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秦朝穿越手札(629)+番外
不多时,一把七弦琴被拿过来。
项庄瞧着便有些稀奇:“从来不知姐夫还会抚琴。”
“长久不练,有些生疏了。”张良漫不经心的拨了两声,停了几拍,他修长的手指动起来,或弹或抹或勾,古朴的琴声在院落里响起,大家一时都静悄悄的。
张良弹奏的是一首《礼魂》,大气磅礴的楚国歌谣,竟将月光带来的满院清冷冲散。
怀瑾托着腮,一手端着酒,红扑着脸颊瞧着他,眼睛里仿佛有星星一般。
她眼里仿佛再看不到任何人了,张良如何察觉不到这视线,嘴角终是不自觉扬起,琴声也变得绵软。
项庄等人本还屏息凝神的欣赏,琴声忽然一变,他们的心绪也变得柔软缠绵。一旁跪侍的几个侍女顿时面色含春,偷偷去瞟席上的几位男子。
申徒大人眼里只有夫人,她们自然不敢造次。可项都尉和越先生,却都是尚未娶妻的年轻男子,侍女们一时都想入非非。
几年不弹琴,张良今天似乎上了瘾,弹了一曲又一曲。
悱恻的琴声持续了一会儿,琴意又变得宁静淡然,恰如他的心境。
张良这琴弹的,把大家的心绪弄得忽高忽低,怀瑾细想着刚才那几首曲子,展开盈盈笑意。
就在此时,“锵”的裂弦声一响,琴声戛然而止。
原本沉浸在琴声中的几人都醒神看过来,张良暗叹一口气,道:“这是新琴,弦太紧了。”
心中却想,琴弦无故而断,不像是好兆头。
幸而其他人都是不懂音乐的,没往这上面想,张良摆了摆手,让人把琴拿走。
夜半,大家各自回房休息。怀瑾有些微熏,眼花耳热的在榻上半窝了许久,等酒意稍稍去了,她才发觉张良仍坐在桌案边写字。
她走过去,靠着他的肩打着哈欠:“还不睡?”
“等会就睡。”张良左手拉着她,右手不停歇。
怀瑾看了一会儿,知道他写的是送到韩王宫的文书,便不再言语了。这么靠着他的肩合上眼,半睡不睡的状态持续了一会儿,怀瑾忽感觉自己腾空。
也未睁眼,她就势搂住张良的脖子,被放在床上,她翻了个身挪到里面,而后埋头熟睡。
耳畔忽落下细密温热的亲吻,怀瑾缩了一下,哼哼唧唧的说了几句,得来张良的几声浅笑。
察觉这吻渐渐往下,到了脖子上、肩上、胸上……怀瑾懒懒的说:“你明日一早不是要去王宫吗?赶紧歇了吧。”
“不妨事。”冰凉的手指穿到她腰上,将衣绳解开。
怀瑾嘤咛一声,任他予求,嘴角却忍不住的翘起来。她似乎是打定主意不回应了,张良见此便越发起劲,她却是憋着笑不发出一点声音。
她平日里有百般花样,今天却闭嘴扮起了死人,惹得张良埋在她胸前闷笑了好一阵。
似乎觉得很有意思,张良轻声说:“夫人酒醉不醒,良今日便占一回便宜,试试采花贼是个什么滋味。”
说罢压上来。
怀瑾将嘴闭成了蚌壳,连喘息也被她化解了。等张良狂风暴雨般动起来,她才终于忍不住出声,张良缓下来,得意的问她:“哦?夫人醒了?”
“你如今怎的这般坏!”怀瑾喘息着攀住他,在他胳膊上重重咬了好几下。
“你不是说……”张良想了一下,没想起她原话是什么:“男人坏了,才有女人爱吗?”
怀瑾撑不住笑起来,觉得他刚刚歪头沉思的那一小会儿十分可爱,生了些攻略的意思,她翻过来将男人压在身下,声音低哑:“错了,是女人不坏,男人不爱。”
颍川、城父几座城都已稳定下来,接下来就是旁边的几座县城,大军休憩不过半月,便要准备去攻打阳瞿。张良建议项庄为主将,原伏为裨将,韩成都一一听从,而后以韩王的名义下了诏。
作者有话要说:
第393章 贪婢女生事主母训下
而张良则留在颍川,着力恢复民生,安抚百姓。给百姓分配粮食、重新划分土地;又重新修整水渠以灌溉良田。
秋天时,颍川城的繁荣得以恢复了一些,少了一丝战乱的凄凉。
而怀瑾近日给自己找到了新的乐子——学琴。
中秋节听张良弹奏,她决定学一门乐器好陶冶一下自己的情操。
于是张良每日提前回家,在天黑前指导她一个时辰。可惜怀瑾于乐器上并没有什么天分,一坐到七弦琴面前,十个手指就邦邦硬。
白日里张良不在,她就坐在竹林外练琴,还特意命人焚香,方方面面都给足了仪式感。
可惜刚拨弄了两声,耳边“咻”的一声,让怀瑾顿时拧起了眉,大叫:“张不疑——”
过了会,不疑从穿堂廊走出来,手上拿着一个弹弓,问母亲:“怎么了?”
“不许在家里玩弹弓!”怀瑾怒道。
府里的游侠们已然是张良的门客,有那么几个白日没事做的,见不疑拿着弹弓摆弄,便去教他弹弓,家里不少瓶瓶罐罐都遭了不疑的荼毒。
“我在院子里玩,没有弄坏东西!”不疑有些委屈的看着她。
怀瑾深吸一口气,想到儿子也没有玩伴,自己又不让他乱跑,他确实是憋坏了。
想了一下,她说:“这样吧,阿母让人在院子里给你竖几个草靶子,让几位先生教你练射术吧。”
顿了一下,她补充:“你把弓箭练好了,我和阿父带你去打猎,到时候你在外面就可以玩弹弓了。”
不疑顿时笑成了一朵花,转头就跑了。
怀瑾叹了口气,将琴先放下,然后去找越照准备草靶子。谁知刚走到闻远堂,看见几个侍女凑在一起窃窃私语,也不知在说什么,连怀瑾过去都没注意。
阿婉在后面重重的咳了一声,侍女们回头瞧见她们,立即乖顺的跪在地上。
想着儿子的事,怀瑾也没停下来,径直离去了,等走出好远她才偷偷跟阿婉说:“你没事去打听一下,看她们都在说什么。”
阿婉立刻应承了。
走到了门客住的院子,越照正坐在回廊上擦剑,怀瑾过去吩咐了一声,越照立即去准备草靶。
不过一小会儿,院子里就竖了七八个靶子,不疑带着几个门客过来。当着怀瑾的面,他们也不敢随意与不疑说笑,只是严肃的开始教授射术。
口头上先教了一遍,然后开始上手,不疑却连弓都拉不开。怀瑾在后面看得好笑,连连摇头,她七八岁的时候也拉不开弓箭,还是庆先生给她专门做了一把小弓。
“练半个月就好了。”越照站在一旁见怀瑾发笑,在旁边说道:“回头我亲自教公子。”
怀瑾回头,发觉越照仍穿着一身陈旧短打,不由一怔。
府上的门客她早命人制了衣服,越照是这群门客里的头,没道理分不到他。
见怀瑾的目光落在自己衣服上,越照笑了笑:“这一身穿着方便,况且我是江湖出身,穿惯了粗麻衣裳,那些上等衣料反而不大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