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宠农女:买个相公生个娃(628)
夏芝受教,果然景素素的柔弱都是装出来的,这些她就想不到,人家却能讲得头头是道,她还要多和景素素学学才行。
生意一日日的都很好,可不到半个月的时间,码头这边就多了不少摊子,有卖粥的,有卖茶的,还有卖汤汤水水的,可选择的多了,花钱的人却还是那些,景素素和夏芝的生意就受到冲击。
夏芝气不过与人争论了两次,可她们两个弱女子哪里是那些地头蛇的对手?夏芝被人打了两巴掌,又被人把摊子给砸了,无论这边发生什么景素素都只在一旁抹眼泪,气的夏芝忍不住骂她:“你平常的能耐都哪儿去了?就知道哭。”
景素素也不说话,只是把被砸的摊子收拾收拾,还能用的放到前两天买的小推车装上,不能用的干脆就扔掉。
夏芝一路上都不服气地嘟囔着,景素素却一言不发,只是哭了一路,倒是让不少看到她们辛苦的人很是同情。
第二日早起,景素素带着夏芝推着小车哭哭啼啼地出门,在别人同情的目光下出了城,引来不少人的围观,有些看不过眼的纷纷指责那些欺负她们的人,两个弱女子容易吗?抢人生意还砸摊子,真给当地人脸上抹黑。
景素素和夏芝推着车子出了城后,就奔着下一个县城走去,一路上夏芝还抱怨景素素怂,人都欺负到头上了她还不反抗,难道那点儿本事都用在她的身上了?
景素素一个眼神瞪过去,夏芝便噤了声,景素素道:“你长些脑子成不?”
夏芝不知自己怎么就不长脑子了,直到三天后,她们重新开张的生意大好,从吃饭的人口中听说原来她们待过的那座县城里发生了一起命案,一个卖粥的和一个卖茶的不知怎么死在一块儿了,有人说他们因生意发生争执,最后互相寻仇双双致死;也有人说他们都看上一个姑娘,决斗而死;还有人说他们都看对方赚钱了,都想把对方的钱据为己有,争斗中同归于尽……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但归根结底就是他们互相杀了对方。
若不是知道那两个人就是当初抢她们生意,又打了她的人,夏芝也差点就信了。
想到景素素平日在自己面前表现出来的狠厉和离开时的平静,夏芝似乎猜到了什么真相,但她没有向景素素求证,那二人死不足惜,她竟还有些幸灾乐祸呢。
不过看景素素的目光就更多的是敬而远之,这样的女人太危险了,看起来娇滴滴的谁都能欺负,其实心里狠着呢。那么她当初在初夏和刘双喜面前表现出来的怯弱都是装的?唉,她竟看错人了,没准她当初为景素素做的那些事,景素素背地里还笑她傻呢。
自打出了之前的事儿后,景素素和夏芝在一个地方停留的时间就不会超过五天,赚到钱就继续赶路,一路越走银袋子越鼓,等推着车隐约可以看到华阳城的城门时,已经是二月中旬了,她们的茶水已经不卖了,熬粥用的肉也再次换回碎肉,钱赚的是昧心一些,但腰包迅速鼓起来也是不争的事实。
夏芝指着城门问:“小姐,那就是华阳城吗?我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来,从前在樊城的定北王府就总听人说华阳城气派,这么看确实比樊城高大。”
景素素不以为然地道:“华阳城的城墙必须比樊城的高大,再往外一些就是边城,边城一旦失守华阳城就是东楚的最后一道防线,城墙不高成吗?你别像没见过世面似的,惹人笑话!”
