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盛宠农女:买个相公生个娃(532)

作者: 蓝色 阅读记录

洪太师闻言大惊,“王爷,您这是算着要回北地?可小皇上亲政至少还有十多年,您不在樊城,朝中可就要大乱了。”

云珞摆手,“你能想到,本王又如何想不到?本王若是离开自然会安排好一切。还是说洪太师觉着本王不在京中,不能成为洪府的靠山,想要悔婚了?”

洪太师大呼冤枉,“王爷,别说你如今还在樊城,就是您不在了,有您的威名在,也无人敢动太师府,下官才不怕呢。”

云珞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好像在说:你记着今日说过的话才好。

洪太师只低着头表忠心,并没注意到云珞的笑容,只是觉得摄政王这么急着把刘四喜和洪安然的婚事办了,里面肯定有事儿。

但云珞不肯说,他也不敢再问,万一问多了,王爷再提他是不是不想把女儿嫁给刘四喜呢?反正都这样了,女儿不嫁刘四喜还能嫁谁?

云珞回到王府时,得知刘双喜去了洪府,说是给洪安然送添妆去了,云珞也没在意,去书房里处理手头上的折子,除了那几个像搅屎棍一样的大臣,如今樊城的这些官员也都认清现实,都一门心思跟着摄政王,也没人再想着为难摄政王,云珞每天要做的事情其实也不是很多。

只是刘双喜不在府里,让他很有些不习惯,也难怪古人最爱那些红袖添香什么的,有个美人在旁,看书或公务累了看上一眼,也真是赏心悦目。

当然,刘双喜就属于那种不说话时美人刚好,一说话就让人哭笑不得的,但谁让王爷就爱这口呢?

此时刘双喜在洪府里陪着洪安然说话,眼看就要出嫁了,洪安然多了几分待嫁女的娇羞,刘双喜看了觉得舒服多了,至少不像第一次见面时那个小辣椒,而刘四喜那性子还真得要个辣点的娘子才能管得住。

之前刘四喜给洪安然送的聘礼都是他自己置办的,刘双喜做为姐姐总不能没有些表示吧?

可来樊城路远,值钱的东西都没带多少,只能现买了,这几套首饰虽然不是太贵重,做为添妆也够了。而且样式最适合年轻的姑娘,洪安然看了就爱不释手,对刘双喜连连道谢,礼貌的让刘双喜都不好意思了。

洪夫人是打算留刘双喜在洪府吃午饭的,可一想到自家厨子的厨艺就犯愁了,万一把摄政王王妃吃不高兴了怎么办?

好在刘双喜说她是吃过午饭才来的,晚饭还要回去同太妃一起吃,洪夫人才算松了口气,吩咐人去给刘双喜上好茶,同时端上一碟做成梅花状的茶点,刘双喜尝了一口,味道还是不错的,也是花了心思的,得知是洪安然做的后,刘双喜还真对这姑娘刮目相看了。

可在得知洪安然自小就会做这一道点心后,刘双喜似乎已经预见到刘四喜将来上顿下顿吃这梅花糕的模样,那绝对是会吃吐的。

为了不委屈了刘四喜,刘双喜决定离开时把那两个厨娘给刘四喜留下,虽然她们在外面做生意做的有些乐不思蜀,可毕竟还是她府上的厨娘,怎么也要把主子侍候好了才行。

刘双喜又有意无意地说了一些关于厨艺上的见解,洪安然听的倒是很上心,还向刘双喜请教了不少,刘双喜道:“不如这样,回去我整理一本菜谱,过几日给你送来,到时你想做什么菜就按着菜谱上的做好了。”

洪安然很感兴趣的样子,刘双喜就不那么替刘四喜的肚子担心了。

洪太师回府,还没进门就嚷开了:“今儿真是过瘾,我与王爷并肩作战,把那些个龟孙儿骂得嘴都张不开了,真是过瘾,过瘾!”

