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盛宠农女:买个相公生个娃(436)

作者: 蓝色 阅读记录

第二日,丫鬟们闲聊被刘双喜听到:

“你们听说了没有?昨日城里最有名那家卖羊肉锅的酒楼少东家被绑了,说是要十万两赎金。”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说起来也是老天有眼,你们不知道吧,那家酒楼卖的羊肉锅其实就是跟咱们王府的厨娘学的,来樊城的路上赶上一场大雪,当时王妃好心收留了他们一行人,还给他们吃了顿羊肉锅,那小子就算计了咱们厨娘的好心,把炖羊肉的方法骗了去,结果回头就在酒楼里赚钱了。”

“这么说还真是老天有眼,不过羊肉锅才卖了几个月,能赚到十万两赎金吗?”

“呵,赚不赚得到怨谁?人贱自有天收,没那么大财命就不该想那些歪门邪道的主意,这就是报应。”

“不过,我听说那酒楼的羊肉锅真赚钱,没准真能拿出十万两赎金呢。”

“哎,绑人真赚钱呢,你们说这次真让那些贼人得了好处,往后会不会还有别人遭殃?”

“是啊,虽然我挺盼着那小子倒霉,可别人无辜的,都不知道要不要盼着贼人拿到赎金了。”

“想那么多做什么?这事儿又不是我们王府做的,赎金还能到我们手?你们就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刘双喜听了默默地抹了把脸,这事儿啊还真可能是王府的人做的,昨晚她让影三把少年送走,这边就传出少年被绑票,十万两赎金,影三可真敢要,之前少年赚的银子大多被王爷派人打劫了,估计少年家里也拿不出来吧。此时就要看废太子心里对这个儿子有多看重了。

不过再看重,以目前废太子的情况来说,十万两,真难啊。

下午的时候,云珞回到王府,这些日子他真是忙得恨不得会分身术。

之前刘双喜让云珞派人去南边寻找一种长得像竹子,外皮却是黑紫色,剥去外皮里面的肉是甘甜的植物。云珞派出去的人找了许久,刚过了年终于在南边的一些地方发现一种叫薯蔗的作物,当地人都用它取汁熬制甜食。

云珞当时便派人去那里就地取材熬制了一批白糖,这几日白糖和几株薯蔗运到了樊城,云珞带回来给刘双喜看过,还真是甘蔗,刘双喜也尝了制好的糖,是上等的蔗糖,云珞已经派人在南边大量地种植甘蔗了,到时就可以在南边建多家制糖工坊。

甘蔗的出糖量比甜高粱和甜菜高得多,只是南方人目前还没有人种植甘蔗,云珞派出许多人去南边宣扬种植甘蔗。

但南边与北边不同,人烟稀少,民风彪悍,朝廷的律法在那边多不好用,而当地的百姓也并不很相信朝廷的命令。若是想让当地的百姓种植甘蔗,只靠朝廷一个公告,几句承诺多半是没有用的。

刘双喜给云珞出了主意:“那不如先给一部分钱,就当是雇人种如何?只要第一年他们见到了甜头,第二年不就好说了?”

云珞觉得刘双喜的话有些道理,可话是那么说的,那些人拿了钱不肯种甘蔗怎么办?

刘双喜却觉得云珞的担忧有些多余,大部分的百姓都是淳朴的,南边的百姓彪悍,也是受多了压迫,只要朝廷不鱼肉他们,谁不想好好过日子?

而且,先给一部分钱,想要拿到另一部分,这些人更会努力种植甘蔗了,刘双喜的意思,先和这些人定三年的约,三年后是不是还要收他们的甘蔗就再说了,这样也能免去甘蔗种植泛滥。

不过瞧着如今的销量,短时间内甘蔗制糖也不会泛滥就是了。

云珞觉得有理,最多就是当成冒险了,这些日子一直就在忙南边种甘蔗一事,先预付一部分甘蔗的钱给当地愿意试着种植甘蔗的百姓。出乎云珞的意料,那些拿了预付钱的百姓种起甘蔗比从前种地更要认真,回来禀报之人激动地对云珞道:“当地百姓都说,朝廷愿意先付钱给他们,他们不能占朝廷的便宜,还说摄政王是一心为了百姓,他们不能让您失望。”

