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秦朝穿越手札(579)+番外
“真的?”怀瑾愣了一下,继而高兴起来:“他可算成家了!舅父和舅母想必要高兴坏了。”
项伯单身了三十多年,总算在不惑之时,愿意成家了。
项羽眉毛一动,是个尴尬的神情:“叔父不大高兴。”
“这是为何?”怀瑾反而不解了,项梁和项李氏这些年一直在念叨,怎么如今项伯都娶妻了反而还不高兴。
她这边正纳闷呢,转头却瞧见张良了然的神情,再一想,她就明白过来了。
不过吃饭时,几个大人却闭口不再提这些事,只是专心给莺儿过着生辰。瞧着女儿和儿子灿烂的笑容,怀瑾心柔软得一塌糊涂。
等夜里把孩子哄睡了,张良又重新开了一坛酒,三人坐在堂屋里静静聊着天。
“现在是多事之秋,叔父需和人联姻,谁知小叔娶了英月。”项羽简单告诉怀瑾说。
白天时怀瑾已经想到这茬了,英月虽为良籍,背后却无支撑,而项伯却是项氏一族的二把手,无怪乎项梁没那么高兴。
张良小口酌酒,问道:“你叔父欲与谁结姻亲?”
项羽本就是怀着任务前来,因此也不隐瞒:“齐王室田假与赵氏宗族的赵歇。”
看了一眼怀瑾他继续说:“姐姐对赵歇有印象吗?”
“论起来,我该叫他一声堂叔。”怀瑾虽记得这号人,可对此人不过是印象淡淡,赵氏宗族里的那些人她表示都不太熟。
项羽看向张良,道:“其实这次来,不止是给娇娇过生辰,下月会稽的香炉峰上有一酒会,叔父让我请姐夫过去。”
张良执杯的手一顿,莞尔:“是请姐夫过去,还是请故韩相国之子张良过去?”
“这……到了会稽,你去问叔父吧。”项羽尴尬的挠了挠头,不明白这二者有什么区别。
张良点点头,笑容如地上的月光一样清冷,睿智的眼神瞟了一眼项羽,淡淡道:“这酒会,去的人应当不少吧,都有哪些人?田假和赵歇想必就在其中了。”
“从前的六国后人都在,除了……韩国无人。”项羽小心的看了怀瑾一眼,说:“那位流落在外的橫阳君,无人找得到他。”
张良出了一会儿神,慢慢道:“不出意外的话,他应该在颍川。”
然后直视着怀瑾:“明日我叫人给他送一封信,让他去会稽。”
怀瑾已经猜到这个酒会是什么性质了,过往恩怨她早就已经淡忘,于是点点头:“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必事事与我商量。”
她清楚的知道这一年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历史的车轮已经驶了过来,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挡。
夜里她把那张珍藏的羊皮卷拿了出来,上面的内容她早已背得滚瓜烂熟,今天又拿出来看了一会儿,她将羊皮卷烧掉了。
作者有话要说:
刺秦篇出来的人比较多,一笔带过不会太过细写,对哪个角色有兴趣可以自己搜一搜,或者评论区留言,看到一定回
第358章 无谓兴亡百姓皆苦
她有些惧怕未来的动乱,可身处中原,却是无处可藏。何况还有丈夫和儿女,怀瑾坚信张良,所以也预备和他一起走下去。
她的丈夫,将会大放异彩,在历史上留下浓墨的一笔,那么她作为他的妻子,一定也会得到善终。
三天后,一家人收拾了行装准备去会稽。
阿婉留在家里,阿燕则随行,正好她也能回去看看孩子和婆婆。
项羽和张良骑马在前面,怀瑾带着不疑坐在马车里,莺儿则缠着舅舅要一起骑马。项羽无法,只能把莺儿放在前方,用披风拢着她。
怀瑾已经许久没出过远门,车辆一行驶出下邳,便见到城外沿路的乞丐和逃荒者,还有竖着草牌卖儿卖女的老妇人。
每一个人脸上都带着无望的颓废,怀瑾有些呼吸困难,将帘子放下,抱着儿子半天说不出话。
有句话说,宁为盛世犬,不做太平人,怀瑾现在无比深刻的理解了这句话。
从前她觉得最残忍的,莫过于在战场上见到血肉横飞的尸体,年轻的生命如飞蛾扑火般死去。
现在想想,那也算死得痛快了。而外面的这些人,背井离乡骨肉分离,吃了这顿没下顿,只能一日日煎熬得活下去。
行至一处山坳,马车停了下来,阿燕拉起帘子看了一眼,慌乱的回来:“有……有土匪!”
怀瑾一惊,连忙探头出去。
张良和项羽都拔出了剑,而对面只是四五个衣衫褴褛的男人。项羽有些恼怒:“好大的狗胆,敢拦我的路!”
那几个人明显有些恐惧,却也不让路,只是紧张的抓住了手里的镰刀。
项羽下了马,怀瑾看到女儿挺直的背影,她连忙下车,喝道:“先别动手。
张良皱眉:“你在车上坐着便好。”
怀瑾冲他微微摇头,然后走上前来,看着眼前这五个人,不由叹了口气,问:“你们是几时开始做的土匪?”
那几人都不回话,只是贪婪的看着她腰间的玉坠,几人眼神一交流,感觉马上就要动手了。
怀瑾便解下腰间的玉坠递过去:“这个能换一些钱,你们拿去吧。”
“姐姐这是做什么?”项羽大为不解。
“你看他们的样子,”怀瑾说:“他们并不是真的土匪,不过是被生活所迫的穷苦人。”
这玉坠对她而言只是普通的装饰物,如果能让他们离开,也算做了一件好事了,只因她并不想让儿女看到什么血腥场面。
可若是这些人拿了玉坠还贪心,那她就决计不会拦着项羽。
那几人面面相觑,无一人敢动,项羽没好气的把玉坠拿过来,往那边一抛:“我家姐姐心善,还不拿了滚!”
可那几人捡起了玉坠,却还不离开,只是闪烁的看着怀瑾这边。
心里有些微凉,怀瑾心中暗叹起,然后把女儿抱下马,对张良说:“外头交给你们俩了,我带莺儿去车上。”
刚上车,外面就乒乓几声响,接着几声惨叫。
阿燕满脸惨白,不疑不知者无畏,莺儿却跃跃欲试想出去看看。可母亲只是安稳的坐着,莺儿有点不敢动。
过了会儿,她的那枚玉坠被扔了进来,马车又开始动起来。
莺儿再也忍不住了,掀开车帘往后看去。怀瑾看到女儿的脸瞬间没了血色,心疼的把她抱进怀里,轻轻的拍着她。
傍晚找到一条小溪,他们停下来休息,莺儿还是一脸惊魂未定的样子。
不疑忍不住问她:“姐姐,你究竟看到了什么?”
莺儿只是飞快的摇摇头。马车帘被掀起,张良和项羽在外头看着他们,怀瑾好笑又心疼:“她刚刚往外头瞟了一眼,被吓着了。”
“到阿父这里来。”张良伸出手,把莺儿接下了马车,牵着她去了溪边洗手。
项羽则是挠了挠头:“也不算吓人吧,都是一剑割了脖子,可干净了!”
阿燕听着打了个哆嗦,然后抱着不疑下马车。怀瑾见项羽一脸无辜样,不由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