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盗墓之蛊墓杂记(73)+番外

作者: 红狸 阅读记录

第50章 刀与沉默寡言的年轻人

平野丘陵,古道悠长。

小昭带的路大致方向向西,湖北东西多丘陵,荒郊野外只有那么一条路,小昭走在前面与我们相距超过三十米,我能看到他的身影一会出现一会又隐没在矮丘背后,在他的前头,路一直望不到尽头。

天色渐渐暗下来,他也没有要休息的意思。

焚香炉走在我不远的前面,步距脚程不曾有过变化。我少许有点脚酸,而我身后的沈二已经在连连哀嚎了。

我回头看看他已然是副弯腰驼背的衰样,只好对前面两人喊:“喂——,我们停下来休息一会吧,走了大半天了!”

小昭与我隔岸对吼似的,也大声回答我:“这里不能休息,前面不远有驿站,到那里才能休息!”

我拍拍沈二,沈二咬咬牙。因为是他自己嚷着要跟来的,现在也只有忍气吞声,不敢抱怨。

说驿站,其实是户农家,不过像是经常招待路过的游客,打起招呼来颇为熟络。

小昭与驿站老板一家像是认识的,见了面老板就知道要张罗铺桌摆椅子。我们坐下吃干粮,老板娘笑盈盈端来茶水,小昭对我们说:“这里茶水是免费的,不过要给服务费二十块,桌椅租借费二十块,另外加收二十块保密费,你们不希望行踪被说出去吧?”

老板娘冲我笑笑,我咬牙切齿掏出一张一百。

小昭又说:“每过一小时要收五块钱人工费。”

“人工费?”

“走了一天了,想不想有人帮你捶捶背?”

我摇摇头,沈二急道:“你不需要,我需要!不就五块钱嘛!”他又大方地摸出一张一百。

老板娘眼珠打转,小昭又说:“哦,对了。接下来的路还很长,我们需要租几头驴子,一头五十块,押金三百,你们看租几头吧。”

他淡定地喝水,老子我很不淡定地瞪了眼沈二,谁要他摆阔,这不被人趁火打劫了!

沈二主张舒适,我主张节约开支。小昭弃权,最后在焚香炉决定性的一票下,我们只租了两头驴子。

在农家过了一晚,天亮后我们继续赶路。

小昭的那匹驴子跑得贼顺溜,我这边由于号称自己没骑过马更没坐过驴子的娇贵少爷像个树袋熊似地死死抱住我,我憋屈,驴子似乎也特别憋屈,脚下跑起来总不给力。

两个大爷们骑着驴子还跑得像个熊样,被人看见了着实丢面子。

为了引开大家注意力,我道:“刚才老板娘听了我们要去的地方,脸色怎么那么难看,那地方真那么邪门?”

再邪门其实我也坦荡荡,因为有镇邪法宝焚香炉在。

小昭说:“我跟你们说过,路上要经过墓葬道吧?据说那里本来是一座大型陵墓的神道,不过现在叫坟道。”

“就是坟场喽?”

“哪有坟场那种规模,你们能看到的不过就是一个个土堆,没有墓碑的。不过有些被野狗刨过,极有可能会看到露在外面的白骨就是了。”

“白、白骨?!”我身后的沈二得瑟了一下。

小昭看沈二吓得脸色都白了,乐呵呵说:“都是几百年前死的人,你们要是不信那些迷信,没什么好怕的。只不过乡里有传说,活人经过那里会被吸走阳气,女人和小孩会被直接带往阴间,这种说法无非就是让人不要靠近那里。”

沈二吓得牙齿打架,贴着我的耳朵边悄悄说:“我觉得坟道没什么,但是这小子有点可疑,我们不能跟他商量商量,绕路走嘛!”

我看穿沈二是避重就轻,不过小昭的话也有让我好奇的地方。

“也就是说,那里几百年前有个村子?”

“是啊。”小昭道,“不过村子里的人一夜之间全死光了,然后,有个年轻人把那些人都埋了,但是因为数量太多,一下子哪儿弄得到那么多石头做墓碑啊,所以就只有坟,没有碑了喽!”

沈二抱紧我,嘴里直嘀咕小鬼头阴阳怪气。

我挤开他,问小昭:“村里的人怎么会一夜间全死了?”

小昭道:“哦,那是有个传说的。”

小昭讲的故事有点长,等听完这个故事,我们也已经看见那条坟道了。

由于这个故事是关键线索,所以我这里精简地叙述一下。

故事是这样的。

古时候往往一个村就一个姓,这个村子里的人都姓沈,所以村子就叫沈家村。

村子里由于没有大夫,凡是生了病,都要走好几公里路去另一个村找大夫,很不方便。村里也经常有人一生病就只能等死。

有一天,村里来了个要饭的乞丐,乞丐对村长说,只要赏他一个肉馒头,日后一定会报答他们。

穷乡僻野,馒头是有,肉馒头却是奢侈品。

但是那个村长是个好心人,他看这个乞丐实在太可怜了,就召集全村人,每人家里供出一点肉糜和面粉,做了一个肉馒头。

乞丐很高兴地吃了,吃完又说,请求村长让他留宿一晚。

虽然村民都反对,不过村长还是答应了乞丐的请求。

哪知,乞丐一住,住了半个月。

忽然有一天,村长生了一种怪病,村民特地把邻村的大夫请过来,都治不好村长。而这个时候,乞丐却说,他能治村长的病。

怎么治的不是重点,重点是乞丐治好了村长的病,在沈家村的待遇就完全不同了,村民都把他奉为神医,恳求他能一直留在村子里。

乞丐说,为了报答村长的恩惠,所以他愿意留下,直到他不得不离开的那一天。

后来不知过了多久,村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位神医乞丐的身边总是跟着一个相貌英俊的年轻人。

那个年轻人总是背着一根长长的棍子,用布包裹得很严实。他沉默寡言,从来不和村里的人说话,而且什么事也不做,不言不笑,整日就坐在村口石头上发呆,从日出到日落。

大家觉得,这个少年就像幽灵一样,忽然就出现了,也许某天又会忽然不声不响地消失,旁人还未必会察觉。

有人终于忍不住问神医乞丐,神医乞丐笑着说:“他是我到隔壁村看病时路上捡来的,看他孤苦伶仃,我便收养他做徒弟。小徒儿失忆了,记不起自己是谁,也怕与生人讲话,慢慢的日子久了,会好一点罢。”

此后,这个年轻人到是不太在村口发呆了,有时候神医乞丐会差他上山采药,有时候又会打一箩筐河鱼回来给村里人丰富晚餐。

只不过,他还是不会说话,也不笑,村民就当他是个哑巴。

二十年过去了,村长开始察觉事情有些不对头。

哪有人二十年都是一个模样,没有一点变化的?

大家眼看神医乞丐脸上有了风霜雨露的细小皱纹,俨然比当初沧桑了许多,可是他身边的小徒弟却仍然跟当年一模一样。

哪怕年轻人当年只有十几岁,现在也该有三十多岁了。从少年到壮年,应该有个明显的成长期,可是这么些年下来,时间仿佛在这个年轻人身上是停止的,他没有变老,也没有长高或长胖,他的容貌仿佛永远被凝固成那个样子,俊朗白净,永远不会改变。

上一篇: 这个乱七八糟的世界 下一篇: 豆腐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