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凭实力扶持反派崽崽登基(305)
方爻又让人开城门,直接放粮。反正他们的士兵已经进入到城内了,不怕这些流民闹事。只要愿意原路返回的都可以,在官兵这里领上两袋粮食,只要省着吃点,足够他们撑到回乡,甚至可以撑到他们远赴大魏。
比起继续留在这受苦挨饿,流民们到底还是拿了粮食。
方爻在外解决了流民问题,傅朝瑜则带着众人迅速把持了吐谷浑所有的舆图跟户籍册。
花了整整一日的时间大致翻看完,了解各地的物产之后,傅朝瑜对整个吐谷浑有了更深的认识。先前早就听闻吐谷浑人擅长养马,没曾想他们养马的体量如此巨大。祁连山附近也适合养马,但是西北那一带往后是要大规模开辟屯田,若是将马匹养殖放在青海这次,也未尝不可。
吐谷浑不仅有他们自己的养马秘方,有青海这样天然的放马地,更有许多从西域、川蜀引进的种.马,发展养殖业简直得天独厚。
他得好好跟皇上说道说道,这吐谷浑可不能打完了就放任自流,得用起来才行……
淮阳王也在旁边翻看,间或朝着傅朝瑜看一眼。起先他还瞧不上傅朝瑜优柔寡断、妇人之仁,但是如今方才有些明白,傅朝瑜那是心疼城池被毁。皇兄只怕一开始便已交代傅朝瑜,要彻底吞并整个吐谷浑。
若不然,傅朝瑜不会如此行事。
这么重要的事,皇兄甚至都没有跟他提过一句。淮阳王翻看着册子,冷冷一笑。帝王的疑心真是无解,只要被忌惮上了,便再没有了翻身的机会。他这么多年战战兢兢,却因为几个小毛孩子毁于一旦,可笑至极。
连着忙活了一天后,傅朝瑜反倒有空过来欣赏吐谷浑的宫殿了。吐谷浑源自呼伦贝尔附近的鲜卑族,西晋时期,慕容吐谷浑率领部下一千七百余户迁居至阴山,随后又南下进入祁连山。前些年吐谷浑同大魏打了几仗,往南退了不少。自此之后,便甚少与大魏往来,反而致力于在西域做生意。许是受了那边人的影响,这宫殿修得富丽堂皇,颇有异域风姿。
乍一看,还挺新奇的。
不用傅朝瑜开口,自有原本吐谷浑的使臣过来替他讲解。其他人自然也想套近乎,无奈他们不通大魏的官话,所以也就只好在旁边低眉垂手,眼巴巴地干看着使臣们大出风头。
等傅朝瑜看完之后,众人商议了一番,带着傅朝瑜进了内廷:“大人,您这边请。”
这原本是穆加大汗所居住的地方,他们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傅朝瑜也没什么好扭捏的,直接就住下来了。他如今代表大魏,而吐谷浑作为降国,对他们太过客气反而不好。
适当的打压,才能免除部分后患。
穆加大汗憋屈地让出王廷,想自己堂堂一个大汗,落得只能住别宫的地步,还不能有半句的怨言,真是气死人了!
倒是有几个忠心耿耿的臣子,哪怕如今穆加大汗失势,仍旧愿意跟在他身旁安慰:“等这些大魏人走了之后,大汗便没了后顾之忧。如今这群人厉害的也不过就是那位傅大人罢了,寻常官员到您这儿,只有点头哈腰的份。即便大魏在咱们这儿设立都护府,新上任的都护也没有傅大人那样的手段,如何治理吐谷浑,还不得仰仗着您?”
这话终于让穆加大汗气顺了不少。如今就等着傅朝瑜赶紧走,他拿捏不了一个傅朝瑜,还拿捏不了一个上任的新官吗?
他到底是吐谷浑的大汗,掌管吐谷浑这么多年,百姓肯定更愿意听他的。大魏想要彻底占有他们的领土跟百姓,也得问问他乐意不乐意。纵然不能明着使绊子,那也要暗中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等傅朝瑜一走,这吐谷浑照样还是他的天下!
傅朝瑜这边也没准备多待,但是朝廷的安排跟调令还没出来,他也不能一走了之,只能留在这儿继续查看文书卷宗,带着方爻崔狄等人,将其重新按着大魏朝廷的习惯让人翻译整理一遍。
又让各地逃难的地方官重新回去,带上户籍册一块。他们大魏也不是什么人都收的,即便要同他们回去,好歹也得家世清白才行。
治理国家本就不易,更何况这还是个外族邦国,便是当真划府而治,管束起来肯定比本国的要难上千百倍,并且百姓也未必认同他们是大魏子民。若要彻底同化,大抵要在教育上花费功夫了。只要学了儒家经史子集,君子六艺,下一代百姓便会对这些文化产生认同与归属,让汉化都吐谷浑人来管理吐谷浑,配合大魏的官员一起,才能事半功倍。
在傅朝瑜留守王廷期间,不少百姓已经陆续抵达家乡了。
吐谷浑只是个小国,领土加起来还没有西北大,所以百姓才会回得这么快。不少人回家之后,发现家里的东西果真一样没丢,若不是城中还驻守着大魏的军官,他们都要以为城里跟从前一样呢。
众人出来互相一问,除了一些被抛石车损坏的人家之外,其他人并没有损失什么,他们不由得对大魏的士兵刮目相看了,便是自家的士兵也不能做到这个份上。
至于那些家里被毁的人,在废墟里面刨了刨也能刨到三瓜俩枣。但这房子肯定是不能住人了,再过不久不要入冬,没房子住是要被冻死的。这会儿,他们忽然想起来当日在城门上那些大魏人许诺他们的事,于是,不少人便找到了驻守在此地的大魏士兵。
那些士兵同意了带他们回去,也说常乐附近已经在建简易的住处了,只要他们去了便有地住、有田种。但是要等到地方官带着户籍册过来,核实身份才可放行。
众人一听这话,心里便定下来了。他们敢过来问,便不是什么作奸犯科之辈。
又过了些日子,傅朝瑜收到了皇上的密信,让他尽快打听穆加大汗几个子嗣的脾性。
心照不宣了这么多年,傅朝瑜一看这句话立马明白皇上的意思,飞速达听清楚了之后写了一封信回去。
听闻朝廷的调令已经快要到边境时,傅朝瑜找了个借口,便带着自己人离开了,将收尾的活儿丢给淮阳王。
该禀报的事情他都已经跟皇上禀报过了,该进言的事情也都已经进言了,剩下的安排都是皇上自己决定的,与他无关。
就在傅朝瑜离开的第二日,朝廷的圣旨抵达了王廷。
出乎意料的是,皇上并未在此地设置都护府,鉴于吐谷浑领土不大,朝廷直接在此地设置了伊州,伊州知州已经在路上,不日便能赶到。
穆加大汗听到此处时,便已经很不爽。他们偌大的一个国,竟然只能得到一个州的待遇,大魏这不是瞧不上他们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