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秦朝穿越手札(361)+番外

作者: 一千棵树 阅读记录

大家不知道他语言为什么突然奇怪了,但大致也能听出意思,只有扶苏似懂非懂:“情爱为什么酸呀?”

怀瑾捏了捏他的鼻子,大笑:“因为他没有媳妇啊!所以他看见你蒙叔叔和夫人恩爱,才在那里酸倒了牙——”

蒙恬和夫人都羞赧起来,夫人笑倒在蒙恬怀里,压低了头。

蒙恬揽着妻子,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骄傲,两颗可爱的虎牙一露出来,就有了憨厚的孩子气。

尉缭道:“咱们这儿除了蒙恬,都是独身一人,这么一想,阿罗你大约能好受一些。”

怀瑾瞟了身边安静的公子一眼,眉飞色舞的说:“我可不是独身,我也嫁人了,我有夫婿的!”

她本是炫耀,谁知一说出来大家齐齐沉默了一下。

怀瑾一窒,对哦,他们都以为张良死了。幽怨的看了张良一眼,她叹气,举杯:“喝酒喝酒!”

大家这才重新开始说笑起来,她刻意转开话题:“蒙毅,你哥都成亲好久了,你什么时候也让我们一起喝喝喜酒啊。”

蒙毅淡定的抿了一口酒,看着她轻声说:“惭愧,蒙毅至今未有成婚的想法。”

这一下甘罗他们可就来劲了:“你也到年纪了,怎么就不想女人?莫非……”

怀瑾在甘罗头上敲了一下:“这里还有小孩子呢!怎么说话的!”

扶苏严肃认真的重申:“我不是小孩子啦!”

末了小小的声音说:“我知道你们讲什么!”

大人们都哈哈大笑,尉缭莞尔:“陛下该考虑一下,让大公子离你远些,瞧你整日都教了些什么!”

怀瑾嘟囔:“教了什么……我自己都不记得了。”

众人满头黑线,担忧的望了扶苏好几眼,蒙恬摇摇头:“幸而扶苏现在的老师不是你,否则将来……可真是吓人了。”

胡乱调侃几句,吃吃喝喝间,一轮圆月已上中天。蒙恬夫妇和蒙毅都已是半醉,扶苏偷喝了三杯酒,也是小脸红扑扑的。只有甘罗、尉缭和她没事人一样。

“要是有乐声就好了。”蒙毅看着眼前的湖和天上的月,突然来了一句。

蒙毅话音刚落,尉缭不负众望的从袖子中掏出他总是随身携带的排箫,怀瑾和甘罗热烈的鼓起掌来。

“阿姮——”不远处一个女声传来,大家意外的望过去,顿时都愣了。

古依莎竟然带着她那个东胡侍女找到这处来了,尉缭等人正要起身见礼,古依莎却小跑过来热切的依偎在怀瑾身旁,笑道:“我刚刚去你帐中寻你,他们说你来这里了,阿姮,这么好玩的事,你怎么不叫我!”

没想到陛下的玉夫人是这么个自来熟的性子,大家的局促一下不见了,古依莎小心翼翼的看了他们一眼,目光落在尉缭身上:“我可以跟你们一起吗?”

怀瑾倒是不以为意,古依莎总到清凉殿和自己说话,与扶苏也颇为亲近,她当即拍板:“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扶苏支着小脑袋,说:“来得巧来得巧,尉缭叔叔要吹曲子啦!”

甘罗滞了一下,说:“你管我和蒙恬叫叔叔也就罢了,这厮大了我们二十多岁,你也管他叫叔叔?”

说罢在尉缭鞋上踢了一下:“你也好意思!”

又是一阵哄笑,尉缭摇摇头,然后擦了擦排箫,开始吹奏起来。一首寻常的秦国小调,可惜尉缭吹得悠长缓慢,少了欢喜之感。秋季凉风起,又有一轮清冷的月光,大家顿时觉得有些萧条,忙打回去:“吹首喜庆点的!”

