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宠农女:买个相公生个娃(477)
于是,最近刘双喜迷上了手工娃娃,虽然针线活不咋样,但刘双喜的构思好啊,虽然缝得有些歪歪扭扭,但做出的无论是人物还是小动物都是Q版的,看着就憨态可掬,然后府里的丫鬟们也都跟着刘双喜学做手工娃娃,用的都是府里做衣服剩下的碎布头,刘双喜还准许她们做好了拿出去卖。
有时刘双喜还会画些虽然好看,但一看做工就知道难度大的,让针线活好的丫鬟们去琢磨,除了给乐乐和高高兴兴玩儿的,谁做出来谁可以送到外面卖,得了钱都归她们自己留着。
以至于,隔几日就会有轮休的丫鬟带着大家做的娃娃到外面弄个小摊子卖娃娃,在樊城又引起一阵娃娃热。
正文 第641章一条道跑到黑
当云珞再回到后院时,看到的就是刘双喜被一群丫鬟围在当中,向她讨教娃娃还可以做成什么样式的。
云珞在外面站了好一会儿,竟没一个发现王爷回来了,云珞咳了声,转身进屋,后知后觉的丫鬟们才反应过来,王爷回来了,这都给她们递动静了,是不是生气了呢?一个个都低着头退了下去。
刘双喜拿着手里的火红辣椒娃娃进了门,扔给云珞,“今儿还真不留饭?”
云珞挑着眉:“鱼都上钩了,你还挂饵吗?”
刘双喜就知道云珞早上请来那些大臣们吃饭,肯定是有目的的,可他这个样子真是欠揍得很,好像等着她来问,可她真问了,没准又会卖关子了。
刘双喜转身就走到三个儿子跟前,把手里的大辣椒递给乐乐,“乖,带弟弟们出去玩儿。”
乐乐答应一声把大辣椒塞到兴兴手里,细长的辣椒娃娃小孩子一只手也能抱着,于是,乐乐一手牵着一个弟弟出了门。
云珞就有不好的预感,只见刘双喜过去见房门一关,再回来时一脸的笑,“王爷,你到底有何事瞒着我?”
“没!”云珞下意识摇头。刘双喜‘哼’了声,“不说算了,以后也别说!”
云珞似乎就看到接下来水深火热的日子,挣扎到最后道:“同你说也没什么,你可别让人套出话了。”
刘双喜用力点头,点完头不高兴了,“这点脑子我还是有的。”
云珞上下看了她几眼,意思显然是表示怀疑,刘双喜握紧小拳头,云珞赶忙道:“最近章家不太平。”
刘双喜恍然,“你是在给章太后施加压力?让她觉着那些大臣都心向着你,等她觉得有威胁了,就会出手对付你?”
“聪明!”云珞赞许地看着刘双喜,刘双喜便得意道:“都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跟你在一起久了,我也狡猾狡猾的了。”
“狡猾?”云珞白了刘双喜一眼,“有这么说自己的吗?”
刘双喜嘻嘻一笑,“你没听出来?我夸的是你!”
“我真没听出来你这是夸人。”
刘双喜目光相当真诚,“真是夸你。”
云珞便勉为其难地信了,刘双喜琢磨了一会儿道:“不过我觉得这事儿不对啊,章太后又不蠢,我都看出来了,她就看不出来?”
云珞道:“她是能看出来,但她却不能不出手,毕竟她不会如你一般信任我,为防我出手,必定先下手为强。”
刘双喜叹,“跟你们这些脑子里弯弯绕绕多的人说话真累,就算她出手对付你了,你能达成什么目标?难不成你真像外人说的看上皇位,想要取而代之?”
云珞一脸恨铁不成钢,“刚说你聪明,原来你还是没看透啊?她出手对付我了,我不就有理由撩挑子不管了?我一心为了小皇帝,小皇帝的亲娘却不信任我,还不许我心灰意冷?”
刘双喜微张着嘴,半晌才吐出几个字,“幼稚!”
