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宠农女:买个相公生个娃(510)
富家公子当时与小青梅感情日深,对于平民妻要的和离他也没放在心上,刚好和离了就能迎娶小青梅。却怎么也没想到这一潇洒的放手,最终却成了他一生的悔恨。
和离后的平民妻,不但没有像弃妇一样自艾自怨,反而做起了生意,不但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还结实了一位志同道合的青年才俊,二人日久生情,最终结成伉俪。
反观富家子与小青梅成亲后,开始过了一段幸福时光,最后却因家中生意失败产生了裂痕。富家子每每想到平民妻在时几句话就能解了他的烦恼,就越是能感到她的好。
可当他终于有一天再见到平民妻时,却发现她早已不是原来那个任劳任怨的小女人,早在他不知道的时候成长为一代巨商,已经是他只能仰望的人了,而她身边的男人比他更是优秀了不知多少倍。
十王妃看完之后只觉得心潮澎湃,她也想成为那样的女人,可那样的女人在这个时代里会被视为异类,十王妃虽泼辣,敢满樊城地追十王爷,却没勇气做那样的女人。
但在十王妃眼里,若说谁是那样的女人,恐怕只有摄政王王妃了,无论外面有怎样的传闻,摄政王王妃都能全然无视,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十王妃望着刘双喜离去的方向,直到再也看不到了,才翻身上马,没再去望湖楼,而是带着下人回了十王府。
回到王府,十王妃让丫鬟备下纸墨,‘唰唰唰’写了一封和离书,吹干墨迹后,折好装到信封里,再用火漆封好口,交给丫鬟,“你去找人将这个给王爷送去,让他务必要看。”
丫鬟犹豫,“王妃,从前您给王爷写的信,他都是看也不看就撕掉了。”
十王妃笑得很淡然,“你让送信之人给王爷带句话,不论他看,或者不看,从此我都与他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丫鬟惊得微张着嘴,“王妃,您这是要与王爷和离了?”
十王妃轻轻点头,“这么多年了,再深的感情也要磨平了,又何必再折磨彼此?从今往后我将王府还给他,我也不占着这个位置,让人嘲讽可怜又嫉妒了。”
丫鬟还想劝,十王妃摆了摆手,“别说了,我心意已决,你只管找人把信送去就好。”
丫鬟哽咽地点头,“王妃,今后就是您不做王妃了,到哪里都带着奴婢,奴婢永远跟着您。”
十王妃伸手捏了捏她的脸,道了声:“好!”
感觉自己也不算太失败,没有男人的疼爱,至少还有个忠心的丫鬟,她还真不信,离了十王府她就不能好好地活着了。
刘双喜回到王府,时辰还早,只是今儿出去这一趟并不愉快,刘双喜觉得她真不是适合出去游玩的体质,每次出去都能遇到这样那样的事。
让人把寄琴送回房中歇着,又派了个丫鬟在旁边守着,却想不明白是否还要留寄琴在身边,那丫头爱惹是生非,她只是要她出府,她竟投湖相逼,本意刘双喜是不喜的,真留在身边,往后没事再来个以死相逼,让她多没面子?
万一别人也学她,自己这个王妃还不得跟三孙子似的?刘双喜决定,自己要拿出王妃的气魄来,说赶出去就是赶出去。
眼看要到午时了,刘双喜去厨房做午饭。云珞在书房里接见吏部的官员,刘双喜就多做了几个人的饭,让下人给送过去。
中午,婆媳俩带着孩子吃饭,吃着吃着,章太妃问刘双喜:“王妃一早就出门了?”
刘双喜就知道章太妃肯定是听到什么消息,想想她这两日出门都颇为不顺,就有些无精打采,“唉,是啊,别提了,出这趟门真是够晦气了。”
章太妃道:“要我说,王妃你就是性子太好,若是像昨日那样,遇到十王妃蛮横,直接砸了轿子,看谁还敢说个不字?”
刘双喜尴尬地看着章太妃,“太妃这都听说了?”
