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166)+番外

作者: 鸦泉 阅读记录

日中出发,隅中到达峄山中峰峰顶。

队伍到达后,众人就地暂歇,或饮水、或添衣,或坐看山中之景。

叔孙通则带着奉常官吏及百家众博士,开始清扫布置场地。

周邈自然是第一时间就凑到始皇陛下身侧。

一起居高临下,观览峄山风景。

他前世没来峄山旅游过,如今看在眼里,就是一座云雾缭绕的怪石堆垒的石头山。

看得无聊了,周邈收回目光,视线停留在峰顶的一块壁立巨石上。

说实话,他看上这块石头了!

“陛下,今天会刻石颂大秦功业吗?”周邈转

头,问目视脚下云雾的始皇陛下。

“何意?”

周邈指着伸出去的狭窄山脊上的壁立巨石,“虽然我不知道历史上的秦始皇峄山刻石,立在哪里,但陛下难道不觉得,那块巨石很适合刻记大秦的功德大业吗?”

“简直就像是为了篆刻陛下雄伟功业而生的一块大好石头啊!”

安静侍立身后的隗状、李斯、蒙毅、萧何等众:……有道理。

嬴政:“……叔孙通草拟祭文,李斯誊抄,祭祀既毕,便会令人镌刻石上。”

“那块大石,确实适合。”

李斯:陛下原先不是说,刻石于峄山书门?

哦,仙使觉得山顶这块巨石适合刻记功业,那没事了。

“有说‘登峄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登临峄山峰顶,刻石记功,那睥睨天下的气势瞬间就立起来了!”

“今日在峄山峰顶刻石,明日便在泰山顶立碑!”

周邈目视脚下云雾,只觉胸臆间中二之魂熊熊燃烧,衣袖一展,油然而生一股睥睨苍生的气概来!

嬴政:“……确有此感。”

李斯:……啧,他就多余听。

敲定刻石位置,周邈又畅想道:“峄山刻石,始皇陛下的首块刻石,我高低得同框…入画留念!”

合照是不行了,但作画可以啊!

李斯大概意会了周邈的意思,并毫不留情打破他的幻想:“稍后祭祀既毕,即刻就要下山去,刻石的祭文,届时将会令匠人临摹镌刻,非是一时半刻就能刻完……”

“也就是说我不能第一时间看到峄山刻石的样子了!”周邈犹如遭受晴天霹雳,面目痛苦!

李斯无情道:“对。”

“啊!”若非怕震到始皇陛下耳膜,周邈无论如何也要对着山下高喊一声,以作发泄!

“那不是说之后的泰山、梁父山、罘山、琅邪山等刻石,我都不能当场见到?”

周邈一缓过来,发现事情还有更惨的!

周邈的痛心,叫李斯都不忍回答了,但坚持道:“若非有事停驾滞留,多半是看不见的。”

“……”周邈顿感出巡前的期待,瞬间减半!

“人生啊,

无常啊……”

一副受到打击太大,魂魄离体的凄惨模样。

然后李斯就被众人针对了,不止他的同僚,还有他效忠的陛下。

“……”

他李斯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

……

及至日中时分,叔孙通做好一应祭祀准备,前来请嬴政与仙使及众人时,仙使周邈都还像霜打的茄子一样,蔫蔫的。

但正事不能耽搁,识大体的周邈打起精神来。

主持祭祀的太祝叔孙通,站在以石垒砌的祭坛旁侧,按照祭祀礼仪,一项一项引领着嬴政、周邈及众臣开始祭拜。

此时的祭拜还未有后来那样多的繁文缛节,尤其是叔孙通拟定祭祀之仪时,还逞给嬴政看过,而后删改得更加简洁易行。

正如他自己先前所言:祭之以诚,礼便尽矣。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

叔孙通开始唱诵祭文,或者说,是歌功颂德的功德铭文。

云雾缭绕脚下,山风呼啸吹顶。

肃穆气氛之下,清晰雄浑的唱诵,响彻峰顶山间。

【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

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②

……

【廿有六年,仙使临秦,功德显明。】

周邈猛地一震,捕捉到关键字眼!

#妈妈!你儿子出息了!记功石刻上竟然有你儿子一笔!#

周邈正激动时,发现接下来还是他的戏份!

【完缮咸阳,始治驰道,普惠黔首。】

#妈妈!两句!峄山石刻上你儿子有两句二十四字的篇幅!#

不能第一时间亲眼见到石刻?那算什么!

在刻石铭文中占两句篇幅的殊荣面前,那都不是事儿!!

【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箸经纪。】

叔孙通最后一句落下,周邈兴奋还是未消。

最终,在祭祀礼成时,嬴政又下旨道:“在此峰顶立祠,常年为祭。”

立祠与刻石这事一样,也是事后再着人修建。

今日眼下是见不着了的。

但周邈却并不失望!

反而整个人在清凉的秋日山风吹拂下,颊旁尚且带着一抹红晕。

显然是激动兴奋发于内,热熏于外。

也就是高兴得很了!

李斯:不是很理解你们仙使这种生物,情绪就跟山地天气一般多变。

嬴政倒是有所猜测,也正是这猜测,让他一时无言。

最终更又道:“若想看祭文石刻,可在邹县停留一日,再令匠人连夜镌刻……”

“不用不用!”周邈几乎摇出花手,坚决拒绝:“陛下千万别因为我做出什么烽火戏诸侯的事来!”

“万一发生——匠人日夜刻石累倒吐血,喷在石刻铭文之上,峄山石刻是匠人血泪染成!诸如此类的黑料,那我就万死难辞其咎了!”

“而且出巡行程更为重要,非必要不能耽搁!”

周邈说的很有道理,但是:烽火戏诸侯,不是这么用的。

再但是,仙使的意愿,陛下若依允,那还是很重要的,足以耽误出巡行程而不被埋怨。

可是难得的,不就是仙使即便到了今日,也赤忱谦逊如旧,未曾养出骄矜嚣张的性情吗?

大秦君臣之间,皆不禁柔和了神情。

而周邈也顾自兴奋着:出息了出息了出息了!

虽然知道此处时空的后世史书中,或许会有他周邈一笔,但在他生时就已经从石刻中得知一言半语,这种感觉是难以言表的!

[自豪骄傲.jpg]

嬴政:“祭祀既毕,下山。”

……

既已祭祀完邹县峄山,下一站便当是泰山和梁父山。

然而,薛郡邹县为儒家亚圣孟子故里,隔壁鲁县又为儒家至圣孔子故里。

因此在此之前,出巡队伍离开邹县后,又在鲁县暂作停留。

在当初二十儒生拦道仙使一事之后,薛郡及鲁县的郡县两衙虽未被问罪,却也被诏令申斥。

此次始皇帝銮驾践临,郡县两衙无不扫街相候,远迎至城外驰道旁。

“拜迎始皇帝陛下!恭迎仙使!”

说着真就当场拜倒在地,恭谨非常。

周邈:……若是我,恐怕都不好意思拿出之前抄录的不合格役夫数据,一招清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