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秦朝穿越手札(367)+番外

作者: 一千棵树 阅读记录

作者有话要说:

第229章 探亲

马车渐渐停了下来,项伯率先下了马,怀瑾听到外面他喊了好几声:“二哥二嫂,我回来了。”

“大外甥女呢?”

“姐姐在哪里?”

“车上是表妹吗?”

好几个声音同时响起,怀瑾掀开帘子下了马车,看见眼前一座高门大宅,门口站着三个大人两个小孩。

其中项梁和项籍她都已经见过了,她不慌不忙的行了一礼:“二舅好,籍弟好。”

然后看向一位中年女眷,怀瑾也不难猜出身份。

余下就是项梁身旁站着的两个:一个已是成人,身量颀长;另外一个五六岁的孩子,皮肤白嫩天真可爱,大约这两位是她的表弟或者表哥。

项梁和他旁边的年轻人面容隐隐有些激动,项梁指着身旁的大儿子说:“这是你大表哥项声。”

项声遗传了项家儿郎一对明亮的眼睛,英俊精致不及项籍,气质飞扬不及项伯,不过胜在面孔年轻爽利,看着比她长了好几岁。怀瑾给项声见礼后,项伯就把她拉到唯一的那位中年女人面前,说:“这位你得喊舅母。”

“舅母好。”怀瑾端正的行了一个礼。项梁夫人姓李,大家都叫她项李氏,她忙把怀瑾拉起来,满面笑容:“终于见到咱们家的小姑娘了。”

项伯又一把搂着项籍和那个更小的孩子,道:“这都是你弟弟,阿籍你见过了,这位是项庄,是项声的的胞弟。”

项籍和项庄大大方方的和她见了礼:“姐姐好。”

项李氏看着她,眼睛有些发红,对项梁说:“她长得真像妹妹。”

项梁压抑着笑容,示意夫人和孩子们把怀瑾拉着,一边往里走一边说:“快进去吧,你外爷还在里面等着呢。”

怀瑾被他们簇拥着走进项家的大门,路上所遇仆从皆喜气洋洋的问好,口中称她为“小小姐”。项李氏拉着自己的手温暖有力,项籍和项庄也故意说些俏皮话,感觉到这些人对自己的郑重,怀瑾有些感怀和愧疚。

她选择性的遗忘这具身体的家人,从没想着为他们付出什么,但他们却不遗余力找了自己十年,又如此郑重周到的对待她。

想想便自嘲道,她果然如项伯所说,是个没良心的。

项府很大,怀瑾一路留意着,至少穿过了四条回廊,才走到一个雅致古朴的大堂。

一位老先生正站在堂前,朝这边张望着。

想来这就是外祖项燕了,他的头发已经全白,但精神抖擞眼神坚毅,身型也不见佝偻,看他脸上的皱纹,年龄大概六七十岁了。

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让怀瑾想起来死去多年的母亲。

项燕也正看着怀瑾,那张年轻美丽的脸,像极了记忆中缠着自己要出去玩的小女孩儿。项燕的身子有些颤抖,他唯一的、仅有的一个女儿,不到三十便身死他乡,带回的只有一个小罐子。

亭亭玉立温柔可人的小姑娘,她的声音像黄鹂鸟一样委婉,小时候总会缠着自己要这要那,是项家唯一的一位小姐,末了被装在罐子里带回了楚国。

“外爷。”怀瑾看着这位老人似悲似喜的悲切目光,有些感慨,盈盈行礼,一声外爷喊得亲切又自然。

容貌虽像,可她的眼神明亮坚定,与她母亲的温柔敦和相去甚远。

想起项梁带回来的她的故事和经历,项燕看着她心情有些复杂,不知是骄傲,还是心疼,抑或是惋惜。

再多的喜欢他也不显,只是温和的点点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他们早备好了接风宴,怀瑾和项伯坐在一张桌子上,就在项燕的右手边上。项梁夫人李氏说:“怀瑾,楚国的饭菜辛辣,不知道你吃得习惯不习惯,我特意让厨娘做得清淡些。”

项伯在一旁接话:“放心吧二嫂,她院子里的婢女就差在粟米里面也放茱萸了,吃得比我还重口味呢。”

大家听着就笑了,项梁说:“果然是一家人哈哈哈哈哈。”

怀瑾听着他们说笑,感觉到一种久违的温暖。

世界上有很多情,人最容易遗忘且不注意的,就是亲情;而最容易被感动的,也是亲情。她看着面前一碗清爽的凉拌冬葵,拿筷子的手竟然有些僵。

“怎么了?是哪道菜不合胃口吗?”项燕察觉到她这细微的动作。

眼眶有些发胀,她夹起一筷子冬葵,道:“小时候母亲也常给我做这道菜,只有母亲才会用蜜糖和酸梅拌秋葵,真的是……好多年没吃到了。”

项梁和项燕同时红了眼眶,项伯见状,忙堆笑:“这可是咱们项家的名菜,每次有客人来做这道菜,大家嫌味道奇怪都不爱吃,只有咱们项家人才爱吃这道菜。”

怀瑾眨了眨眼,爽朗道:“我小时候也不爱吃,不过母亲说这么吃好,不容易坏胃,我都是拿来当药吃的,后来就渐渐习惯这个味道了。”

项庄瞟了自己的父亲项梁一眼,心有戚戚:“我也不爱吃!”

在坐年龄最小的就是项庄了,他这么一插科打诨,大家又都笑起来。怀瑾含着笑,吃着一口冬葵,酸甜的青菜有些苦,怀瑾慢慢嚼着,然后酸甜味都变成了苦,和小时候的味道一模一样。

吃完饭,项李氏引着她去休息,给她准备的是整个项府采光最好的屋子。

项李氏把屋子里的衣服和一应起居用品一一指给她看,然后让侍女打了热水进来给她洗澡,她道:“赶了几天路很辛苦吧,等会好好泡个热水睡一觉,有什么东西缺了就来找舅母。旁边就是你声哥哥和两个弟弟的院子,要是不想睡觉,去他们那里坐坐也行。我先去给你把马车上的东西都卸下来……”

絮絮叨叨说了许久,怀瑾没有一丝不耐烦,等项李氏说完了,怀瑾把留下的那两个侍女也遣了出去,然后脱了衣服坐进了浴桶中。楚国的冬天比秦国更温暖,不过处处弥漫着一股湿气,怀瑾泡了十多分钟的澡,然后起身穿了衣服。

怀瑾泡完澡,在房间里转悠观赏着屋中的陈设。

一切布置都彰显了项家的用心,连一块小小的坐垫都用了珍贵的丝布,上面整齐精致的刺绣让怀瑾都不忍心一屁股坐下去了。

再看看屏风旁边的一个绣架和纺车,怀瑾又觉得有些好笑,这是一个正儿八经的贵族小姐闺房,可她既不会刺绣也不会织布,大约是舅母项李氏给布置的吧。

正研究那个精致的绣架呢,门外突然两声口哨,怀瑾慢腾腾的走出去开门,只见墙头上齐刷刷坐了三个人:项伯、项籍、项庄。

门口的两个侍女仿佛习惯了这种行为,对那三个人视而不见。

怀瑾乐了:“好好的不走门,翻墙干什么!”

项籍说:“婶母不让我们来吵你。”

怀瑾摇头,招手:“进来坐会儿吗?”

项伯跳下来,笑骂:“坐个屁,出去玩了!”

怀瑾挑挑眉,看来到了这个霸王的地盘上,他要开始作威作福了,怀瑾问:“去哪里玩?要出去吗?今天才刚到,是不是不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