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之蛊墓杂记(113)+番外
而且那几件东西一直藏身边,夜长梦多,我和焚香炉这时候都已下海,底子不干净,惹不起官司。
我很想快点把东西脱手,因而一鼓作气,好生招待了那位大小姐,并耐着性子把店里的商品一一介绍个遍。讲到口干舌燥,大小姐终于发话了:“听说你这里有别人不敢要的东西,我想看看。”
我一听,心里顿时春暖花开,心想这个月有肉吃了,忙领着大小姐进后屋,让焚香炉把那几件血器拿出来晒一晒。
大小姐果然识货。
不但识货,且识人。
这种大买家,以往见过的土夫子也不少,不是干这活的,却也算半个行家。
焚香炉本来就浑身阴气很重,肤色苍白,面容消瘦,黑眼圈深深压在眼睑周围,经常看起来是一副萎靡不振半死不活的状态,别人以为他身骨孱弱,常年疾病缠身,懂的人却能看出他那是经常出入地下所致,目光里藏着一股子阴冷的清光。
长沙的老前辈第一眼见了我们,只以为我是搞文艺的,却马上看出焚香炉乃斗中高人。他过去常出入墓穴,阴气呼吸得多了,人难免变成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这点大小姐也马上看出来了。
所以她当时并不满足于那几件血器,我开了价,她立马拍板,一毛钱也没还价,我就知道她另有二心。
我怕焚香炉骨头痒,特地晚上在床上说:“今天出了那几件货,后面几个月店里营生都没问题了,我们日子可以过得安稳些。”
焚香炉是聪明人,一听就明白我要说什么。
果然过了几天,大小姐又来店里,这次带了份拓本过来,也是几年前向人买来的。
不用我说明,大家肯定也猜到,拓本上暗藏了一座大墓,大小姐认为那必然是王孙侯爵的墓。我挑明了说,我们只做生意,不接这种活,大小姐不依不饶,最后竟大方地把拓本留下来给我们,说研究研究再定夺。
晚上,我收拾完店铺回房,见焚香炉在灯下专心翻阅那份拓本,我不悦,坐床边喝了口水,说:“这么久没干活,骨头痒了吧?到底你还是不习惯风平浪静的日子,是不是?”
焚香炉搁下拓本,搂着我翻身上床:“干你的时候,你也觉得风平浪静?”
每当这时候,他声音干练,不温不火,沉下的尾音里透出一丝老辣,明明语气里听不出一点笑意,却能让我胸膛里烧起一把火,身体不由自主在他怀里打颤。
那方面的本事他也练得跟倒斗一样炉火纯青,办事时不留余力,却又轻重有度。很快,我们衣衫湿透,他轻轻撩开我衣服,慢条斯理往下留着印痕,最后我被他弄得毫无脾气,闭着眼说:“行了行了,你想下斗活动活动筋骨,我还能拦着你么。但是我要看着店铺,不然过了这几个月,又有一顿没一顿的。”
焚香炉不做声,卷着我往床头一靠。他侧着身,半扶着脑袋,从我头顶看下来。他这个角度,光一打,眼里面五光十色,明暗不清,看似半眯着眼慵懒困倦,其实眼神直往我身上扫。
他这人经常干完重点部分,就一脸淡定地躺着帮我揉弄,搞得我心慌意乱,智商直接变成负值。
而他又很了解,这时候跟我谈事,最容易攻克。
他一边温柔抚弄,一边声音极其沙哑地说:“陪你经营店铺是正事,倒斗是业余爱好,可去可不去。”
他装得又老实又忠厚,手里的活儿却不停下,一上一下撸动,节奏极为舒适,慢慢的又冷不丁想往后面探,看起来跟逗猫似地。我早没了脾气,只好服服帖帖道:“得了吧你,看出来你对拓本感兴趣,还装?什么墓呢?”
焚香炉道:“凶墓,葬灵。”
凶墓葬灵兽,一般指的是有法力无边的四大灵兽坐镇,那墓中必然葬了极其凶恶之人。
我道:“太危险,别去。”
焚香炉嗯了一声,很是顺着我的意。
但过了会,他又说:“不过,此墓所处风水有变,恐怕已到了尸变的时候,要死很多人。”
我没好气道:“是了是了,搁着不管要害人,所以你不得不去看看,是吧?去就去吧,注意安全,别让我孤家寡人就好。”
“你不跟我?”他咬着我耳朵说,话里的意思是他很想我跟着他一起去。
我说:“不跟,我要看店。”
次日,焚香炉果然去了,我无精打采窝店里点货清帐。焚香炉生意做不来,结算账目却是一把好手,以往月结都是他做的,账本都是他理的,这方面不得不说他比我仔细千万倍,店里几个月的盈亏,他心里自有一本明账。
我是个粗线条,碰上跟数字打交道的,算来算去也算不清楚,焦头烂额之下,便有些心烦气躁,埋怨焚香炉把我一个丢店里。
谁都希望自己被心爱的人摆在第一位,最好时时刻刻都是优先级,我一个大老爷们这方面也不例外,一个人的时候寂寞难耐,当然就免不了心里吃味了。
何况焚香炉去了好几天,回来时就跟在腐尸堆里泡过似地,一身烂衣服又丑又脏。
我心情不好,便跟他黑着脸说:“啧,终于知道回来啦,凶墓里边好玩吗?”
本想发脾气,却不料焚香炉就那么一身恶臭地扑过来,我捏着鼻子想躲,他却紧紧抱住我:“我想你,想死你了。”
他这声音里一颤,我一下子就心软了。
他再颤着声说:“拖油瓶,外面再怎么好看也是一样,只有你这里是我的家。”
他淡淡一句却有真情,我还能发什么脾气?
有人说,看尽千山万水,终也会回到那人在等着你的地方。
只有那个人,是你的归宿。
烟雨喧嚣,不过也只是一场戏,看个热闹便罢。
只有那人的眼中,便是你的一世繁华。
焚香炉之于我,我之于焚香炉,都是唯一想一起慢慢老去的人。
人生即便如此平淡,却已知足。
那天焚香炉就对我说了这么些话,酸到我牙痛,却深刻到我心田。实在怪不得我执迷不悟。
第76章 岔口
我们上山不久,爬过一段坡道。
这段坡道我在录像中见过,当年大雁他们也是经由此处去到那座墓穴。
张睿刚说,这里应该离目的地不远了,独门独派忽然脚底抹油似地飞奔起来。老头子如此兴冲冲,我们一干人大惊,急忙赶上去。
坡道上赫然出现了一片石林。
约五六米高的天然石柱一根根拔地而起,错落有致,就像是有人精心将它们堆在这,布成一个迷宫。
石林的外围分布比较稀疏,越往中心地带走,石柱越密集,且分布也越来越凌乱无序。
刚开始我还没注意看,当白大褂忽然指着一根石柱惊呼说上面刻着画,我们才发现,原以为那一道道石柱上的残痕,其实是已风化的浮雕,年代久远,如今已分辨不出它的原貌。
但独门独派显然是早知道的,说:“此处石林原是做祭祀之用,称‘王母台’。注意看石柱上的浮雕,那本是一只只‘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