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秦朝穿越手札(221)+番外
只听上上首传来一声轻笑,殿里的大臣都停下来,看向嬴政那边,嬴政连连摆手:“无事,你们吃你们的!”
众人忙又各自低下头,埋首吃饭。
怀瑾和蒙恬对视了一眼,明了过来,都心虚的缩了缩脖子。看着对方不约而同的动作,都忍不住偷偷笑起来。
两人像小学生一样躲在尉缭身后,怀瑾沾了一点水在桌上写道:朝中还有哪些武将可堪陛下重任?
蒙恬也有样学样,沾水写字,他先写了一个名字:吴腾。
是那位年轻的内使,在韩国时他多次襄助,只是现在被派去颍川,才刚上任。怀瑾一思索,便摇了摇头。
蒙恬看了她一眼,又犹豫了一下,写下另一个名字:杨端和。
因为在殿上拔剑而被赶去边关守城的那位,也是因为得罪她才会被贬黜,难怪蒙恬刚刚那么犹疑。她凝神想了一会儿,顿时有了主意。
下午再议事的时候,她主动推举了杨端和,蒙恬如看怪物一样的看着她,众大臣也是惊了。满朝文武都知她与杨端和有大仇,如今竟然推举了杨端和?大家都是满腹疑问。
嬴政头一歪,严重疑惑之色尽显,唯有尉缭,投来赞赏的一眼。接着,在大家的疑问中,尉缭细数了杨端和从前的战绩,又分析了此次若由杨端和领军的胜率。
于是嬴政大手一挥,派人召回了杨端和。
散会后,三人一起出宫。
临分离时,蒙恬疑惑不解:“杨端和曾在殿上要杀你,你为何……”
她与尉缭相视一笑,然后回答道:“蒙大人呐,天色不早了,你还是赶紧回家吃饭吧。”
说罢,和尉缭一起扬长而去。有些事情,蒙恬知道得太少,也不便相告。
回家的马车里,尉缭问她:“若是杨端和立了战功,定会回到咸阳,他恨你至深,你不怕他对你不利?”
怀瑾从容不迫的回答:“没什么好怕的。”
等攻下赵国,便是她大仇得报之日,报完了仇,杨端和便再也见不到她了。怀瑾看向尉缭,无所谓的笑了笑:“况且不是还有你们嘛,你和阿罗总是会保护我的。”
尉缭看了她良久,微微一笑,目光中尽是温暖与了然。
半个月后,杨端和到达咸阳,封车骑将军,率河内兵北上襄助王翦。得知杨端和即日便要启程,怀瑾特意上门拜见,不出所料被拒之门外。
幸而身边有蒙恬作陪,蒙恬好言半天,门房终于放了行。杨端和正与人交谈,那人还不陌生,正是在韩国多处刁难她的穆征,两个人看到她,都拧着眉怒目而视。
“中常侍大人为什么非要见我?”杨端和一看到她,没由来一阵无名怒火。
蒙恬中间打着圆场,陪笑道:“杨兄,阿姮说你们之间有误会,特意央我带她来见你,好将误会讲清楚。”
杨端和冷哼一声,眼中杀意迸现。
穆征许是非常了解杨端和的脾气,忙一把拉住他,低声摇头:“将军,不可!”
怀瑾往蒙恬身后一缩,抓住蒙恬的手肘。蒙恬手臂一僵,随即挺起胸膛,肃然看着杨端和,他诚挚的解释:“杨兄,有话好好说。”
“我与赵姮之间,从来没有误会。”杨端和在边关许久,皮肤都被风沙吹得皲裂开了,原本英俊的五官此时寒气森森,又一股浓烈的杀气,活像个夜叉。
他看向蒙恬身后的怀瑾,咬牙切齿道:“我不知你今天找我有什么目的,但是你这样心如蛇蝎的毒妇人,我只恨此时杀不得你。”
蒙恬眉头皱的更厉害,怀瑾从他身后出来作了一揖,彬彬有礼:“杨将军,从前种种,皆是我的不是。听闻你此次出征赵国,赵姮特来请求你在战场上手下留情,打赢即可,千万莫要赶尽杀绝。”
说到这里她面露不忍:“赵姮……毕竟是赵国人,如今虽在秦国,心中……也多少惦记着故国的。”
“你来求我?”杨端和怒极反笑:“赵姮,你放心,我会拼尽全力攻打赵国,屠尽赵国每一个士兵!杀完他们,再来杀你。”
怀瑾倏地站直,怒道:“你竟如此顽固,我已经低声下气这么求你,你居然还是如此!”
