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秦朝穿越手札(599)+番外
怀瑾叹了口气:“这些年我过惯了安稳日子,不愿与外人相交,恐怕也帮不了王后什么。”
穆鱼心狠跳了一下,便有些不服气起来,大王不过一句暗示,穆生就让她这个司空夫人干起了女史的活,凭什么怀瑾就能说拒绝就拒绝?
将来张良也是要在魏国做官的,她难道就一点不想帮衬着自家夫君?穆鱼便觉得她有些不识好歹,只是面上没露出来。
这时怀瑾忽然又说:“不过王后若是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难事,赵姮自当效力。”
穆鱼一愣,随即想起这句话的意思,是答应了?可那样子又不像。思来想去,她决定回去问问穆生,自己瞎琢磨,是琢磨不出来的。
话说到这里,怀瑾就道她准备叫下人收拾行李了,穆鱼便笑着告辞了。
怀瑾把她送出去,一转身就觉得有些烦闷。府里的奴仆们就怯生生的站在大厅,等侯女主人的吩咐。
怀瑾只是把阿婉叫过来,让阿婉给这些人分派活计,自己去找孩子发散心情了。
莺儿和不疑到了新环境都很兴奋,姐弟两在屋子里上蹿下跳,冷不防见母亲站在门口,两人都跑了过来。
不疑说:“阿母,这里比家里的屋子大!”
儿子还觉得只是出了趟远门,并没有把这地方当家,怀瑾疼爱的擦了擦他脸上的汗,笑道:“以后咱们就要在这里长住了。”
不疑一脸迷糊:“住多久?咱们不回下邳了吗?”
莺儿在弟弟头上戳了一下,说:“你笨啦!阿父已经是魏伯伯的太尉了,要在这里做官的,我们当然是搬到这边来啦!”
眼珠子骨碌转了一圈,莺儿忽然搂着她的脖子,小声问:“下午在青婶婶那里,阿母为何不答应她?既不答应她,为何又说了那许多?”
两个孩子在外面一向是规行矩步的,只是怀瑾没想到那会儿莺儿在旁安安静静的,却把大人的话都记了下来,自个还琢磨起来了。
怀瑾一手抱了一个,把孩子们抱到榻上,和女儿笑道:“那你觉得母亲是为何呢?”
莺儿想了一下,摇头:“我不知道。”
母亲若不愿意帮助青婶婶,又为何帮她分析那么多?既然开了口,后面怎么又拒绝呢?
作者有话要说:
第372章 躲烦避扰紧关大门
“母亲帮她指出不妥之处,是因为母亲刚好就在她身侧,瞧见了她如今的处境,为着从前相交的情分,我才愿意指出她现在面对的问题。”怀瑾抱着女儿,谆谆道:“没有人愿意听歹话的,母亲也只能说这一次。”
莺儿若有所思,怀瑾又说:“青婶婶已经成了王后了,以后再见她,你也要如今天一般,做到礼仪周全就好,可以亲近但不要随意。”
不疑似懂非懂的看着她:“可是青婶婶和我们说话很亲切,她让我们随意自在一些的呀。”
“你傻!那是青婶……王后说的客套话啦!”莺儿白了弟弟一眼。
怀瑾摸了摸她的头,忍着笑:“还是娇娇聪明!”
说着她叹息道:“权势会改变一切。”
不疑听得分明,问:“为什么呢?”
怀瑾笑问女儿:“你觉得为什么?”
莺儿想了想,不假思索的说:“我们以前见到魏伯伯和青婶婶不需要行大礼,现在魏伯伯当了大王,我们见到魏伯伯就要喊陛下,见到青婶婶就要喊王后,需要行稽首礼。”
她摸了摸女儿的头,觉得女儿当真是聪明又可爱。
见母亲这会儿面色和蔼,莺儿就趁机赖在她身上撒娇:“阿母,明日可不可出去玩?”
到了新地方,孩子们肯定是在家待不住的,可是……怀瑾叹了口气,说:“现在还不行,先在家玩吧,等在这里住稳了,阿母就带你们出去玩。”
第二天一起床,源源不断的拜帖送到府上,证实了怀瑾的担忧。张良人虽还没到,但众人都知他将任太尉,可惜他本人不在,男人们肯定不能上门来找他夫人的,是而来探路的就成了他们的夫人。
“真是不巧,小儿至新地方有些水土不服,今早有些发热,我得在家照看呢。”怀瑾让每一个来送拜帖的人将这句话带了回去。
张良就这一个儿子,且是唯一的嫡子,没有人会没眼色的再说要上门拜访,只是有十多家送了一些补品和草药过来。
怀瑾让阿婉把这些送礼的人家记下,预备等张良回来了再回礼。
借着照顾“生病”的儿子,怀瑾把大门一关,谁都不见。
第三日的时候,尉缭和穆生前来拜访,怀瑾这才让人将他们请了进来。
二人都穿着一身宽袍大袖,头戴高山冠,见他们如出一辙的官服,怀瑾笑道:“您二位是刚从宫里出来?”
穆生晃了晃手上的几包药,嘲笑道:“奉大王令,来瞧一瞧太尉的嫡公子。”
“穆司空要来你这,我便顺路一起来了,想瞧瞧你。”尉缭抱着手,平和的笑道。他年过半百,脸上却不留胡须,脸上的皱纹浅浅几条,不笑也显出了沟壑。
随怀瑾走进大厅,穆生把药往桌上一放,自在的坐下,问道:“孩子呢?”
怀瑾扬眉一笑:“在后面的花园挖泥鳅呢!”说着让阿婉去后面把两个孩子叫过来。
很快,莺儿和不疑就跑了过来,两人统一没穿鞋,裤腿挽的高高的,一身泥巴。
见了尉缭和穆生,二人统一的在母亲面前怯了,莺儿嗫嚅道:“阿婉没说有客人……”
是怕被她责骂,怀瑾笑了笑:“穆叔叔和尉伯伯不是外人,没事啊,回去让阿燕给你们换身衣服。这还凉呢,别真病了!”
两个孩子都是面色红润有光泽,看不出生病的样子,见孩子们转头跑没影了,穆生不可置信的指着她,八字胡抖得厉害:“哪有你这样的,为了躲在家里就咒自己儿子!”
“不要搞封建迷信!”怀瑾摆摆手,给他们二人各上一杯茶。
穆生摇头,无奈的笑起来:“你呀!”这么个性子,大节不亏,小节全是毛病。
怀瑾看向尉缭,哼道:“我都来几日了,你今日才来看我!”
话语间的熟稔与亲昵,更胜穆生这个师兄,不过穆生也依稀有听闻怀瑾早年在咸阳时就与尉缭交好,因此也不奇怪。
“刚建都,忙不完的事,哪有空闲功夫!”尉缭喝了一口茶,徐徐道:“况且你夫君不在,本该他管的事也是我在管,还要往西边发兵、运粮草……唉,也就这会儿能安静喝个茶。”
见尉缭把国家大事一一都说与她,几乎毫不避讳,穆生开始惊奇了。
可那边怀瑾一听要往西边发兵,登时就反应过来:“陈胜……张楚王要准备打荥阳了?”
穆生更惊了,想不到怀瑾竟然也如此敏锐,再一想,或许是张良曾告诉过她。
“是,吴王已被任命为假王,正率兵西进。”尉缭如跟她闲话一般。
怀瑾略略一想,问:“魏国这边派的将领是……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