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一封书信,一封想念妻儿想要跟妻儿团聚的书信。”
“那皇帝认定大将军要造反,要举兵回城与妻儿团聚,而信里大将军对妻儿的思念之情也全成了大将军对皇帝的不满和怨恨的表现,欲加之罪啊。”
“这……荒唐啊,这话本……”孙岐山张口结舌,这不仅荒唐夸张,简直就是胡编乱造,可孙岐山想到自己的处境终究说不出口了,面色也变得黑沉起来。
“爷爷,你有没有想过,要是章鸿天那封书信落到皇帝手里会如何?章鸿天可是皇帝最痛恨的逆贼啊,皇帝本就忌惮西南忌惮爷爷,如此皇帝若是认定那便是爷爷与章鸿天为同党的证据,到时候爷爷该如何解释?”
皇帝若是发了疯不讲理,老侯爷就算有天大的冤屈也无从辩解,而即便皇帝讲理,那样一封书信在也足够他将老侯爷定个死罪了,况且皇帝还多疑,那封书信是在老侯爷投效朝廷之后才有的,老侯爷在投效朝廷之后却与最大的逆贼首领私下见面,且关系匪浅,他还将书信保留至今,如此那书信的内容都显得不重要了。
孙子柏想到原剧情,萧亦焱就是凭着这封信得到皇帝的信赖,皇帝太想除掉孙岐山了,而那封信就是最好的证据,萧亦焱还借此顺利拿下四十万大军,可见这封信的重要。
孙岐山一听也有些慌了,“应该不至于吧,那信我上次带回了苏城,就放在家里。”
“万一有心之人有心要到侯府去找证据,偷偷潜入爷爷书房呢?”
“我放到了密室,一般人找不到。”
“密室?爷爷你竟然在家里安密室?快告诉我密室在哪里,等我回到侯府第一时间就毁了它。”
孙子柏面露急切,眼底还隐隐有些兴奋,若非老侯爷再三确定这货确实就是他的嫡亲孙子,此时此刻他真要怀疑这小子是什么奸细,或者就是他口中所说的“有心之人”了。
这难道不是在套他的话吗?不仅问出了那封要命的信,还把密室也套了出来。
孙子柏见老侯爷目光狐疑,干脆起身,“爷爷是否要再确认一遍我屁股上的胎记?”
“罢了。”
孙岐山扶额,这是他孙子没错的,况且孙子柏身为平南侯世子,侯府之事理应在他的掌控之中,于是便将密室的具体位置和打开方法都告诉了孙子柏,那封信,现在想来确实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得亏孙子提醒的及时。
而孙子柏心里也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现在只要确认那封信没有被偷走,此事就算是解决了。
不过孙子柏也并没有太担心,一是小四的人生轨迹已经被改变,孙子柏料想原著里毫无存在感的小四也是在后期才偶然发现那个密室的,再加上如今的秦默更是完全走上了不一样的道路,他跟孙子越已经没有任何交集,所以不出意外,那封信不可能被外人知道。
如此,孙子柏此行的目的就解决了一个。
老侯爷心生感慨,许多事往往是事后想起来才止不住地后怕,森*晚*整*理就比如当年与章鸿天会面之事,他也算是九死一生了,若非章鸿天忽然毒发身亡,如今哪里还有他孙岐山什么事。
再想到他这些年只顾着西南完全置侯府于不顾,都不知道老妻带着那一大家子是如何挺过来的,她本就不喜欢高门贵妇那一套,却生生因为自己而把一生都禁锢在了那里,如此还得与他两地相隔,独自撑起整个侯府。
孙岐山思维直率,他终究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些,却不知京城忌惮的又何止是他孙岐山,他的妻儿老小也同样在别人的算计之下,孙岐山最恨的还是那匡义军余孽,竟是让他们如此算计了侯府,甚至险些要了他孙儿的命。
孙子柏虽然没有细说,但孙岐山一生都在跟刀剑打交道,他如何能不知道那一箭的危险,也正是因为知道他才后怕。
得亏那位白发高手相护啊。
想到这里孙岐山的眼睛又熠熠发光的看向孙子柏,“那究竟是什么样的高手,你小子是如何识得的,又为何知道他在西南?”
这下换孙子柏诧异了,原来老侯爷竟然不知道宁一剑的。
这就离谱了,他一直不理解老侯爷究竟是怎么救了宁大神的,主要是宁大神已经强大如斯,按理没有人能伤了他,就算伤了,宁大神看起来也不像是需要人救的样子。
孙子柏随即把自己的疑惑问出口,却不想孙岐山的答案大出所料,简直到了……离谱的地步。
怪人,真就是你强你有理,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呗。
三个月以前,孙岐山带领五百余人的亲卫队前往李石达大将军的驻地巡查,结果在回来的路上遇到了连日暴雨,一座必经之路上的陡山发生了山体滑坡,所幸他们当时距离坍塌的地方还有几十米远,倒是没有人员伤亡,但坍塌之处刚好有一人一马从那里经过。
他们远远的就见那白发飘飞的男子忽然在路面塌陷的一瞬间拔地而起,轻功出神入化看呆了众人,但是他的马就没那么幸运了,那匹马连着脚下的路面以及陡坡一整个的滑下了山崖。
那山崖又抖又深,别说阴雨本就湿滑,就是平日掉下去那也是没有活路的,可谁想到那马儿摔下去之后刚好被几棵随坡而下的树木卡在了峭壁上。
马儿嘶鸣着像是在求救,然而任那男子轻功卓绝,却也无法将那么大一匹马从峭壁上救上来。
老侯爷一生以马为伴,士兵们对马儿更是有着独特的感情,孙岐山见状便让手下众人用绳子,合力将那匹马拉了上来 。
说来神奇,那马儿似是通人性一般,被救上来之后还向孙岐山屈膝以示感谢呢。
孙岐山因此对那马儿印象深刻,却不想它的主人,也就是那个轻功了得的白发男子,忽然对孙岐山表示,孙岐山对他有救命之恩,来日若是需要,他可以满足孙岐山一个要求。
据孙岐山回忆,此人非常奇怪,首先那一头白发就很奇怪,再是他背上那一把骇人的长剑,但更奇怪的还是他这行事作为,孙岐山因此对他印象格外深刻,所以在收到孙子柏的信时,他几乎立马就想起了这个人。
所幸那人并未离开西南,很快就被孙岐山寻到了,孙岐山虽然不解孙子柏为什么要找这么个人保护他,但即便没有见识过此人的武功,也能轻易看出此人是何等高手,在他提出要求后,这人果然答应保护孙子柏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