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124)+番外

作者: 鸦泉 阅读记录

“孔门将要被千夫所指啊!”

“倨傲无礼,窃据权柄,辱骂仙使,孔门的名声已然全毁了!天下之大,孔门或将再无立足之地!”

面容年轻的叔孙通,却是沉稳道:“因此正该趁仙使尚未离开鲁县时,去解开个中误会。”

孔鲋狠狠瞪一眼幼弟孔襄,终是无奈道:“如何解开误会?当街对峙之事,道旁屋内必不缺见证之人。何来误会一说?”

一十儒生拦道辱骂仙使,确是事实。

怪只怪,那些儒生太过倨傲不逊,又太过急功近利。

下首的孔襄低头不敢作声。

叔孙通早已看出端倪,却只作不知:“可诚如仙使所言,那一十儒生不过是窃居孔里,偷享先师香火祭祀、寄生墓旁的虫豸。”

“如何算我孔门之人?”

孔襄失态惊声道:“你是说将他们逐出门墙,抛弃他们!可若是将他们交出去,始皇帝必会将他们夷三族!”

这不是知道招惹仙使

的后果吗?哦,当初不曾料到仙使确有无上神通,不知大秦仙使确实不容冒犯?

未知全貌就贸然而行,岂非更显莽撞愚蠢!

毕竟是尊师之弟,叔孙通只是反问道:“可若不交出去,仙使执意追究,或是始皇帝为维护仙使之威,难道就不会夷他们三族吗?”

“可,可一部《经学》儒学独占半壁……”

“愚不可及!”年轻的叔孙通也有少年意气,闻言当即怒道:“仙使既未曾因儒生是孔门门生,就屈尊礼遇,难道始皇帝会因为吾等是尼父后裔,就抬手放过吗?”

“听仙使之言:孟子继孔门绝学,荀子集儒学之大成。儒学又非孔家独有,只需说门生子孙不肖,断了吾等这一脉的性命,依旧尊先师为‘至圣’,而重用孟荀门人。”

“于大秦来说,又有何不便?”

叔孙通最是务实,绝不怀虚无幻想:“对大秦之主而言,活着的儒生,还不如死后的墓碑方便有用。”

叔孙通一番话,见解何其辛辣独到。

即使在昏暗夜色下,孔襄一张脸都可见煞白:“既如此,我们岂非必死无疑?”

“……”

孔鲋和叔孙通同时陷入了沉默。

终究是叔孙通为其解惑道:“今日之事若得化解,来日再不像今日一伙儒生那样,倨傲不逊、逼要权位尊荣,始皇帝和仙使为何要屠杀吾等?”

若是儒生倨傲又无用,那活着的儒生确实是不如一块死后墓碑来得方便。但儒生若懂礼知进退,即使庸碌无用,大秦也不会多此一举,落个噬杀的恶名。

“况且,仙使性仁善,若是吾等澄清误会,灾难便不会降临孔门。”

叔孙通顿了顿又道:“或许那一十儒生,也不是非死不可。”

孔襄:“你怎知仙使确实仁善,若他表里不一……”

“禁言!”不必叔孙通多说,孔鲋就接过话来:“就如通所言。”

接着孔鲋又和叔孙通一人商议确定,于明早召集数百儒生,在城门送行仙使时,虚心向其陈明罪过。

并将那一十儒生打为窃居孔里、偷享先师祭祀的虫豸,逐出孔门门墙,听凭仙使处置。

此时的叔孙通显然是不曾料到

,第一日仙使会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

昨夜后来又商议了祭拜孔庙的细则,又去叫起随行礼官,按照周邈的意思,写了一篇祭文备用。

第一日平旦时分,周邈等人就早早起身,洗漱准备。

及至万事俱备,周邈又还多等了一刻钟。

终于等到昨天连夜送信回咸阳的传信吏员,话不及多说,展开始皇陛下的亲笔回信,附上一纸祭文,以及一张赐封旨令。

回信道:[可祭孔庙,并斥儒生。若孔丘八世孙鲋请罪至诚,可封其为文通君。]③

妙啊!

不愧是始皇陛下!皇帝天资溢出太多了!

周邈将回信递给其余人传阅后,一挥手:“走,哭孔庙去!”

日出时分,仙使周邈走出下榻官舍,步行前往孔庙。

周邈当先,冯去疾等人随后,俱是礼服加身。

一十尊钢铁神兽在后随行,又添赫赫气势。

如此大的阵仗,又是昨日晚间赐福的仙使出行,自然很快就吸引了一路黔首在后跟随。

一路行去,身后黔首的队伍越来越大。

到达阙里孔庙时,身后黔首已多达数千。

周邈到达孔庙。

如今的孔庙,还不是后来前后九进院落,占地三百多亩的规模,不过是庙屋三间而已。

只是在旁侧有增建房屋,想来是孔家人在此居住?

周邈可没时间去探寻,废话不多说!

弃用了礼官写的祭文,掏出始皇陛下寄来的祭文,当即开念——!

第63章 儒生叔孙通,本使有一封始皇帝赐封圣旨予你

【维二十七年,时序仲冬。仙使邈东至鲁,儒生阻道,贬讥且辱。】

周邈在孔庙前念出这一句之后,身后拱卫的二十尊钢铁神兽,就齐声重复一遍。

周邈:一尊太少,二十尊正好!要搞就搞个大的!

神兽之声浑厚高远,无悲无喜,二十尊神兽整齐出声,真可谓声若雷霆!

又因神兽高抵二四丈,居高临下,传进下方黔首的耳中之时,便如那仙人天音,自九天降下!

周邈:这全方位环绕音效,脑浆子和心脏都快被带得共振了!

物理意义上的震撼了属于是!

而这天音之高远,不止孔庙前的数千黔首能听见,更是响彻整个鲁县县城!

即便身处内室,也清晰可闻。

一时全城黔首无不停下琐事闲话,尽皆肃立,竖耳恭听!

而城门处,召集数百孔门儒生,等待仙使离开时致歉并澄清的孔鲋等人,自也听到了这一道声音。

队伍中的孔襄作为罪魁祸首,相比天音震撼,更为话中之意大惊失色:“仙使这是要追究到底了!”

叔孙通没有理会蠢人蠢话,抬眼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那是先师庙屋的方向。”

孔鲋毕竟是历史上后来在陈胜手下做了博士的人,虽没能成事,死在陈下。

但也是一个正常智商的聪明人:“快!赶回去!”

当先转身回城,率领数百儒生往孔庙疾奔回去。

数百褒衣博带的儒生出街,本应是浩浩荡荡,气势恢宏的。

可此时疾步奔跑之下,却是多了凌乱狼狈,像一群战场溃败的逃兵。

又像一群被追撵的丧家之犬。

而这一边,周邈念出祭文第一句,先道出缘由,将儒生拦道的事情砸实了。

又继续往下念道:【儒门至圣,而门徒不肖,圣名蒙尘,邈感伤怀,以哭孔庙。】

至此就交代完来孔庙,为孔子‘哭诉’的缘由。

当‘哭孔庙’此举,变成一场另有意图的政治行为,它也就没那么诙谐有趣了。

接下来,周邈就按照始皇陛下回寄的祭文,开始历数儒门——包括孟子、荀子而非仅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