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盛宠农女:买个相公生个娃(352)

作者: 蓝色 阅读记录

可除了孩子们的满月,如今已是腊月中旬,眼看要过年了,总不能这个年也在温泉庄子里过了。

回到王府又是一通收拾,把从庄子里带回来的东西都各归各处,最多的就是新鲜的瓜果蔬菜。能够提供整个华阳城内定北王府的酒楼和火锅铺子食用,可见山谷里的地有多大。

好几个月没回王府,刘双喜再次住进倚香园,园子里的腊梅已经开放,阵阵幽香扑鼻,刘双喜有些馋梅花酒了,可眼下虽然请了两个奶娘,刘双喜还是喜欢自己喂高高和兴兴,酒还是不敢喝的。但做些梅花饼,煮点梅花粥,倒是风雅至极。

刘双喜亲自让丫鬟们摘了些梅花,亲自下厨做了梅花饼和梅花粥,说实话如此清淡的食物不很合刘双喜的胃口,但瞧着丫鬟们一个个吃得眉开眼笑,甚至还说若是以梅花花蕊上的雪水煮食味道更美。

刘双喜就觉得这些丫鬟比自己可风雅多了,一朵梅花才多大?还要梅花花蕊上的那一点雪?煮个粥都能把人累死。

可见有丫鬟吃完了就拿着小碗和小刷子去收集花蕊上的雪,刘双喜觉得还真得亏着这是没有什么污染的古时,若是她前世,好些日子没下雪了,即使是花瓣上的雪上面也得积了厚厚的一层灰。

一院子的小丫鬟都拿着碗去刷花蕊上的雪,刷了大半个时辰还真刷了两大碗,刘双喜看着雪化成的水笑道:“就这么两碗,煮粥也不够吃的。”

珠儿在后面弱弱地道:“王妃可以泡茶喝,奴婢听人说城里好些夫人从入冬了每次下雪都让人收集花蕊上的雪烹茶呢,说煮出的茶水都带着梅花的清香。”

刘双喜失笑,真想喝带着梅花清香的茶,加几瓣花瓣啊?若是觉着花瓣不够雅,加花蕊也好啊,这雪化成的水,刘双喜心里有那么点儿的抵触,可小丫鬟们的一番心意,她也不会拒绝了。

听说刘双喜回城了,初夏从百草医馆出来就直奔了定北王府,正赶上小丫鬟用梅花烹了茶水端上来给刘双喜品尝。

刘双喜刚端起茶杯初夏就到了,听说喝的是梅花蕊上的雪烹的茶,初夏笑道:“想不到王妃也喜好这风雅之事。”

刘双喜哭笑不得,“我哪懂什么风雅之事?茶水给我喝我最多也就能喝出个好坏,说门道都难。”

见小丫鬟都没在跟前,刘双喜凑近初夏低声道:“说实在的,我觉着雪水烹出的茶也没比平常喝的水好在哪儿。”

初夏品了一口道:“那也是你喝的都是山上的甜水,要说华阳城甜水井少,王府有那么两口,王妃平常吃用的水很多又是从山上运来的,自然是不知道城里百姓喝的水多难喝了。”

刘双喜这才记起华阳城因临海,不但淡水资源奇缺,水质也不好,也难怪那些夫人们能折腾出那么多花样来彰显她们会喝,在华阳城能喝上好水还真是彰显身份和地位的一件事。

可淡水资源不足也是个很严峻的问题,随着人口越来越多,这个问题更加不能忽略,若是不想到好的解决方案,将来吃水都难,更别提耕种和发展了。

而除了华阳城,临近几处府县也同样水源紧张,若想要解决水源的问题,那么就只有一个办法,兴修水利,从别处引水过来,这可就是个大的工程了,挖渠引水势在必行。

晚上云珞回来时,刘双喜同他说起此事,云珞道:“最近我也在忙这件事,只是工程规模太大,所用的花费可要比修堤坝更甚,年前年后再赚一笔银子,等开春时大概就能动工,只一样我一直担忧着,水井都在城中,时刻都有人看守,倒也不怕有人在里面做手脚,可水渠修造却非几里几十里长,就怕有人利用水渠投毒。”

刘双喜听了却笑了起来,“这有什么难的?你让人在水渠的出水口修池子啊,里面养上鱼,若水有问题一眼不就看出来了?”

