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258)+番外
周邈:……这真是黑历史了。
周邈还遇见了仍旧率领精骑的章邯,在长城沿线草原上游走,驱赶防范匈奴劫掠长城役夫。
更有蒙恬辖下大军,疏密有致地驻守在长城沿线要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东胡一战光鲜战绩之外,还有蒙恬和章邯御守匈奴,至今已有零星近十个南方匈奴部落,选择归附大秦。
合计近万人,在归附大秦后
整体南迁,在河西走廊东北方——后世巴丹吉林沙漠一带的广阔草原上游牧。
届时长城合拢,南迁的匈奴部落牧民,不必几年,就也是大秦人了。
举行第四场大典到代郡,周邈也见到了驻守此地的李左车。
此时的李左车已经接到咸阳增赐食邑的旨令。
他与章邯一样,虽无列侯之名,但已有列侯之实。
始皇帝陛下如此不吝封赐,李左车心情一如当初的张良,复杂唏嘘。
不过也有不同,李左车没有怀念的故国,一腔忠诚直接尽数付予大秦!
相见寒暄之间,周邈与李左车沟通消息:
“……遵陛下旨令,抚恤堂已经扩张增员,多出了十来个官吏。这样就能够更细致地负责此次阵亡将士的抚恤一事了。”
“只等东胡赔偿的牛羊一到,就会如数分发给阵亡将士的亲眷。”
周邈脚踏旧地,想着就在这片土地上,新近才埋葬了两万大秦将士。不免心绪难言。
“这个消息可以扩散开去,也能让军中同袍共同监督,以杜绝侵吞截留之事。”
李左车郑重应下:“事涉生死,理当令全军知悉。”
事涉阵亡抚恤,自当全军知悉。
一则是为了共同监督。
今日帮助阵亡同袍亲眷如数领取抚恤,来日他们阵亡,再有抚恤恩赏,也好有同袍行今日之事。帮人就是帮己。
二则,鼓舞士气。有这抚恤先例在,来日有战,将士们也能悍不畏死。
……
第二轮大典结束。
周邈重新回归咸阳。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
又到了动物jiao……又到了播种的季节!
今年将全面推广仙麦、仙豆、仙秫高产粮——仙稻已经推广完毕。
从籍田令到治粟内史左丞的萧何,下发耕种令到郡县后,又学习御史大夫冯劫,挑选治粟内史衙门的官吏,召集农家弟子,组成‘农业专家团’。
乘车骑马走驰道,自咸阳出武关南下。
根据农时先后,由南向北,亲自巡视、稽查和指导各郡县的仙粮种植之事。
周邈(袖口竖大拇
指.jpg):萧丞相果然勤政负责!
周邈心生敬佩。
周邈选择躺平。
正所谓是: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
春困真是太烦人了!
犯春困的仙使,这一犯就是整个春天。
春天过去,进入孟夏四月。
他又开始夏打盹。
一个盹儿,就又是三个月。
日子进入秋天。
“秋天啊,秋乏的季节……”
结束孟秋七月赐福大典的周邈,回到咸阳休息两日。
乏劲儿涌上来。
“知道你秋乏,但先别乏。”
在公务之余,整年都还在修新律的李斯,暂时打断了秋乏的周邈。
并将人请到章台宫。
知情者老熟人们,朝议散后,已经等候着了。
“下个月,也就是仲秋八月初的最后一轮大典,且刚一结束,就要沿驰道前往诸郡,将对应的积攒的工餐口粮卸下。”
“然后九月上旬,万里长城的任务,也就结束了。”
周邈感叹:“是啊,时间过得真快啊!”
“一转眼,一年就又要过去了。”
大秦君臣:。
只有你这么觉得。
他们公务饱和,每一天都很充实。
不至于度日如年,但一年也是一年的长度。
“……”李斯已经学会忽略,选择直入主题:“今日主要有两件事。”
“首先是新秦律已经初步修订完毕。还请仙使看一看,是否有所不妥之处。”
“若是有,也好赶在正式雕版印刷之前,提出来商议修改。”
“嚯!”
李斯把新秦律初稿双手递给周邈,他接过时,被压得双臂一沉,险些砸在脚上。
这厚度!
这重量!
“我的个始皇陛下啊!这可不是三两天就看得完的啊!”
嬴政:……
蒙毅:知道类似是‘我的个老天爷啊’。但这个口头禅什么时候有的?
第133章 新秦律:民律、刑律、行政律三篇
“看不完根本看不完!”
周邈捧着新秦律手稿,心理和物理双重意义上都感觉到了沉重压力。
李斯原本已经学会忽略周邈跳脱言行,但修为到底不及陛下深厚。
闻言,为周邈实诚又夸张的言语,一时无言。
李斯幽幽解释:“倒也不必需要仙使,将律令逐条逐句地审阅过。”
周邈一身钝感豁达(迟钝脸厚)的优点,此时只是爽朗道:“那倒也是!我以前又不是法学专业,真叫我逐条逐句去看,也看不出多大名堂来。”
更别说分析新秦律的得失了,别把人带沟里去才好。
毕竟社会国情大不相同,后世的法律条文并不具备太大的参考性。
他能做的,高情商说法是:高屋建瓴地指点两句。
低情商说法是:纸上谈兵地泛泛而谈。
而且归根到底,泛泛而谈的指点两句,也早在去年李斯开始组织修订秦律时,就已经指点过了。
李斯:“商君以李悝《法经》为蓝本,改法为律,以为‘盗律、贼律、囚律、捕律、具律’。
其后在兼并六国之时,又吸收六国法令为己用,修订增删,终成旧秦律。”
虽在天下一统之年——始皇帝元年时,仙使降秦,对大秦造成巨大震撼。
但之后在基建之余,原本应当施行的政策律令及诸多举措,也都没有耽搁施行。
基建固然是近几年最大的一桩政事,然大秦其他领域也没有因此而停滞,全围着基建打转。
旧秦律仍旧施行天下,只是有所变化——在断案时更宽松些许,又常赦免刑徒。
始皇帝东巡归咸阳后,大赦天下,就是动静最大的一次。
既然不是叫周邈逐条逐句地阅读,李斯便大致介绍了一下新秦律。
“决议修订秦律之后,臣向仙使请教时,仙使言:两千多年间,公认(旧)秦律有两大短处。”
“一是旧秦律确实严密,但条目过于繁杂烦琐。军国大事理当限制,但下至黔首生活,亦有层层限制,立规入微太过。”
睡虎地秦简中的《法律问答》篇,有记载:或采人桑叶,臧(赃)不盈
一钱,可(何)论?赀(徭)三旬。
盗采旁人不足一千的桑叶,就要罚徭役三十天。
周邈:这种采人桑叶,搂人一把草的小事,就不必写到秦律中了吧?
“二是刑律严苛,刑罚残酷,肉刑损伤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