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秦朝穿越手札(606)+番外

作者: 一千棵树 阅读记录

刘交代她回答:“她是赵氏贵女,她母亲是武信君的妹妹。”

其他人听到这句话,都停止交谈看过来。

刘交就对她说:“这是萧何先生。”

怀瑾心中啊了一声,这个胖子就是萧何啊!打量了一下对方,怀瑾迅速收回目光。其他人再也收不回目光,纷纷盯着怀瑾。

这帮粗人!萧何佯装严肃,喝道:“不可对张夫人不敬!”

只是他那一脸肉,说话一用力,下巴上的浑圆就开始抖,一点威严也没有。

众人便将眼睛挪开,可若有若无的视线还是落在怀瑾身上。

她知道这些人要投奔项梁,对她这个外甥女也感到好奇了。这些人一心想建功立业,可怀瑾一心只忧着女儿,无暇去理会这些好奇的目光。

“几个月前沛公攻打丰邑失败,蒙武信君借兵五千。如今武信君召集各路豪杰去薛地商议反秦大计,不知到了薛地,武信君可会把兵马要回去?当初那五千兵已战死多半,后来加入的都是我们从各地收编的义军。”萧何盯着地面,故意叹气。

是想从她这里套到项梁的脾性?想着他们的处境,怀瑾也不吝:“前些日子在临济,我听说舅父已有二十万兵马。若萧先生有家财万贯,可会去索回借给门客的百两金子呢?”

萧何笑了一声,他并非没想到这一点,不过当时刘邦去薛地借兵时他并不在,项梁性情如何他是一概不知。

他刚刚不过随口试探,一是想看看此妇人与项梁的亲厚,二是看能否得到一些有用的讯息。

可此女子这句话,瞬间让萧何起了些尊敬。并非对眼前这个女子的敬意,而是对项氏的敬意,只听说项氏儿郎个个勇武,没想到连小小女子说起话来都头头是道。

如今的这些个世家贵族都是传承百年,血统和资源被他们牢牢握在手中,萧何暗叹一口气,他们这些从小地方起来的平民军是绝对比不上的。

但如今若要在这乱局中存活,只有先依附贵族势力了。

军营驻扎在一处山丘,山丘下方的一条阔道直通一片密林,她正是从这条路上逃过来的。

张良也是从这个方向去的,怀瑾眼睛盯着那边,只盼能看到丈夫和女儿出现。

“放心吧,他们会平安归来的。”刘交见她脸色森然,轻声劝慰道。

怀瑾回头,捡起地上一个棍子拨了一下篝火,一连串火星冒起来,她说:“魏相周市带一万人突围出去求援,剩一万人留守。刚刚与魏太子逃出,章邯以为是魏王跑了,才会亲自带兵追捕。现在知道了周市求援的计划,他全身心必然放在援军上。可章邯有兵马十万,满打满算他留五万兵在临济城外,带三万兵去追捕周市,可还剩下了两万兵在这里。”

她在地上画了几下,把地形也画了出来,然后道:“子房这边只有五千人,以少胜多并不容易。”

她又在南边和西边画了个圈圈,写上齐、楚两个字,继续说:“除非立时三刻,齐国和楚国能一起出兵达到这里,四方包抄住章邯……方能险胜。”

刘交听得云里雾里,以为她在和自己说话,正想着要怎么回答时,却听她又喃喃道:“齐国的援军是最快的,楚国离得远,不可能立刻赶到……”

四周都安静下来,听着怀瑾呓语一般的声音在暗夜中响起,听她说得有板有眼,众人既不敢全部相信,又觉得由一个女子来说这些十分诧异。

萧何惊讶过后便道:“张夫人,沛公并非去支援魏国,只是为了救您的女儿。”

作者有话要说:

第377章 拢荒石埋挚友骨

听到萧何这话,怀瑾抬头看了他一眼,然后把地上潦草的图全部划掉,泥土翻飞了几下,怀瑾将棍子扔掉了。

她忍不住想,现在诸侯都已起兵,他们不先聚在一起彻底灭了秦朝,反而各自为营只求自保。从前六国的后人们已经全部站了出来,争先恐后的复辟故国,光是齐地,就有田儋、田假两股势力在搏斗。

怀瑾心道,权势迷了人的心智,让他们找不到重点了。

已是寅时,天马上都要亮了,可张良他们还是没有回来。天马上就要亮了,篝火也即将燃尽,火边坐着的人走了一些,剩下的就在火边躺下打盹了。

“你去休息会儿吧。”刘交打了个哈欠,眼下有些发青。

怀瑾摇摇头,然后用手支着脸发呆,她如何睡得着?

天边静悄悄的升起一丝曙光,一声急促的马蹄声从山丘下传来,所有留守在营地的人全都惊醒站起来。

怀瑾反应最快,立即往下跑,原伏和刘交拉都拉不住。

她头发都跑松了,可看到尉缭稳坐在马上,怀中抱着呆滞的莺儿,怀瑾又是后怕又是惊喜的笑出了眼泪。

同时后面震耳欲聋的马蹄声也响起,她看到她的夫君坐在马上,白皙亮眼的肤色让怀瑾一颗心安定下来。

“好孩子,快下来!”怀瑾伸手把莺儿拉下来,女儿刚站稳,尉缭就从马上滚了下来。

怀瑾这才看到他背上,插满了密密麻麻的羽箭。

尉缭趴在地上,连简单的翻身都做不了,怀瑾呆住了,松开了女儿的手。

张良很快到了面前,后面的士兵绕过他们直奔山丘上的营地,千百匹马带得周围尘土飞扬,怀瑾张大了嘴,发不出声音。

“姮儿……”张良不顾手上的上,先把她扶住了。

怀瑾无意识的挣开他的手,跪在了地上,跪在尉缭身前。

她哆嗦着,想把那些箭拔下来,可无从下手。

尉缭伸出一只手颤颤巍巍的抓住了她的胳膊,怀瑾欲哭无泪,跪在他面前将他半扶着起来。

尉缭只有出气的份儿了,不成了、是不成了!

怀瑾看到他脸上却没有痛苦的神色,只带着一种安静的平和,他温和的看着自己笑了一声:“我把你女儿平安带回来了,别担心……”

“老尉啊……”怀瑾带上了哭腔,不顾周围有多少人在看着她,扭头看向张良:“子房,救救他!他是老尉啊!”

张良黯然的看着她,在她肩上轻轻拍了拍。

他身旁另一个中年男人就道:“怎么救?都被射成刺猬了,这会儿还有口气都算老天庇佑了。”这人说话中气十足,像是一口洪亮的老钟。

“阿姮,人总会死的……”尉缭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了,他抹去怀瑾的眼泪,颤抖着从怀中摸出一个东西。

老旧的排箫,竹管已经发黄了,尉缭把排箫重重的塞到她手里,忍着钻心的痛,道:“如果……有一日你还能去咸阳,还能见古依莎,把……这个给她,说……我对不住。”

温柔的语气,有说不出的缱绻。

怀瑾哭得更厉害了,尉缭想给她擦擦眼泪,可再也没力气了,只能艰难的看了张良一眼。

张良肃穆的跪下,对他一拜:“多谢先生护住我女儿。”

儒雅君子重重的磕了头,是对眼前这个人的感谢和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