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佳丽心悦我(423)+番外
.
最终被点名的大臣不得不迎战。那场比试,虽然长安普通百姓看不见,却依然津津乐道,街头巷尾中流传着胜者的传说。
.
“听说那些眼睛长在头上的大人们,收到战帖后紧张得不轻,一边骂妇人之见,一边凑起来挑了几个很难的比试,以为能难倒那些娘娘们!”
.
“他们都选择比试了哪些啊?”
“什么策论啊,精算啊,文赋啊,名辩啊,武功骑马,射箭投壶……净挑了些女人碰的少的,结果最后竟然全输了!”
.
“专挑别人不擅长的,却还输掉,也太丢人了,难怪听说有位大人当场羞愤撞柱!”
“啧,堂堂大员,竟然这点器量都没有……”
.
---
.
后宫妃嫔们下过战帖并大获全胜后,朝野上下的议论声都变小了。现实打脸很疼,有些恶意羞辱的话,也没法再说出口。
.
民间女子们纷纷意气风发,有些人甚至做了画像,将何贵妃到尹婕妤十多个妃嫔都供了起来,她们成为继德妃之后,新的国之祥瑞、送子娘娘。
.
.
虽然比试输了,但总有些人灭科举之心不死,不多久,激烈的保守派耍起了流氓,召集三千国子学生延英门外跪谏,甚至以撞门相挟。
.
消息传到长生殿,何容琛的脸色当即森冷。
国子监生以死相谏,这可不是朝臣小打小闹。若真酿出流血事件,她将不得不退步,到时候民间学子再来一个万人情愿,朝廷各方施压,女子科举必将不了了之。
这些士大夫为了阻挠女子入仕,还真是不择手段!
.
何韵致正在长生殿陪她闲坐,眼中闪过厉光,却安抚道:“姑姑不必烦心,侄女有办法。”
何太后抬眼看她,这个堂侄女可不肖她,行事作风是雷厉风行又不择手段的,惯喜欢歪主意。她问:“你要怎么应付?”
.
何韵致桀然一笑。她可从来不怕别人耍流氓——她自己就在边关耍流氓,“借”了数万石粮草呢。
既然这些国子监生以势逼人,她也不想用正经办法,那就用更流氓的办法逼回去。
.
国子监生们自以为占了上风,正在延英门外哭得涕泗横流、痛斥太后无道;忽然就见大门打开,姹紫嫣红的裙摆风中飘舞,一群娘娘们风姿绰约地站在门口。
.
国子监生:“……”
正呆看,这时,不知道有谁喊了一句:“非礼勿视啊!”
.
众人这才回过神——这下子还怎么撞门?要是敢踏前一步,就等于是靠近她们,一顶“非礼天子嫔妾”的屎盆子直接扣下来了!这罪名谁敢担?这是要写进史书里被嘲笑到死的,以死明志不要紧,名节不保才要命啊!
“……”颜光藏在门后清了清嗓子,觉得自己又得跟何贵妃讨赏了。
.
.
磨了几个月,曹相和汝宁侯实在没有了办法——他们两派党争,谁能觑准大势,把握时机,才能在朝堂和天下立稳脚跟。
他们和皇权是共生关系——皇权既受制于他们,他们也要扶植皇权,以换取对天下的权势和牟利。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都生怕自己被皇权所疏远,势衰于另一方。
.
何容琛拿捏稳了他们的顾虑,这中间又不免其它权术交锋,够写出一本章回体小说,最终接受了政治交换,从此六部与尚书台都将保留几个女子职位;作为代价,何太后将退出朝政,并将大量人事任免交给曹何两党。
.
没有曹何两党的支持,反对之声不成大器,昙花一现地衰弱下去。
渐渐的,朝中出现了支持“恩科十四策”的人,都是些后起新秀,急于在朝中崭露头角,站稳一席之地。他们对恩科发表溢美之词,主导了朝中的声音,这些“投名状”也为他们换来了快速的提拔。
.
当延祚十三年的寒冬过去,“恩科之争”终于告一段落,此时恩科取士也已结束,男女同场考试封卷,于翌年三月发榜。
.
肆·笼空·海阔天宽
.
延祚十三年冬,晋国再次恢复了科举之际,萧怀瑾也借口“放她们去考试”遣散了后宫。
他开了恩旨,愿意留在宫中的,可以厚禄颐养天年;不愿意留在宫中的,可以领厚赏回家。这些被遣散的妃嫔们,家中父兄有在朝为官的,均官进半级;如无为官者则晋封半级爵位。
.
“太后,我这样做对吗?”坐在长生殿中,萧怀瑾来探望她,他斟了茶,推到何容琛面前。
今年的天冷得晚一些,无论是中原还是北方,都能有个安稳的冬天了。
何容琛轻轻抬眼,窗外这时飘落零星的雪。
……又下雪了啊。
.
“对与错,总是会变的。”雪花越过窗棂,飘落在她的肩头。她摊开掌心,雪化在了她的手中。“有些事,在当时是对的,可是过去了千年,落在后人眼中,说不得要被质疑一番。”
.
但那个黑云压城的梦境里,那个她不愿醒来的梦境里,谢令鸢对她说过的话,描绘的未来,深深刻入了心中,成为了燃烧一切也不惜追求的希望。
“你我所做的事,在今人眼里兴许是错的。但在后世眼中,兴许当得一声,千古流芳。”
.
为了让后世的女子永不再经历这些。
“没有永远的对与错,只有无愧于心,心正则万事清明。”
.
已经退出朝政的她,看向这个接起重任的年轻帝王:“而你会经得住这些流言。因为……你是我教出来的孩子。”
.
萧怀瑾望入她的目光中,微微一笑,坚定地点头。
.
.
.
临近出宫的吉日,正逢也要过年了,后宫一番忙碌的盛景。
或许是热闹的,但也是伤感的。毕竟众人在这里这么多年,一砖一木都已熟悉。
.
坤仪殿中一片冷清萧索,曹皇后死后,贴身宫女抱翠就留在宫里吃素诵经。如今得了敕令,她也可以回曹府了。
她正收拾坤仪殿,这一日,殿中来了一位稀客。
.
何贵妃解掉宝蓝绸厚绒斗篷,站在外殿,淡声道:“昨儿你们主子给我托梦,让我记得帮她把东西带回府上。”
抱翠跪在她面前,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只能应了。几个箱子被抬到何贵妃面前,都是曹姝月在闺中的珍藏。她挨个过目了一遍。
何贵妃叮嘱完了要离去时,抱翠犹豫了一下,问道:“我家娘娘给您托梦……她,她,过得好么?”
.
何韵致迈出门槛儿的脚步一停,侧头道:“挺好的,说了不少话,傻念头消下去了,还跟我喝了一杯。”
在她身后,抱翠深深叩首:“谢谢娘娘,奴婢也可以放心了。”
.
何韵致没有回重华殿,这大概是她最后一次行走在宫中了,她在欢喜雀跃中,竟然也生出浓浓的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