云珞听后真如茅塞顿开般地明亮了,“双喜,你真是太聪明了,这主意怎么想出来的?”

刘双喜笑而不语,这主意不是她想出来的,而是前人的智慧结晶,她拿出来用又被夸了已经很不好意思,哪能再大言不惭地承认自己聪明?

挖水渠也要等到年后,这么大的工程可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到时修到哪里水渠就通到哪里,大概有个三五年华阳城的百姓也能随便用水了。

至于修水渠用到的大量银两,有了今年的收入垫底,云珞倒也不愁,虽然账上暂时没那么多,但往后不断有收入进账,怎么也能够把水渠修好了。

正文 第478章王爷可不是敛财的人

现在要考虑的就是除了东楚国人的银子,他是不是也该把生意做到国外去?再从他国赚来大把大把的银子。

之前因常年战乱,国与国之前很少贸易通商,但如今战乱平定,近两年来华阳城里常有一些他国的商人前来,尤其是这一年来,无论是洁白如雪的糖还是各种口味的酱料、海鲜、腌菜,甚至是腐乳、臭豆腐、松花蛋这些新鲜的食物都成了他国商人最喜欢购进的货物,哪怕卖给他国的价要比本国百姓高很多,他们还是来者不拒,似乎只要是定北王府的铺子里出产的,无论是什么,无论什么价,只要有得卖,他们什么都要。

但毕竟打了那么多年的仗,敢来东楚做生意的商人还是少,除了怕来了就回不去,更多的则是沿途的盗匪,若想要打通商路,就必须要保证这些商人的安全。

而与定北王封地接壤的国家就有三个,云珞明白,东楚国地界商人们的安全他可以保证,但过了东楚国呢?那些都是邻国的地界,就是眼看着对面强盗杀人抢货,他们也不能越境救人,这样就需要那些国家也派出军队保护商人们的安全。

但他是定北王,不是东楚国皇帝,这件事由不得他与邻国商谈,除非是那三国递了国书给皇上,皇上又下了旨让他配合,否则做得太多定会被皇上猜疑。再好的兄弟,一旦涉及到江山与权柄都要小心应对,宁可不赚那个银子,也不能被猜忌。

而首先要定下的就是水渠怎么修,从哪里修,还有就是修水渠还是干脆修条河。对此云珞有一些想法,封地里有几处府县常年受水患滋扰,若是能兴修河道把那几处易遭受水患的府县的水引走,或许就会减轻水患的隐忧。

可修河也不是小事,不是你说怎么挖就怎么挖,挖之前还要勘探,勘探后还得造图纸,万一没修好没准还要造成更大的水患,这些可就不是云珞懂的了,需要专业的人才,而这样的人才还得去找皇上借,他记得工部有一对父子,往上数几辈子都是修河的工匠,若是能把他们请来,兴修水利完全不是问题。

但人是工部的,云珞想要请来就得请旨,一丁点错都不能出才行。

而现在他要关心的就是高高、兴兴的满月宴。

高高兴兴的满月宴定在腊月二十,一大早定北王府门前就热闹起来,接了请帖的来,没接到请帖的也来,可到了定北王府才知道,两位小公子的满月宴压根就不在王府举办,而是在定北王府名下的酒楼里和火锅楼里举行,而且只接待拿了请帖的宾客,没有请帖的恕定北王府招待不周了。

什么?你说你是带着贺礼来的?呵呵,对不住了,定北王可是有原则滴银,借机敛财这种事情做不出来。

啥?您放下礼物就走啊?行啊,请在入门左转账房签下大名,小的替定北王封地的百姓谢您深明大义,将来修引水渠时一定在渠头石碑上记下您的大名,捐得多的王爷说了,前十给封官,虽然是个闲职,可提起来有面子啊。这次银子没带够也没关系,您可以回去取了银子再往上加,只要是您捐的,都记在您名下。

修啥水渠?您还没听说呢?为了解决华阳城及周边几县饮水及灌溉的缺口,王爷决定明年开春就大修水利,从别处引水,这可是个大工程,要用的银子多了去,有钱的帮个钱场,没钱的帮个人场,实不相瞒,这次为小公子办的满月宴,收到的贺礼也都将变卖为银两投入到兴修水利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