“毒妇,总有一天,我会杀了你。”杨端和见她动怒,有了一丝快意。
怀瑾恶狠狠的啐了他一口:“我好言相求,你却油盐不进,我一定会向陛下进言,叫你还回去边关看守城门。”
杨端和本人对这件事情不甚在意,他身边的穆征却十分愤慨:“旨意已下,将军就是将军,陛下岂会听你这个妖女置喙!”
怀瑾不置可否,对蒙恬道:“我们走!算我今天白来一趟。”
蒙恬忙跟上她,只听杨端和的声音在后面响起:“赵姮,不管多久,你命必丧我手。”
平静的语气,叫人不寒而栗。
作者有话要说:
第139章 出发
怀瑾并未停下脚步,头也不回的离去。
等出了杨府,蒙恬急道:“不是来缓和关系吗?怎么越闹越僵了?”
怀瑾拍了拍他的肩,什么都没解释,然后心情甚好的上了马车,打道回府了。
“哈哈哈哈哈哈,她真这么说了?”嬴政听蒙恬汇报完,乐不可支,直笑得直不起腰。
蒙恬挠挠头,闷闷不乐,他总感觉自己好像一头驴,干完了活就卸磨了。
嬴政笑了个够,直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才说了一句:“你看着吧,杨端和定会用尽毕生所能去打这场仗,也必然会胜仗而归的!”
蒙恬仍旧是满头雾水。
果然杨端和上了前线之后,勇猛异常,听说小赢了好几场。
“卿才思敏捷,叫寡人佩服。”一日在扶苏处,嬴政如是说:“寡人当初贬杨端和去守城,大大搓磨了他的锐气,回来时看他也是怏怏的,亏得你一阵刺激,才叫他如此凶悍。”
怀瑾忙回道:“陛下谬赞,臣不过是看准杨将军的血性,知道如何说话才能更刺激他。”
嬴政哈哈大笑,正在写字的扶苏看了眼自己的父王,又看了看怀瑾,他实在太想搞懂大人们在说什么了。奈何听了许久,都听不懂他们说什么,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继续埋头写字。
“公子,不许分神!”怀瑾和嬴政站在一旁,但她捕捉到扶苏的小动作,低头看去,只见精美的布帛上抄的文章乱七八糟,还有好几个字都写错了。
怀瑾将扶苏正抄的这张布帛收了起来扔进浆洗的水盆中,然后重新铺在桌上,和颜悦色的笑道:“重写!”
扶苏俊秀的眉眼挤成一团,老老实实重新开始。
嬴政看着她嗔怪扶苏的眼神,有一瞬间的心池荡漾。
待她重新转过头来,嬴政面上波澜不惊,继续前面的话题:“有了杨端和这个助益,赵国应当很快就被拿下了。”
怀瑾叹了口气:“难说。”
嬴政一挑眉:“这么不相信秦国士兵?”
“非也。”怀瑾做了个请罪的动作,回答道:“臣知道秦国的士兵有多勇猛,也相信王翦将军和杨端和的实力,只是赵国有李牧。李牧的威名相信不必臣多说,陛下也有耳闻,当年在赵国,我父王曾对我说过:只要李牧不死,赵国永远不会被他国欺凌。李牧是与白起廉颇齐名的战将,就连王室动乱,新王也只愿任用他为护国将军。在百姓和士兵心中,李牧更是战神一样的存在。陛下说,在秦国能找出这样的猛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