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下当半仙的日子(204)
“是赵大哥的金龙。”潘垚说着话,也忍不住笑了。
“哈哈,太好了!”
潘垚和潘燕妮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里看到好吃的。
……
一轮斜阳挂天畔,暮色渐起。
潘垚回到芭蕉村,和于大仙说起龙舟,还道,“今天天公作美,就早上下了一会儿雨,比赛时候,一整天都是晴天呢。”
前两天时候,潘垚就听老仙儿唠叨了,说什么端阳日雨,鬼旺人灾。
这……划龙舟时候没有下雨,应该就能算是无雨吧。
于大仙瞧出了潘垚的小心思,摇了摇头,也不搭理,他拎过小灶上的茶壶,泡了杯菊花茶推过去。
“尝尝。”
三五朵菊花泡了水,在水中舒展开花瓣,茶汤清亮,潘垚吹了吹气,才喝一口,便感觉到一股日华。
“嗯?”
见潘垚瞪大眼睛,于大仙颇为自得。
“和平时的茶汤不一样吧,这是正阳水,一年一次,得端午的正午时分从井里打出来的才算。”
“这个时间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的时刻。”
于大仙如数家珍,“这东西好着呢,辟邪除瘴,净身明目,保家安康。”
“这是好东西,师父,你有多打点吧。”得了个否定回答,潘垚瞪眼,“你就打了一桶?”
她有些懊恼,“也不早说,早知道我就不去看龙舟,留在家里打这正阳水了,说不定还能多打点。”
手诀一掐,井水成水龙,要是顾菟在,还能叫顾菟这井灵帮忙,保准一个水井里的都是正阳水。
“贪心!”于大仙一敲潘垚脑袋。
“说起顾菟,这蟾蜍精它还没有回来吗?”于大仙有些意外的问潘垚。
“没呢。”潘垚也苦恼。
顾菟留下的东西已经卖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那些东西零碎,摆成摊子也不好看。
人就是这样,瞧着满满当当的才爱挑,零碎几样,顾客都不爱上门,觉得这样的卖家不够正式,不够排面!
潘垚索性就收了摊子,已经好几日没有和阿大一起去平乐坊的长南街了。
“它这次去好些天了吧。”
“一个多月。”潘垚点头。
这不算不知道,顾菟是清明节左右出门的,现在都端午节了,它这次游大海去香江,着实去了好些日子。
一时间,师徒两都有些担心。
“小大仙,于大仙,端午安康。”门口传来赵来景的声音。
只见他还穿着今日划龙舟的队服,海蓝色的海魂衫。
为了好往头上的疤痕上药,赵来景将大背头理成杨梅头,短短的发贴着头皮,虽然没有了当初那风流潇洒哥的模样,不过,一咧嘴,还是精神帅气的小伙子。
“端午安康。”潘垚探头瞅了下,就见外头搁着箩筐和扁担,她忍不住一笑,这是又来分喜气啦!
这一次,赵来景更大方,分的是礼饼。
“我们得龙王,也有小大仙你的一份功劳!”
于大仙拿眼睛瞅潘垚,“哦,这话怎么说?”
潘垚瞧明白了于大仙眼里的意味,这是问她做了啥?可不敢为了一口吃的,失了公平公正。
“谢谢你呀。”潘垚接过赵来景递来的礼饼。
为了表达自己的谢意,赵来景一送就送了八块,八有发的意味。
他嘴里还在唠叨,“小大仙给剪的那两张小公鸡,我们有贴在船上,肯定是这样,这才特别神勇,一举夺了龙王。”
“好了,先不说了,我得给大家送礼饼,给大家沾沾喜气。”
在A市,有这样一句话,礼饼方有礼,其他不为礼。
这东西贵重着呢,定亲结婚,逢年过节,大喜的日子,富裕的家里才能分亲戚这一块礼饼。
饼皮又厚又脆,上头都是芝麻,里头是花生芝麻核桃,和着葱花肥膘肉和冬瓜条,咬下一口,甜中带一股咸香。
礼饼又圆又大,八个分量不轻,潘垚只给于大仙留了一个。
“太甜了,吃了坏牙,我给你收着。”
见于大仙还在瞪自己,显然还怀疑是自己为了一口吃的,真给赵来景开了小门。
“我是那样的人嘛!”潘垚不满。
……
第77于大仙拿小刀切了一小块……
于大仙拿小刀切了一小块的礼饼, 尝了一口。
这一吃,他便赞不绝口了。
“唔,小赵同志定的这礼饼味道真不错, 花生和干果的香味很浓,肥膘肉冬瓜条肥而不腻,饼皮也酥脆。”
“这味道正宗!配今日这正阳水泡的茶水, 那是正正好!”
“回头问问他哪家定的, 搬家那天,我也定一些分给乡亲。”
于大仙吃得香,咬一小口礼饼,嚼了嚼,配了茶水,接着又去咬。
只见他眼睛微微眯起,一副享受模样。
要是有那听曲儿的,说不得还能跟着打拍子呢。
“真的吗?我不相信,除非让我也尝尝看。”
潘垚探出手。
下一刻, 还微微闭眼的老仙儿就像长了第三只眼一样,伸出手就要朝潘垚探出的手背拍去。
潘垚机灵,“嗖”的一下,那探出小手手便收了回去。
“嘿嘿,老仙儿你打不着!”
瞧着小丫头背着手, 朝自己笑弯了杏眼,于大仙都哭笑不得了。
他直叹养小娃娃不容易,轻了重了都不是。
“没大么小, 喊什么老仙儿,叫师父!”
“好啦,就不逗师父你啦。”
潘垚趁着于大仙一时不备, 动作利索,像家里夺食的大白鹅一样,一下就叨了块礼饼在手中。
张嘴一咬,饼皮着实油酥,外头是芝麻香,内里是花生和核桃等干果的香气,这些一下就充斥了整个口腔。
咬了好大一口,潘垚的眼泪都要下来了。
齁甜齁甜!
她从来不知道,甜到一定程度时,这甜津津的滋味也能是炸弹,砰的一下,就在嘴里炸开了。
“老仙儿你骗人!”潘垚控诉,“一点儿也不好吃!”
“哈哈!”于大仙难得畅快一笑。
他指着潘垚,好半晌才止住笑,连连摇头,“你呀你,小姑娘这么馋可不行,回头得被人骗走喽!”
于大仙示意潘垚看自己。
“这东西甜,得小口小口吃,急不得,吃的时候再配一点茶水,那滋味才好。”
小小一块礼饼,一壶清茶,在小院子里摆一张竹摇椅,不用三两小友,只自己一人,悠悠哉哉,看看天边浮云飘过,吹吹凉风,就能悠闲过一个下午呢。
虽然齁甜得像个炸弹,潘垚没有浪费,还是嚼了嚼吞下,然后吨吨吨地喝了一大杯的菊花茶,这才缓了那股甜味儿。
“我不是给赵大哥开了小门,我是给大家都开了小门。”
潘垚和于大仙解释,笑得自得。
小大仙的名头可不是只有赵来景才知道,龙舟下河,船头贴一对公鸡剪纸避五毒保平安,除此之外,公鸡似凤,贴着剪纸,隐隐应着鸟舟的称号。
在古时,最早的龙舟是鸟舟,《穆天子传》中提过,天子乘鸟舟,龙浮于大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