“哦!”夏芝应了一声,自打景素素变得不一样后,很有危机感的夏芝就表现的对她很恭敬,生怕惹恼了她下一个死的不明不白的就是自己。
正文 第838章想法真清奇
华阳城与景素素离开时并没什么不同,一两个月的时间还不足以让这个动荡了百年的老城发生太大的改变。
可对于离开了一年多的王爷和王妃来说,华阳城的变化却是翻天覆地的。
刘双喜这些日子很忙,她回到华阳城已经有半个多月了,一直还没太适应华阳城的变化,那些之前很爱打牌的夫人们好像都消失了一样,只在她回华阳城的头两日礼节性地来拜访一下,之后就都忙的不见人影,想要见谁她还得先派人去约下时间,不然就是去府上都未必找得到人。
虽然知道这些夫人最近都在忙着生意上的事情,但与樊城那些闲下来就会东家长、西家短的夫人们比起来,华阳城的这些夫人们都给人一种欣欣向荣之感。
虽然让闲了那么久的刘双喜有种格格不入之感,却还是很欣慰自家的城里没有那种闲的只剩下搬弄是非的女人了。
定北王与定北王王妃回来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这一年多王爷王妃不在城里,大家已经适应了在百里杨的管理下的一切,就怕王爷王妃回来后再有什么改变,一个个除了拼命地想把生意做好,也纷纷和百里杨来打听会不会因王爷和王妃回来城里有什么变化。
百里杨可真是磨破了嘴皮子,见人就说一切照旧,在他看来云珞那叫一个懒,让他带兵打仗还行,若不是逼不得已,他才不会去管城中的事务建设一类的。
可不管他怎么说,别人都还是不信,甚至就是王爷都说往后庶务还归百里杨管,他只管军务,还有很多人都不信。
云珞无奈,带着刘双喜和孩子们就去了城外温泉庄子,整日除了泡温泉就是研究美食,日子过得那叫滋润。
孩子们也一天天大了,云珞没能从樊城带回几个有名望的先生,倒也没什么好失望的,甚至在他看来,樊城的那些教书先生都太死板,哪能教得出有担当的未来定北王?他当初若是老老实实同那些先生学,没准都得让人教废了,这还要感谢他性格中的不羁。
当然,他的儿子也就不能教给人一板一眼地教,所以他让人去打听了,最后还是请了几个才学还可以,主要是人品好的先生先给启蒙着。
孩子们早起跟着云珞习习武,上午同先生学一个时辰字,下午再让人给读读书,一天的日子也就过去了。
初夏见三个孩子学的挺有意思,把彦儿也给送了过来一同学,四个孩子中乐乐最大,学的也最快,学会了还能教没学会的弟弟,刘双喜瞧着很欣慰,之前她一直觉得乐乐过于活泼,怕教不好了走歪,如今瞧着倒有兄长的样子。
或许正如云珞说的,乐乐这孩子最像他,长大了就有担当了吧。
而章太妃自打知道刘双喜没真怀孕后就很失望,也不知是真难受还是假难受,反正一天到晚也不怎么露面,直到回了华阳城请吕百草给看过了,说是没什么大碍刘双喜和云珞才放心,不然刘双喜还真怕是因为她没怀上把章太妃给气着了,虽然这件事不怪她,可传出去别人就未必这么说了。
至于说那个诊错脉的军医,刘双喜和云珞都没放心上,虽然做了几十年的军医,从没看过妇科,诊错了也难免,而且他的那些药让吕百草看了也没问题,这人应该就是没问题,只是单纯地诊错脉了。
虽然为此空欢喜一场,但云珞一直相信他和刘双喜都还很年轻,孩子还会有,女儿也还会有,也不急于一时。
说实话,刘双喜生乐乐时他没在身边,之前只是遗憾,但在生高高兴兴时他在,虽说刘双喜坚强地没像传闻中生孩子的女人那样喊疼,但一想到那种痛,云珞就不免心疼,都有三个儿子了,就算没有女儿,他也不那么想让刘双喜生了。
刘双喜更是无所谓,有女儿凑成好字当然好,没有女儿有三个贴心的儿子也好,真说起来最失望的也就是章太妃了。
可夫妻俩带着孩子去温泉庄子了,只和她知会了一声,显然是不想带她,她也没脸跟着去,只能留在王府里生闷气,若是从前一定会想法子折腾钱。可在樊城这一年多,她深刻体会到赚钱不易,虽然鱼鱼轩一年来赚的银子出乎她预料的多,章太妃看着厚厚的账本,愣是没舍得出去挥霍,只是带着许陈氏上街走走,走了一天也才花了不到二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