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凭实力扶持反派崽崽登基(337)
皇上看过药方,心里有了数。
军医又交代了许多,絮絮叨叨说了一堆,不外乎是让皇上多番休养,不要劳心费力。
皇上的身体看似健壮,但是早已亏空多年了。这番逃命一路都带着伤,尽管傅朝瑜给他采了不少药,但也都是治标不治本。为了能平安回到大魏,皇上一直在隐忍,可他的身子早已在一日日的赶路与逃命中被拖累得千疮百孔。
回去之后若能仔细蕴养,或许能延一些寿命,可眼下这情况注定是养不了,废太子的事需要处理,东.突厥的烂摊子还得收拾,皇上不得不提起精神,先将眼前的事情给解决了。
至于这破败的身子究竟能撑多久,皇上也不知道,兴许三五年,又兴许五六年而已,总之不会太久。
这些事皇上没有瞒着傅朝瑜,君臣二人彼此心里都有数。
高昌之事暂且先放一放,交给使臣来谈判就是了。西北不是没有能干之人,从前征讨吐谷浑是如何善后,如今再用到高昌身上就是了。比起高昌,还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更叫人揪心。皇上催得急,京城的情况又确实闹心,翌日一早,崔狄便马不停蹄地带领大半人马回城。
大魏军队来去匆匆,只留下了一地狼藉的高昌。
高昌王跟一众君臣得知大魏人走了一大半了之后简直傻眼,难道走之前,竟不将他们放出来吗?难道他们堂堂的高昌君臣,竟然入不了大魏人的眼?若不考虑处置他们,大魏何故发动这场战争?闲着没事可做?
高昌人百思不得其解,但焉耆王却觉得傅朝瑜敞亮,竟然将高昌王的处置权交到了他手上。
焉耆王跟大殿下还对傅朝瑜颇为不舍,可他们也知道傅朝瑜始终是大魏的官员,他们留不住的。至于联姻一事,也需等到以后战事平定下来再说。
等抵达大魏西北边境后,崔狄鬼使神差地往后多看了两眼。
总觉得他们似乎忘了谁……
第177章 发疯
皇上现身西北的消息, 于废太子而言可谓是石破天惊。
上回只是有传言,这回连太子派过去的人也目睹了皇上现身,还是跟傅朝瑜一块儿, 被崔狄亲自从高昌护送回的大魏。
他父皇为何会从高昌回来, 废太子无从得知,但是他知道自己已经离死不远了。慌乱之际,废太子还不忘将自己儿子护送去江南, 那儿还有他的残余势力, 东山再起肯定没了指望,但是不论今后他的结局如何,好歹能保证孩子能够平安长大。
周元懿不愿意走, 他好不容易将父王带了出来,如今父子还没相聚多久又要分离,他舍不得。
废太子没有多少时间了, 抓着孩子的肩膀:“你留在这里, 父王更不安心。趁还能离开的时候, 早日离开,走得远远的,等到父王破了京城, 拿到了玉玺, 自然会将我儿风风光光地接回来。到那时, 便不会有人同我们作对了。”
他会解决所有的皇子皇孙, 老三老四老五,亦或是老大一家,大公主他也不会放过。只要皇家没了人, 他是死是活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嗣只剩一人, 便是他的元懿。
父皇即便平安归来,也只有元懿一个后代。他相信,父皇便是再恨他,也不会有人眼睁睁的看着皇位落到宗室手中。
废太子的眼中闪过一丝癫狂:“我儿要好好的,等着父皇的好消息。”
他还有张底牌,一定可以杀了这些人!
对,还要感谢他那位好父皇,留给他这样的宝贝。
周元懿呆愣地望着父王,称谓错了,父王没发现吗?
他第一次开始质疑当初联系突厥人的决定。若他没有一意孤行,是否父王还好好地待在行宫?虽然没有自由,但皇祖父到底惦记着血脉亲情,不会对他父王动手。不像现在,一切都已无法挽回了。
周元懿也明白,自己留下就是父王的软肋,他点点头,随即又叮嘱道:“父王要好好保重自己,我等着父王的好消息。”
废太子摩挲着儿子细嫩的脸蛋,笑着颔首。
他唯一的嫡子,无论如何也得给他扫清障碍。哪怕他不会成功,他的儿子也一定会如愿。安顿好了周元懿,废太子才叫来东.突厥的人。
“你们先前是怎么打听消息的?如此不堪,孤要你们有何用?之前不是说,我父皇早已失踪、快要命悬一线了吗,那眼下又算什么?你们的达坦王子就这般没用?”废太子狞笑着质问东.突厥的探子,言语之间早已不似当初和气。他深信自己是被突厥人戏弄了,也许父皇失踪一事根本就是假的,是东.突厥故意放出来诱.惑他造反!
东.突厥的人其实也早就预料到这一天了。先前他曾写信送回东.突厥,得到的消息便是原本被他们捉住的大魏皇帝一行人使了手段杀死了侍卫,接着便在金山附近失踪了。他们殿下虽然及时派人前去追拿,可惜这三人实在是狡猾,终究还是被他们逃脱。
心中有数是一回事,可东.突厥的探子却自始至终都没有跟废太子透露这件事。他们要做的,就是让大魏彻底乱起来。
如今即便大魏皇帝已回程,他们还是得一如既往地支持废太子,甚至传递给废太子的压力还远胜从前:“殿下,下官虽不知道圣上究竟是怎么逃脱,但眼下京城情况远不是圣上能够控制的。只要您入主皇宫,让百官尊您为新君,那么便是圣上回来也无济于事,您还是名正言顺的皇帝!”
“够了!”废太子再不愿意听这些。
东.突厥那几个人忽然有了一丝不好的预感。
这废太子的精神是不是不太对劲?难道是他们逼得太过了?
废太子的确已经陷入癫狂中。这段时间以来,他每日承受的压力实在太大。并不是谁都有胆子破釜沉舟决定造反,若真能一鼓作气倒也罢了,可恨韩相等人硬气得很,咬牙撑了一个多月,废太子也焦灼了一个多月。
城内的情况他不是不知道,百姓的谩骂、文人的鄙夷、官员的憎恶……这一切非议,他都听了不在少数,甚至连他的亲祖母都恨不得与他划清界限。
多可笑,明明他才是名正言顺继承人,如今连继位都成了造反,若是母后还在,他又怎会受这样的委屈?
唯一支撑他走下去的便是他父皇已经死了,自己才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是大魏正统的嫡长子,他的血脉比谁都要尊贵。可如今他父皇不知为何又平安回来了,当朝皇帝回京,可想而知自己会有什么下场。就连如今跟在他身边一同造反的人,只怕都会临阵倒戈。
废太子别无他法,只能选择鱼死网破,这也是他唯一能留给儿子的馈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