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如浊道:“我们全部都去,再和杜献女士一起,即刻就前往对岸,看《富春山居图》合璧。”
古钱币们缓缓落地,和另外三个国宝低声嘀咕了一会儿,而后,他们稍微放松了警惕,语气缓和了很多:“你说话能算话吗?”
宋如浊郑重地说:“这么大的事,自然不是我说了能算的,但在来的路上,我们已经开过了视频会议,特调组总部已经帮我们协调好了,我们可以直接带上杜献女士去对岸,那边的博物馆会全力配合。”
古钱币和国宝们又一阵嘀嘀咕咕,最终,康熙通宝顶着一张奶呼呼的脸,老声老气地问:“后生仔,你叫什么名字?”
“宋如浊。”
天启通宝倒吸一口凉气,急忙把康熙通宝拉回来,小声说:“他就是姜季说的佛祖转世!他一个人就能把我们都干趴下!”
众钱币变了脸色,一个个都后背冒汗,冷静了好半天,才重新开始嘀嘀咕咕。
“明明可以打我们,但还是和我们好好讲道理,我觉得他还是很有诚意的……”
“他是佛祖转世的话,估计说话是真的好使的。”
“我看他长得好看……不是说话真诚,我觉得他没必要骗我们。”
商量了半天,还是康熙通宝出来做代表,说:“好吧,我们同意你们的方案,那什么时候可以出发?”
听到这话,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松了一大口气,有了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不用打了,不用担心损坏国宝了!
太好了!
宋如浊上前一步,道:“马上就出发,我们这里的人分两路,我和你们一起先去对岸博物馆先对接,另外一路人去接杜献女士,开直升机,特批航线,速度很快的。”
古钱币们同意了,带着仨国宝往前,跟在宋如浊的身后。
姜季眼睛都不眨地看着它们,生怕这仨有什么损伤。
佩奇实在是忍无可忍,一尾巴掀开姜季,骂骂咧咧道:“真的一秒都忍不了你,要不是看在红山玉龙的份儿上,我早吃了你了!”
佩奇感觉自己没骂太难听,可姜季都听傻了。
佩奇瞪他一眼,游到了张黑狗的身边。
没一会儿,直升机准备到位,众人商量了一下,宋如浊和姜季互送古钱币和国宝渡海峡,张黑狗和佩奇去杜献女士老家接她。
*
一个小时后,《富春山居图》两卷,圆满合璧。
对岸的博物院工作人员也很配合,让宋如浊、姜季、五枚古钱币和仨国宝进入了库房,见到了《无用师卷》。
在他们刚刚进入库房的时候,《无用师卷》上的图已经飞了起来,直奔他们而来。
片刻后,整个库房都萦绕起了绝美的山水画,汧沔鼓兴奋地蹦跳,金佛塔也激动地挥舞着手臂。
即使没有嘴,不会说话,它们之间那浓烈的感情还是感染到了宋如浊。
五枚小钱币终于是忍不住了,一个个都笑着哭了出来。
于是,宋如浊他们都没有没有说话,把空间留给了这些久别重逢的老友。
又过了一个小时,张黑狗和佩奇也来了。
二人眉头紧皱,神情十分沉重,宋如浊心里“咯噔”一下,连忙问:“杜献女士呢?”
张黑狗道:“她来了,但她的情况很不好,可能……”
张黑狗没能说完,只是用眼神示意了一下佩奇。
佩奇张开嘴,一阵黑烟飞快从它的嘴里飞了出来,而后,那黑烟又快速快速幻化成形。
那一架病床。
病床上,瘦骨嶙峋的老人闭着眼睛,浑身都是仪器和导管,已只剩下最后一丝微弱的气息。
第59章
刚才还兴奋着的国宝们瞬间都围了过来,悲伤的情绪瞬间弥漫开来。
古钱币们难受地看着病床上的杜献女士,哽咽了许久,他们才轻轻开口,低声喊着:“阿献。”
张黑狗轻声说:“医生说,杜女士的器官几乎已经全部衰竭,但她就是硬撑着……靠着强大的意志力吊着一口气。现在,她每一秒都在煎熬,非常痛苦。”
整个库房陷入了沉默。
金佛塔突然发出一阵刺目的金色光芒,佛塔屋脊上金龙仰头晃动起口中的风铃,风铃声响,光芒更盛。
在这光芒里,《富春山居图》那巍峨的山峦便漂浮在了杜献女士的身侧,滔滔水声响起,长河滚滚流淌,飞鸟掠空而过。
在这绝美的山水中和动听的水声中,杜献缓缓睁开了双眼。
那双眼,清明、澄澈、天真。
一如当年。
九岁的杜献,在一阵鸟鸣声中,睁开了双眼。
她没有赖床,而是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和母亲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这是国宝南迁的第七个年头,万余箱文物在西南某个小县城的一所古庙暂且安顿了下来,这里远离战火,国宝护送人员也在此处暂时得到了休憩,于是便有人给还在京城的家眷送了信去,让他们来此处团聚。
年幼的杜献也跟着母亲穿越战火,来到这个小县城,终于再次见到运送文物多年的爷爷和父亲。
这时候的杜献,其实并不懂什么叫做文物,什么叫做国宝。她只知道保护这些大箱子里的东西,是爷爷和父母的工作。她只是想陪着家人在一起,于是,她就成为了大人们工作时最好的小助手。
南方潮热、多蛇虫鼠蚁,保护文物的难度不小。
所以每天早晨起床,杜献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和母亲一起进入库房检查文物,撒石灰杀虫,填补鼠洞,检查墙壁和屋顶是否有破损。
日头好的时候,杜献会跟着爷爷一起将那些容易受潮的文物一样样小心拿出来晒晒。下雨的时候,爷爷会爬上屋顶修补瓦片,杜献就乖乖在屋檐下为爷爷扶着爬梯。
父亲每日工作完成,便会在青灯古佛下做文物研究,杜献就守在一边,认真看着父亲满脸严肃地写下那些晦涩的论文和报告。
最开始,杜献什么都不懂。
后来,她懂了《富春山居图》的精妙,看懂了那画中的天水茫茫,懂了金佛塔每一尊金龙首的巧夺天工,懂了陈仓石鼓蕴含的珍贵历史意义。
她从时间的缝隙里窥到前人绝妙的智慧和才情,她自然而然爱上了文物研究。
于是,她开始喜欢去旧货市场找一些老物件。
但守护国宝的生活本来就十分窘困,更何况她只是一个小女孩儿,她的零花钱省吃俭用下来,也只够她买下些价格实惠的小钱币。
不过这也能让她开心很久。
后来,收集古钱币,成了她这一生的爱好和习惯。
杜献十二岁那年,这个安静的小县城发生了一场大火灾事故,国宝险些毁于一旦。
当时,不仅仅是守护国宝的工作人员和官兵们在抢救国宝,当地群众也为了守护国宝也做出了巨大牺牲,甚至不惜拆除自家房舍,为国宝库房留出一条防火带。
那时候小小的杜献也跟着家人加入了这一场灭火行动之中,在手上留下了一大块永久的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