云珞有些惭愧,为他之前对这些南地百姓的怀疑,心里却更佩服刘双喜了,虽说她平日看起来大咧咧,什么都不在意,却比别人看得更明白,百姓大多是淳朴的,哪有那么多弯弯绕绕?他们心里只知道拿了钱就得干活。

除了要时刻关注南地的甘蔗,北地的甜高粱和甜菜也种得如火如荼,知道这些都是制糖的原料后,百姓们种起这些都不觉得有压力。当然为了不让所有人都放弃田地里的作物,朝廷还是会选择一些地区来种植,而不是人人种的都收。

而之前制糖都会剩下大量的残渣,扔了可惜又浪费,刘双喜提出用甜高粱渣养牛,用甜菜渣养猪,之前在北地已经试过一年,确实效果很好,若是牛养得多了,刘双喜觉得常常吃到牛肉也不是做梦了。

到时耕牛是耕牛,肉牛是肉牛,水煮牛肉啊,酱牛肉啊,香煎牛排啊……想想就觉得馋得慌。

为了让心爱的王妃随时能吃上想吃的牛肉,王爷也是拼了,几件事加起来虽然不会让王爷忙到崩溃。

但,此时有又外国使节要来访,还不是一国使节,五国使节一同进京,想也知道他们的目的不单纯,云珞不能掉以轻心,虽然不必事事亲为,但忙起来已经好些日子没同刘双喜好好说过话了。

刚回府,匆匆吃过饭,云珞又要去书房处理奏折,刘双喜瞧着王爷忙碌的背影默默地叹了口气,想着王爷虽然对鸡汤有阴影,可该补的还是要补,鸡汤还是要喝起!

正文 第588章怕我气着就别说了呗!

王爷不爱喝鸡汤,刘双喜就用鸡汤炖菜,王爷吃得香香的,美美的,也不比喝汤差,又何苦喝一肚子汤,饭都吃不下了。

晚饭,刘双喜炖了一只老母鸡,炖得烂烂的,汤也炖得稠稠的,里面放上蘑菇土豆,云珞吃一口就爱上了,“双喜,这个炖的不错,就别给娘送了。”

刘双喜一脸惊讶,“炖的好为何不给婆婆送?”

“都是鸡汤,你炖的这么好,送去了娘会当你在向她示威。万一一时气不顺,明日再想着给我炖鸡汤喝呢?”

章太妃炖的鸡汤,云珞是一口都不想喝了。

刘双喜闻言深有同感,原本打算等云珞觉得好了再给章太妃送,既然这样不送就不送了吧,除了老母鸡炖蘑菇土豆,还有四个菜让厨房里再给添一个汤给章太妃送去。

这边刚吃过饭,章太妃那边派人来说,明日章太妃要与许陈氏出城去游玩,请王妃帮着张罗一些吃食,当然若是能有上次的烧烤就再好不过了。

刘双喜知道这是老太太吃得高兴了,只要她能好好的,吃些用些倒是无妨,刘双喜答应了,命人去弄了一只羊回来,明日起早宰了肉切好腌上,给章太妃带着。

除了羊肉,又让人当晚就宰了两只鸡先用料煨上。

第二日刘双喜起得早,用昨日剩的鸡汤做了一碗面条,云珞吃过后去上早朝,那边厨房里的帮厨们已经把羊宰好,肉也都切成块或厚片儿,刘双喜调好了酱汁煨上,再装到大碗中放到食盒里,又准备了蘑菇、青菜、只等章太妃起床后带着就可以出门。

刘双喜回房去补眠,章太妃起床后有了上次的经验,直接让人去厨房找食材,看着满满的几大盒食材,章太妃很是满意。这次除了许陈氏,她还约着几个旁的人,有了这些食材那才叫倍儿有面子。

章太妃带着人,坐着马车出了门,到茶叶铺去将许陈氏带上,去哪儿玩倒是无所谓,只要有吃的就好。

到了南城门,已经有几辆马车等在这里,见章太妃来了,纷纷过来见礼,章太妃也不端着架子,“别多礼了,都上车吧,再不快些天就晚了。”

这次结伴出游的都是与许陈氏相熟的夫人,多是商户人家,其中有两个是官夫人,夫君也只是五六品的小吏,能与章太妃说得上话,也是借了许陈氏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