说完回到床边去整理碎布头,云珞也挨着她坐着,其实他看得出来,刘双喜心里还是高兴的,虽然这件事做得不太光明磊落,可真做成了,他们就可以离开樊城,过自己的小日子。
虽然云珞可以为杜乐生守住他夺来的江山,为了东楚百姓稳定住朝政,可做了那么多事,却一直被人说是狼子野心,王爷也有气,杜乐生若是死了,他还会为了一个义字忍受着。
可偏偏杜乐生活的好好的,而这个江山也并不是杜乐生真正想要的,为何他就要被困在这里?妻儿连府门都不敢出?
几日后,早朝,洪太师上了奏折,关于制糖工坊一事已经准备就绪,只等着雪白的糖被制造出来。
对此事,各国使节团反应不一,北陵使节团早两日已经离开樊城,并没有参与到白糖的争夺战中,显然他们也明白,有摄政王在,北陵很不占优势。
而且,北陵使节团来樊城这么久了,他们带来的盘资也花得差不多,没办法,门前就是一条美食街,每天吃都吃不腻,重要的是贵,带得再多银两也有花尽的时候,而东楚国还不负责使节团的日常吃用,再住下去回去的盘缠都要没了。
北陵二皇子恨云珞连脸面上的事情都不做,按说使节团来访,不说按最高规格招待,那也不能不供饭吧?
而他心里更恨的则是南岳使节团的万国舅,那人看着吊儿郎当不像好人,实则坏着呢,总是拿言语刺激二皇子,而一向生长在草原上的二皇子,论骑射不怕谁,但脑子……不单二皇子一人,北陵使节团脑子够用的人就那么几个,偏偏二皇子是不听劝的,一条路跑到黑拉都拉不住。
最后,出手太过大方的二皇子时常被万国舅言语激得请客,一来二去,带的银子就没多少了,只能先行回国,不然还能乞讨着回去吗?那真就要丢死人了。
而且,虽然不能从东楚的官方制糖工坊买到糖,他还有别的路子不是?
而南岳使节团则是一直初衷不改,就是要从洪太师那里买到白糖,为此,万国舅没事儿就跑去找洪太师套近乎,人是没正形,可一来二去倒是与洪太师混得熟了,南岳又与东楚不是直接的敌对国,洪太师便欣然同意每年供应大量的白糖给南岳。
万国舅为此尾巴都要翘上天了,比起那些自诩能体现本国威仪,处处都端着架子的使节团,能达到目的才是最重要的。
那些羡慕万国舅办成事,也想学着万国舅那样没脸没皮的使节,又怕丢了国体,这一犹豫,好处就擦肩而过了,于是又有不少人也寻起了别的路子。
摄政王府的书房内,洪太师与云珞隔着桌子坐着,云珞手里翻着一本洪太师带来的本子,上面记载了关于那些与他们产抢着收购甜高粱和甜菜之人的信息。
看完后,云珞手指在桌上敲了敲,“这件事到此为止,这些人也不必再去管,本王倒要看看他们能弄出什么来。”
正文 第642章真是看错他了
洪太师担忧地看着云珞,“北陵二皇子已与他们勾结,若真做出了糖,我们制糖工坊势必要受到影响。”
云珞冷笑两声,“制糖工坊建成了,不是还没出糖?就凭如今的那些技术,太师真认为就能做出雪一样白的糖?真是痴人说梦。”
洪太师便明了了,人家摄政王还留了一手呢,果然不能小看年轻人,摄政王看着是年轻,却鬼滑鬼滑的。
洪太师高高兴兴地走了,云珞却坐在那里半天没动。刘双喜推门进来时,见他像才回过神一样,问道:“又想什么想得出神?”
云珞摇头道:“你说这都过了好几日,怎么还没见动手呢?”
刘双喜就知道他说的是章太后,这人是多急着要脱身离开呢?
吃过午饭,康王府派人过来又送了一车海鲜,这些日子每顿都变着花样有海鲜吃,刘双喜看到海鲜都没什么感觉了,可康王府还吃得乐此不疲,刘双喜也很无奈,教了康王妃几个做海鲜的方法,康王妃便在府里自己做了。
刘双喜让人挑了几只大虾,挑去虾线,就在院子里和丫鬟们烤着吃了,刘双喜问起刘四喜,说是在屋子里读书,还说别人都做了官,就他还什么都不是,若是再没有任命下来,他就去青山学堂教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