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僧录司(2)+番外

作者: 磐南枝 阅读记录

谁靠近了,谁就离罪恶不远。

下半夜。

北坊本来一潭死水的官场,因为裴大人的到来,霎时如滚水炸开了锅。

其中,最积极张罗迎接的,要数暂任僧录司副主事林斯致。

僧录司是皇帝在利运塔倒塌后临时设立的机构,一主僧人疑案,二主佛塔重建,事务繁多,经费吃紧。副主事一职由工部推诿到礼部,又被礼部移交太常寺,最后偶然落到林斯致这个资历颇浅的太常寺卿头上。

太常寺卿主国家祭祀,常常出入利运塔。林斯致虽是科举一甲出身,又对佛塔熟悉,但他年轻且出身寒门,想一举调动北坊司法、工程二力来辅佐僧录司,难如登天。

谁知,正主事一职,在如踢皮球一般被朝廷各部商量了几月之后,竟直接由皇帝下了令,派给镇北侯的公子。

此旨一出,朝堂哗然。镇北侯裴氏功勋何等荣耀。裴李共天下,是早些年的老人言了,如今裴家虽然势头渐弱,但根基依旧非凡深厚。

据说这个裴松还未弱冠,体虚多病,常年据宅不出。虽恐无才,然而身世显赫,想必人脉广泛,暗助颇多。

林斯致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救星赴任的那一天。

然而,他见裴松的第一面,就出了大洋相。

那一晚,林斯致派好仆妇小厮恭候,将锦褥熏笼齐备。自己沐浴焚香,穿着官服,准备一肚子敬谦的见面语,站在僧录司门口,彬彬有礼为裴公子掀开马车的帘。

不料,帘子一开,他首先看到的是一个浓妆艳抹的女人。

其次,是车厢里一股浓浓的酒气直朝他鼻子扑来,差点叫人熏了个趔趄。

身着华服的公子闭着眼,软绵绵靠在俗艳婢女的身上,想必就是裴松。林斯致顾不得礼节,仔仔细细眄了几眼。

好么,不是说病弱公子,据宅不出?

原来是个上任头晚还要聃溺酒色的废物。

林斯致见状,只好吩咐下人将裴公子扶出车厢来。裴松身材倒确实瘦弱,整个人笼在大氅里晃晃荡荡如一张纸。林斯致出于礼节,伸手虚扶一扶,不料,哗地一声——

裴松吐了。

热气腾腾,杂粮粥一般泼在林斯致崭新的官服上。

众人一时大乱,寻来帕子脸盆,什么能接的器物都拿来接着,可裴公子还是一路吐到厢房门口。临进门前,婢女朝林斯致嫣然一笑:“林大人辛苦,我家公子酒后闹腾,烦请大人送来些锦绳,束在被上,好叫公子今夜安睡一晚。”

林斯致忙不迭地答应。此时只怕有人叫他找个铁兽笼关住裴松他也肯照做。正吩咐手下人去拿麻绳,忽然见那方才还醉卧榻上的公子,忽然有些清醒,红涨了脸,睁着一双眼直直地盯着他瞧,同时嘴里说些什么。

四周来来往往忙碌仆从,又下了大雪。林斯致听不清,只看见裴松在做口型。下人们端来热水毛巾请他去更衣洗手。他身上污秽,索性转身,走了几步路,浑身一凛,反应过来那嘴型。

来来回回,只有两个字。

——“救命。”

林斯致赶忙回头,却见裴松那间卧房,已经将门,牢牢关住了。

满地苍茫大雪,院中人来人往,独那扇木房门紧闭,如同昏睡巨兽一只鸦涩的眼。林斯致站在雪中一会,终究摇了摇头。

定是自己看错了裴松的口型,他心想。

第2章 挖眼金佛

(二)击鼓

“醒啦?”

裴松卧房内,婢女一边对着铜镜卸妆,一边问躺在榻上的华服公子。公子双手都被麻绳缚住,但是肉眼可见束得很松。

“嗯。”他冷笑。

“这里当真是回明窟?”他问。

“对,”婢女点点头。洗去铅华,才叫人发现这其实是个极清秀的女孩子,她两三步就走到榻前,拍拍男人的手,“夫人叫我来照顾你,说要寸步不离保护。”

“是保护,还是监控?”男人道,“你放心,红姑。我这点三脚猫功夫,还逃不出你的手掌心。”

“真不逃跑?”被叫做红姑的婢女笑问。

“不跑,”男人摇头,“我又渴又饿,没力气。”

“好吧。”红姑说,“我没系死结,你用解绳术自己就能脱出来了。”

男人听罢,翻转手腕,果然三下两下就解开绳子。他索性走到桌前给自己倒了杯热茶,润了润喉,刚喝进口却吐掉——嘴里全是呕吐物的味儿。

“水在哪里?我要洗澡漱口。”他冷冰冰问。

红姑娇笑,指了指屏风后:“那后边有一个大澡盆。”

“哎,不过里面水快凉了,我找人给你换一盆去。”红姑还没来得及拦,只见男人已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地宽衣解带,扑通往水里坐去。

衣服全脱到地上,才叫人看清:雪白皮肤,蜂腰削肩——哪里是男人,分明是一具凹凸有致的妙龄女体。只见这女子将自己整个人没入水中,唯独留鼻子通气。不知多少时间过去,一言不发。

“阿月,我知道你心里不爽快。”红姑叹口气,“但是,松哥儿的身体你知道,这窟里常年阴寒,如果他真来,只怕活不过一月。”

被唤作阿月的人,正是裴松的胞姐,裴训月。

几个时辰前,她喝的酒中被人下了蒙汗药,在睡梦中由家人换上男装,塞进富丽堂皇的马车,一路从南坊的镇北侯府直奔到北坊来赴任。

红姑是侯府家生侍卫,顶级功夫,由裴夫人钦点来照护裴训月。

这个女扮男装替弟赴任的办法,其实是钻了圣旨的空子。外人皆知镇北侯裴振安唯一的儿子便是那病弱裴松。可回明窟是什么地方,天气常年阴寒不说,更是三教九流汇聚,素有京城小江湖之名。把多病的裴松往里送,岂不是跟送死无异?

然而,圣旨上只写要“镇北侯之子”,并没说是女子还是男子。偏偏这裴松有个大他两岁的胞姐裴训月,好动爱顽,体格康健胜过其弟百倍。因此,裴府上下,商议再三,决定秘密将裴训月代替裴松送入窟中。

抵抗圣旨也是一刀,假意遵命也是一刀。反正没人记得清闭门不出的裴松长什么样。佛塔一旦重建完成,说不定裴家还能将功抵过。

唯一委屈的,是这位胞姐阿月。

裴训月和裴松一母同胞,血浓于水。其实圣旨一出,她就有代弟赴任之心。只是没想到,家里人要用酒里下药这种方式偷偷送她进来。

说白了,不信她、不重视她罢了。

红姑和裴训月从小一起长大。她知道裴训月正心烦,因此并不多言,任其在澡盆子里泡着。谁知道过了半炷香,听见屏风那头起了轻轻的鼾声。

红姑愣怔,又禁不住苦笑。

老夫人说得对——这个阿月,就是个从古至今第一没心没肺的混不吝性子。

那一晚,二人就此歇下。窗外大雪纷飞,阴亮如昼。远处隐隐约约传来幽怨之声,像人哭又像猫儿发情。想必就是回明窟里由来已久的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