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瓶摔在地上,发生一声音清脆的声响,然后,粉碎!
跌跌撞撞地走到榻边,坐下,待自己的心情慢慢平静,然后安静地躺了下来。
生于斯,长于斯,最后死于斯,也算圆满了吧!
意识渐渐的模糊!好想睡觉!这一觉睡过去,就……再也不会醒过来了吧?
杨洛用尽自己最后一丝力气,露出一个笑容。
她要让那些爱自己和恨自己的人知道,自己离开是开心的!
就让我最后任性一回吧!就算输,我也不想输得太难看!
她慢慢闭上了自己的眼睛,两滴晶莹的泪珠,从眼角慢慢滑落……
作者有话要说:对不起,估计错误,正文今日完结不了,明日再完结!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可以算完结!
☆、永失我爱(结局)
李世民回来的时候,看着文武百官带领长安城的百姓对自己的迎接,再一次感到君临天下的气势。此时的他,雄心万丈!
等一切平静,天色已晚!
回到了太极宫,长孙皇后带着诸嫔妃来迎接他!
他心情甚好,首先将长孙皇后扶了起来,然后对着她身后的那一众美人说道:“诸位爱妃也平身!”
“是!”美人们应声后,静静地站了起来。
这安静,似乎,有些不寻常。
眼睛四下一扫,居然没有看见那个最想要看见的人影。
他眉头轻轻一皱:“淑妃怎么没来?”
“陛下!”长孙皇后脸色苍白,嘴唇颤抖着说道:“淑妃她……她……”
看着平时一向沉稳的长孙皇后如此失态,李世民心中骤然一紧:“阿洛她怎么了?”
“淑妃她……她殁了!”长孙皇后声音颤抖着。
“什么?”他心一颤,猛地抬起头,手一伸,紧紧抓住长孙皇后的胳膊:“你说,阿洛她怎么了?”两只眼睛瞬间瞪得血红,让人不寒而栗。
他的手太用劲,抓在她胳膊上生疼,她却不敢呼痛,忍着痛回答道:“回陛下,淑妃……她殁了!”说完,她便大哭来。
接着,她身后那些妃嫔便跟着哭成一遍。
这一刻,长孙无双的眼泪是真的!长孙无忌逼杨洛一事,她事前并不知情!刚刚听到杨洛死去的消息时,她的心里真的有一刻放松。杨洛一直是她最大的威胁,杨洛一死,她相信,便不会有人再威胁自己和三个儿子的地位了。但接着她便是慌乱起来。
她知道李世民和杨洛的感情,杨洛死了,还是自尽的,她不知道李世民回来,该怎么对她说!忙求救于兄长,知道了长孙无忌逼杨洛的一事!
杨洛是被自己的哥哥逼死的!如果李世民知道了,会怎么对长孙无忌,又会对怎么对自己?这时,她突然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害怕。
听到长孙无双的回答,李世民的脑袋里一片空白。阿洛死了?怎么可能,她答应过要与自己白头偕老的。不是吗?
肯定她又在装死!上次她就装过一次死,结果不是带着恪儿跑了?这次肯定又是这样的!
想到这里,李世民对着长孙无双厉声问道:“阿洛死了?是不是又没有找到尸身?然后恪儿也不见了?”
“回……陛下,淑妃的……尸身还在锦华殿中,恪儿一直守在她跟前!”长孙无双泣声道。
长孙无双的回答,击碎了他最后一丝希望。
他觉得自己的身体一下变得僵硬,似乎连怎么走路都不会了!不然,为什么脚步会这么蹒跚?
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长孙无双连忙上前来扶着他,含泪劝道:“陛下,请节哀!”
“她怎么死的?”他的声音冷得吓人。
“淑妃是自己……服毒而亡!”长孙无双回答道。
“服毒自尽?为什么?”李世民的眼睛像刀一般刺了过来。
看着李世民像要杀人一般的目光,长孙无双身体不禁颤抖了一下:“臣妾……不知!”
他定定地看着她,突然,他一把推开她,叫道:“我不信!阿洛不会死的!你们骗我的!”说完他猛地跑了起来,直奔锦华殿而去。
“陛下……”长孙无双在他身后无力的呼喊道。
李世民疯了一般,向锦华殿跑去。
越来越近,似乎心中的抽痛之感愈甚。
待他跑近,那门前早已升起了两盏白色的灯笼。那惨淡的白光,深深刺痛了他的眼睛。
宫中的规矩,如果宫里妃嫔去世,便会她生前居住的寝宫前,升起这白色的灯笼。
这是他登基以来,太极宫中第一次升起这白色的灯笼。可是,这竟然是为杨洛而升,对他来说,真是莫大的讽刺!
他不知道怎么走进了锦华殿,怎么走到了她的房间。
锦华殿中服侍的宫人,早跪了一地。
李恪跪在母亲的榻前,小嘴紧紧抿着。他不知道,今天自己去崇文馆前还好好的母亲,怎么突然就离开了自己!他只知道,这个世间上最疼爱自己人,已经不在了!小小的人儿,心中从未有过如此的孤单和无助。
李世民走了进去,宫人们忙磕着头,泣声道:“陛下!”
在他的眼中,除了静静躺榻上的那个人,仿佛世间上再无他人!
她躺在那里,依然那么美丽,一如十年前在灯市上,只一眼,便紧紧抓住了他的心。
她安静的睡着,仿佛声音大一点,就会把她吵醒似的。
他曾经以为,永远看不到这一幕!他曾以为,如果上天眷顾,待两人垂垂老矣,他可以在她的怀中离开这个世界,没想到,她居然这么快就去了!
眼泪从他的眼中掉了下来。有多少年没有掉过眼泪了?不知道!
纵然的天子又怎样?当失去了自己最爱的人时,也不过是平常人!
“父皇。”李恪看见父亲走了进来,却并没有向往常那样跑过来抱着他,只轻轻唤了他一声,便依旧安安静静地跪在母亲的榻前。
李世民坐到榻边,从她的身侧拿起她的手,冰冷而僵硬!
“阿洛,告诉我,为什么?”他把她的手贴着自己的脸颊,“你这是为什么啊?”
“陛下,请节哀!”秋芸在一旁劝道。
“秋芸,你主子为什么会这么做?”李世民看着秋芸厉声问道。
秋芸的眼睛早已红肿:“奴婢不知道,娘娘给陛下留了信!”
“在哪里?”李世民将杨洛的手轻轻放下。
“在书案上!”秋芸回答道。
李世民“腾”地站了起来,三步迈着两步,走到案前。青玉镇纸下,果然放着一纸信。
李世民伸出手去,不停地颤抖着,拿起来,杨洛那娟秀的字迹便映入眼帘。
“陛下:
犹记当年元宵之时,妾与君灯下相见,恍如昨日。初见对君生爱意,不料君早已定佳人。曾想与君决,奈何情难断!终嫁与君,只愿伴君一生一世!
阿洛虽有心,世事却无情!那夜君之言,阿洛记于心!阿洛未能守诺,君莫相怪!恳求陛下眷顾母侄,平安一生,感激不尽!阿洛愿以自己之命,换政道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