章太妃抿着嘴地笑,“我整日在府里无事,也就是和人说说樊城的这些趣事了。王妃啊,你大半年不出一次府,出一次就扬名了呢。”
正文 第685章造谣
刘双喜哭笑不得,“我这出的是啥名啊?别人还不定怎么说我跋扈呢,太妃就别取笑我了。”
章太妃摆手,“哪里,十王府那两个轿夫是出了名的不是东西,早就有人想要砸了他们的轿子,只是碍于十王妃的刁蛮,没人敢出这个头,王妃昨日所为可是大快人心,都说十王妃这是踢到了铁板,看她往后还敢不敢在樊城嚣张了。”
刘双喜想到那个看起来很纯真的十王妃,突然觉得她有那么点儿对不住她,果然这人啊都是爱见风使舵,昨日若是她被十王妃吓住了,没准今儿就要传出摄政王娶的王妃上不得台面,被十王妃气势压倒,果然乡下来的没见过世面,穿上龙袍都不像太子……
刘双喜觉得樊城的这些夫人啊,都是闲大发了,要想国泰民安,真得给她们找些事情做,忙起来就没时间嚼舌头根了。
可能让她们做什么?让她们合在一起做生意?云珞不想她沾樊城的生意,这个主意不成。
打麻将打牌倒是不错的主意,可万一一个个都沉迷赌博,上行下效,都无心做事,她是不是也罪过了?而且麻将桌上正是传播八卦的好场所啊。
刘双喜很纠结,章太妃夹了一块蒸鱼,放进嘴里,连连点头,“王妃这鱼蒸的真不错,下次多蒸两条吧。还有今日你投了湖的丫鬟叫什么琴那个,也别留着了,做错了事却想对主子以死相逼,这样的丫鬟我们王府可不敢用,找个人牙子来卖了就是。”
虽然刘双喜想的是直接把卖身契还给她放出府,但章太妃说的才是对的,便点头,“好!”
章太妃又夹一块鱼,抬头就见刘双喜皱皱个眉,“王妃想什么呢?想的眉头都拧成麻花了。”
刘双喜愁眉苦脸地道:“太妃,您说樊城那些贵夫人是不是整日没事做,都闲的就拿别人的八卦当下饭佐料了?”
章太妃鱼到了嘴边顿了下才放进嘴里,总觉得刘双喜这话是在说她。可相处这么久了,她也知道刘双喜是什么性子,此话多半是有口无心,随口那么一说,她也没必要误会。可身为其中一员,她真不好答刘双喜的问,总不能说自己真是闲的吧?
刘双喜说完也反应过来,怕章太妃误会赶忙解释,“太妃,我没说您。”
章太妃吃完了鱼,摆手道:“这么多年,我还不知道你的性子?你不解释,我真当你没说我。”
刘双喜扁了扁嘴,好吧,意思是说她解释了就是欲盖弥彰?
章太妃道:“别人闲不闲这还真不好说,再说咱们也管不着是吧,世上哪有不说别人是非的人?又哪有不被人说是非的人?看多了也就看淡了。”
刘双喜觉得章太妃说的在理,做为樊城曾经的笑话,章太妃真是看淡了,她还需要历练才行。
吃完了饭,刘双喜又去写话本子。前些时候话本子卖的好,那时樊城的贵夫人们聚到一处说的都是话本子上的故事,那她多写些励志的故事,给那些贵夫人找些事情做不就没时间再议人是非了?
前日听说冯太后在宫里正在排一出戏,内容就是她话本子改编的,刘双喜还真挺期待那场戏能排成什么样呢,弄不好她还能名留青史,成为一代剧作家呢。
故事写了一半儿,有丫鬟从外面跑进来,名叫唤琴,平日瞧着挺稳重的丫头,怎么就毛毛糙糙的?
刘双喜问:“何事惊惊慌慌的?”
唤琴道:“王妃,大事不好了,刚刚十王爷来了府里,侍候的小厮听到一件事儿,说是十王妃要和十王爷和离。”
刘双喜一惊,虽然她觉得若是换了她是十王妃,绝不会等这么多年,早些年就跟十王和离了。可她才刚想过这件事儿,十王妃就要和十王爷和离,是不是太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