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凭实力扶持反派崽崽登基(299)
包括在边境设置互市监,掌蕃国交易之事。
由互市监负责检查入关手续等具体事宜,并规定:若无公文,私从关门过,合徒三年,越度者,徒三年半。
同时,互市的商品种类也受到了严格的限制,金、银、铁、铜等不得度西边、诸赉禁物私度关者,处以严刑。再则便是规定互市此处,每年两次,每次举行时间不得超过半月,固定时间与地点,凡大魏商贾想要进入互市,皆需同互市监对接。
傅朝瑜的奏书一向稳妥,皇上看了半天也没看出哪里不妥,直接便同意了。
原来皇上还对茶马互市有所游疑,如今直接趁着他们的目光都在吐谷浑身上,索性浑水摸鱼,先将这件事情给定了。互市监就设在常乐,直接归傅朝瑜管。
皇上大手一挥,傅朝瑜的在西北的权力也就更大了。
吕相听闻此事,总觉得不妥,故而特来劝说,话里话外无不是觉得皇上放权这一举动不合适,长此以往只怕是会养大傅朝瑜的胃口。
皇上听是听了,却压根没入心。
要说淮阳王掌权,他还担心对方篡位,可傅朝瑜一介文人,还在朝中树敌颇多,朝中恨他的大有人在,他虽年纪轻,却硬是把自己给活成了一个孤臣。要说结党营私更是无稽之谈。便是掌权,最多也就是个权臣,还能将他这个皇帝拉下马不成?
唯一有点可能的,便是他借着手中的权势扶持小五了。
可小五才这么点大,要说上位那也得等到十年之后,时间尚早,这会儿杞人忧天干什么?
皇上反而安慰吕相:“朕一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们与其担心傅朝瑜,还不如趁早给朕将檄文写好,朕下个月就要踏平吐谷浑!”
第154章 开战
三日后, 朝廷发布了对外征讨吐谷浑的檄文。
大多晓谕、征讨、声讨,都需先写檄文,鼓舞志气。这回备受关注的檄文里, 细数了吐谷浑对大魏的大不敬之罪, 甚至连前朝时的恩怨都写进去了,事无巨细,条条状状都是罪恶滔天, 让人看了当真以为吐谷浑是个什么十恶不赦的东西。
但其实, 只是他们的商户犯了事儿,那个商贾该死,但是扯到吐谷浑身上便有些牵强了。
人家是株连九族, 大魏是祸及国家。
吐谷浑的穆加大汗看到这篇檄文后勃然大怒。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大魏分明是蓄谋已久,如今忍耐不住, 才会拿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向他们发难。
是可忍孰不可忍!
穆加大汗磨刀霍霍准备迎战, 然而上回出使大魏的人却吓得半死, 劝说道:“大汗三思,大魏今时不同往日了,如今他们手中握有利器, 轻易打不得啊。”
穆加听此只觉得荒谬:“怎么就打不得了?人家都已经欺负到头上来了, 还要一再忍让不成, 再忍下去, 吐谷浑便要亡国灭种了!”
他们吐谷浑世世代代在此定居,鼎盛时期的版图比如今大了一倍不止,但是这些领土好多都被大魏给占了。算起来, 他们跟大魏也算是世仇。新仇旧恨加在一块儿,实在让人很难理智。
尽管多数使臣劝大汗主动服软, 但是好歹没有直接劝降。劝降也太没有骨气了,他们虽然是小国,但也是有尊严的。众人议论最多的便是将那犯事的胡商一家人丢给大魏,任凭他们处置。若是对方尤嫌不足的话,该怎么调查吐谷浑这边配合就是了,何必要将事情闹到这样的地步?
但凡开战,两边都得劳民伤财,他们实在是折腾不起。况且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国与国之间以上都是以和为贵,因而官员都劝大汗多给大魏的皇帝写几封信,商量着看看他是否能收回成命。
穆加大汗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胡搅蛮缠的是他们,本汗还得向他们低头?”
先前的使臣们继续劝:“大汗此举,也是为了万千子民着想。”
这信,穆加大汗写了,可他也不知道这封信到底管不管用,与其幻想着大魏的皇帝善心大发,还不如自己多花点心思在防守上。
他们吐谷浑也算易守难攻,大魏凭什么觉得可以轻轻松松踏平了他们?
他们算老几?
十五日后,大魏的军队已经集结在西北边境了。带队的是兵部几位官员,崔狄也在,他甚至还是带兵的将军,手底下管着几千人马。
二人已经许久没见了,如今再见,只觉得颇为亲切。
周景渊乖乖地叫了一声师父,虽然崔狄教他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但是周景渊对所有的先生都很尊敬。
崔狄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打量着对方的个头,出于客气夸了一句:“五殿下长高了。”
周景渊眨眨眼,有些沮丧,他自然听出了这不过是场面话。崔将军身材魁梧,他舅舅体态修长,只有他,还跟矮冬瓜一样,周景渊望着两个人的长腿,都有些自卑了。
他跟舅舅长得这么像,为什么就不能在个头上面像一点儿呢?
傅朝瑜连忙道:“小五跟从前比确实长高了不少,只是跟其他孩子比起来略欠缺些。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有些孩子天生个头长得晚,必须得十三四岁方能发力。皇上个头高,姐姐也不矮,小五你以后的个头肯定是不用愁的,咱们厚积薄发。”
周景渊得了舅舅的安慰,又跟着聊了几句话之后,便去读书了。
等他走了之后,傅朝瑜随口抱怨一句:“你可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崔狄也是知道自己失言,可他实在架不住好奇,又问傅朝瑜:“你家小五到了十三四,真的能猛蹿上去么?”
傅朝瑜ʟᴇxɪ回得云淡风轻:“自然可以。”
上辈子他外甥可是被淮阳王拉下了马,自古都是成者王,败者寇,若是他外甥在身高容貌上有缺陷,必定会被史官狠狠嘲讽。既没有这些记载,便说明他外甥单看外表必定不俗,起码是让人挑不出错的。
上辈子吃尽苦头都能如此,这辈子他仔细养着,如何还能差呢?
二人略过小五的话题,谈到了此次征讨吐谷浑,傅朝瑜作为镇西都护府,此番对外征伐,他负责统揽全局。
听崔狄提到这道圣旨时,傅朝瑜内心便有些微妙了,等听闻皇上又将崔狄放在了西北,打算让他随同淮阳王一同镇守边疆,顺带打理互市监时,这种微妙的感觉瞬间达到了顶峰。
果然是圣心难测啊。
从前他在京城的时候,还听闻淮阳王颇得圣心,第一次去阳关之后,更头疼如何离间他们兄弟俩,如今还未动手,却反而坐享其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