进门看到刘双喜坐在上首,洪太师尴尬了下,也庆幸他没说摄政王的坏话,回头瞪了眼身后的丫鬟,摄政王王妃在她们竟不提醒他。

丫鬟也很无辜啊,太师一路狂奔着就进来了,她们倒想提醒了,可也得来得及才行。

刘双喜笑眯眯地看着洪太师就像看一个顽皮的孩子,让洪太师有些窘,他竟在摄政王王妃面前丢人了,一把年纪脸都丢姥姥家了,捂着脸就跑了出去,身手矫健的像个少年。

晚饭之前云珞派人来接刘双喜回府,洪夫人和洪安然抿着嘴偷笑,都觉得摄政王和王妃的感情真是好的让人羡慕,但愿刘四喜也能一直像现在这样疼媳妇,洪安然可就幸福了。

刘双喜完全不在意洪夫人和洪安然眼里的调侃,反正都知道摄政王疼媳妇,她应该得意才是,有什么好害羞的?

正文 第714章真要成了千古罪人了

刘双喜回到摄政王府,两个厨娘已经把饭做好,如今天冷了,大家对那条美食街的兴致也不比从前,虽然生意还是不错,与之前也比不了,她们的灌汤包卖的没有之前那么好,一般都晚出早收,只做半天,之后就回摄政王府乖乖地做她们的厨娘。

章太妃吃着两个厨娘做的菜,忍不住嘀咕,“比王妃做的差多了。”

刘双喜听了也没接话,这事儿谁搭茬谁累,她是爱做饭,可也不能事不做整天就奔一日三餐使劲吧?之前是城内不安生,云珞不敢让她随便出门,如今虽然还是不太安生,却比从前好多了,她也想趁回华阳城之前好好逛逛樊城。

只是郑三娘不肯来樊城,说这里是她的伤心地,只等着何时回华阳城时叫上她一声,刘双喜很担心,好好的三娘这都抑郁了吗?

吃完了饭,刘双喜问起洪太师说的并肩作战,云珞便将北陵使节来意说了一遍,刘双喜听后不解,“收购制糖工坊是好事儿啊,我们把价压得低低的,原料和作坊也都有了,这不是比我们自个儿建制糖工坊还赚?而且,明年制糖的量肯定还要加,反正也是要建,不如就把那些收购了。”

云珞摇头,“这你就不懂了吧,且不说我们就要回华阳了,就说姓贺的这时候提起那几间制糖工坊是何意?真当我不知那些制糖工坊就是他们与冯相弄出来的?若我答应收购,他们不得把价提得高高的?还不如就等着乐生回来再说,他是收购还是查抄就与我们无关了。”

刘双喜惊讶地微张着小嘴,“合着你还打算明抢?”

云珞摇头,“这怎么算是明抢?没治他们的罪就已经是法外开恩了。毕竟冯家几朝的宰相,我可是给他们留着情面,乐生可就未必会有我这般好说话了。”

刘双喜觉得在杜乐生心里,冯相府一直根深蒂固,早就成了他的心腹大患,若能借此机会铲除,杜乐生未必会手下留情,毕竟他虽说身子渐好,可也大不如从前,没准哪天就不行了,可得为他的儿子好好开路,冯相啊,这是自个儿找死。

连着几日,云珞上朝都不提给北陵白糖份额一事,北陵使节和贺大人等人都想再旧事重提,可一个是见不到云珞,一个是在金殿上刚提个头就会收到来自云珞的冷眼。

北陵使节在宫门外堵着下朝的贺大人,“贺大人,此事你可得尽力去办啊,若是办成了好处定不会少了您的。”

贺大人一脸为难,“这时候你和我说尽力去办?上次摄政王给机会时你怎么不肯?到这时候了,就是摄政王肯收购那几间制糖工坊,制出的糖也不知会给谁了。”

北陵使节后悔,可想到摄政王或许会狮子大开口,又觉着自己没错。

贺大人突然问道:“我就想不明白了,你非要来樊城买糖,这不是舍近求远吗?据我所知华阳城外就有大量白糖,你们为何不在那里买?”

北陵使节叹气:“贺大人有所不知,华阳城不是摄政王的封地吗?他们那里倒是每年出产不少白糖,可能卖给我们北陵的却不多,价还居高不下,多数都卖给别国。而且,若是得知别国商人把白糖倒卖给我们,往后就别想再买到白糖,也就是一些咸鱼什么的我们可以随便的买,除此之外一些酱料也都限量,让我国百姓甚有怨念,常此以往下去,怕是不利于两国友好。何况北地只是番王封地,比不得整个东楚,别说他们的地还要种别的粮食,就是都种上制糖的庄稼又能种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