对从前的眷恋来勉强维持关系。

但我不认为这样的结局是悲剧。高轶最后的性格形成注定了她享受孤独的感觉,是这样的。

之后大概还会修改的。不过想先把自己一年前的人间事这个坑填完,再改这篇文章。

上一篇: 你的名字 我的南墙 下一篇: 逃家有艳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