只有古依莎捧场:“我倒是觉得蛮好听的诶。”

尉缭只好又换了一曲《踏歌》,大概是曲随人心,一首欢欢喜喜的踏歌也叫他吹得悲凉。

甘罗敲了敲桌子:“你别吹了,吹来吹去都听得心慌,换个人吧,还有谁会吹排箫,千万别跟老尉似的吹得他妈的这么惨淡。”

大家都说不会,一直安静的张良忽然动了一些,将尉缭手上的排箫接了过来:“我来吧。”

蒙毅意外了一下:“想不到你的侍从竟然还善乐器。”

“多才多艺嘛!”怀瑾与有荣焉一般。

张良慢慢擦拭了一下排箫,然后放在唇边吹响了第一声。他吹得很有节奏,把排箫吹成了笛子的感觉,一首欢快的《踏歌》顿时点燃了怀瑾的激情。

“一起来跳舞吧!”趁着酒兴,怀瑾站起来。

月光下她的眼里熠熠生辉,甘罗第一个站起来,两人伴着排箫,有节奏的跟着拍子,动作有些怪异,不过却异常有节奏。

古依莎偷偷瞥了一眼尉缭,让侍女把她的大氅解下,站起来:“我也来,我来跳东胡舞!”

古依莎一上场,瞬间就热闹了,三个人跳啊转啊,不成个章法却异常和谐。

怀瑾一边跳一边对扶苏招手:“公子,来!”

扶苏也一阵风似的跑了过去,和怀瑾手拉着手,跳着简单的舞步。这个时代不论男女,都是会一些舞的,见湖边几个人舞得起劲,蒙恬看向夫人:“不如一起跳踏歌,你会不会?不会的话,我教你。”

夫人脸上两坨红晕灿似云霞:“会的。”说罢将手递了过去,两人也加入了进去。

尉缭坐在一旁乐呵呵的看着,看蒙毅还稳稳坐着,他笑道:“你不去?”

蒙毅有些羞涩的摇摇头:“还是算了吧。”

尉缭拿起一根筷子,敲击着碗,和着排箫声,音乐异常的欢乐。

天地间的辽阔,打破了所有的规矩,没有身份之别、没有人心诡诈、没有刀光剑影……只有人们在载歌载舞,用身体传达着生命中的喜悦。

怀瑾跳着笑着,头上渐渐出了汗,她看向吹着排箫的那个人。

一张黯淡的面具掩去了他的风姿,但面具下的那双眼睛却含着欢愉,那视线落在她身上,叫怀瑾觉得整张脸都烧了起来。

到了子夜,大家都跳不动了,酒气上涌,大家都有些喝醉了。

只有尉缭和蒙毅一直清醒,这时尉缭便道:“时辰不早了,今日可以回去了。”

甘罗支着头:“对,该回去了,不然明天哪来力气蹴鞠呢。阿姮,咱们还要赌球呢,我可不能输给你!”

“你输定了!”怀瑾笑嘻嘻的大声叫道。

大家都起身,蒙恬夫妇是醉的很了,只好让蒙毅送他们回去;甘罗和尉缭要送扶苏;怀瑾身边有张良护送。

古依莎却有些犯了难:“天黑成这样,我的侍女没带灯笼……”

蒙毅便叫上一旁正在收拾烧烤架的两个侍从,谁知古依莎道:“甘罗大人和尉缭大人都拿了灯笼,劳烦你们二位谁帮忙照亮一下吧。”

甘罗不愿与不熟的人同行,就推了尉缭过去,古依莎甜甜一笑:“有劳尉缭大人了。”

各自分配好,他们就一一准备回去了,怀瑾故意落于人后,见前面人走远了,立即拉着张良的手往小树林那边奔去。

风声呼呼在耳边刮过,怀瑾肆意的笑起来,她一边跑一边回头看着张良,他们一同奔跑在旷野上。张良看到她一双灵巧的圆眼,里面流转的情意比最好的烈酒还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