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锦韵好奇的是,沐亲王府为什么会选择她?难道是因为那一年她在清凉寺外救了王妃的缘故吗?
虽然那时没有明说,但王妃的身份已是昭然若揭,没有什么可怀疑的。
而那时听说那位病弱的世子也一同在清凉寺静养休憩,只是那位身子弱,不能四处走动,无缘得见而已。
难道是……报恩?
毕竟以她的身份背景,想要攀上皇亲国戚是没有可能的,就算她的舅舅是正二品的辅国大将军,但她的父母却什么也不是,还曾有过和离这码事,那些有身份有名望的人该是最忌讳这些。
按理说,这样的家世,这样的名声,王府是怎么样也看不上眼的,若不是王妃一力促成,锦韵想不出还有其他什么可能。
这个时代的人都是以家世、背景、身份、地位来衡量一切,可在别人眼中是应该感激涕零的无上荣耀,在她眼中却是轻若鸿毛,因为她根本不稀罕。
如果事实真如她想的一般,将自己逼至这样的处境,锦韵都不知道是应该感谢王妃,还是怨恨她?
*
得到锦韵的肯定之后,这件婚事就不再是个秘密,反而在京城广为流传起来。
一时间,全城震动!
名不见经传的陆家女儿竟然攀上了沐亲王府这门好亲事,虽然只是世子侧妃,但那也是能上皇家玉碟的身份地位,一时之间羡煞旁人。
消息传出以后,楚夜华与林思衍几乎在第一时间便登上了将军府的大门,锦韵却是避而不见,只让方芷君打发了他们离开。
再见面又能说什么呢,说什么都晚了,圣命难违,而他们这些小老百姓只有顺从的份。
最初听闻锦韵要嫁到沐亲王府时,楚夜华可很是气愤,还以为是沐子荣从中作梗,谁料到锦韵竟然是要做世子侧妃,虽然与那沐子宣只有一面之缘,但他也知道那是个嫁不得的病秧子,若是锦韵真的答应了,那她这辈子就完了。
林思衍焦急的心情丝毫不下于楚夜华,若锦韵真的不愿意,拼着头上这颗乌纱帽不要,他也要在皇上面前请命。
可锦韵……她真的不愿意么?
“她是自愿的。”
方芷君的一句话便同时浇灭了两个男人的希望,面对皇命,若是不自愿,还能怎么样呢?
楚夜华失魂落魄地离开了将军府,既然锦韵是自愿的,他还能说什么呢?
她从来没有对自己动过心,一切都只是他一厢情愿而已。
林思衍却坐在厅堂里不肯离去,他是了解锦韵的,不相信她会有这样的选择。
对林思衍的固执,方芷君也很是无奈,只得告诉了锦韵。
那时,锦韵正立在窗边发呆,闻言后,微一思忖,便提笔在案前写下一张小笺,等待墨干之后细细叠好交给了方芷君,再由方芷君转交到了林思衍的手里。
是记忆中那熟悉的精致秀雅的小篆,带带着淡淡的墨香,一目过去,林思衍的脸色便已惨白,唇角溢出一抹苦笑。
称谓是子息,落名是韵儿,中间是一行诗句。
车马往来尘暗天,净光欣喜接诸贤。半瓯春茗无多费,且结来生一笑缘。
“且结来生一笑缘……”
林思衍双目渐渐泛红,这是她第一次称呼自己为子息,韵儿,韵儿,他们的缘分真的只有延续到来生了么?
将那张小笺折好,林思衍仰天一叹,含着他这么多年以来的爱恋、无奈以及心酸,随着那滴滑过眼角的清泪重重落地,最终,没入尘埃……
第【127】章 出阁(1)
顾清鹏是在锦韵出嫁的前两天才从大牢里给放了出来,除了头发略微凌乱,满脸长满胡茬,整个人倒是没有什么损伤。
回到将军府,看到府内四处张贴的红色喜字,顾清鹏一声不吭,默默地进了房,梳洗完毕后,再换了一身天蓝色的长袍,便向锦韵的院落行去。
待那白底兰花的定州瓷盏中的茶水已经凉透,顾清鹏才缓缓开口,话语中不无晦涩,“是舅舅没用。”
“舅舅说什么话呢!”
锦韵嗔怪地看了顾清鹏一眼,缓缓道:“舅舅卧底敌国,胆识过人,阵前杀敌,英勇无双,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亦是我最敬重的长辈。”
顾清鹏的唇角划过一抹苦笑,他当不起锦韵这样的吹捧,再英勇又如何,连亲人的幸福都不能保障,他活得窝囊。
“舅舅,我是自愿的。”
锦韵唇角微翘,扬起一抹恬淡的笑容,整个人平静的犹如一汪清水,“其实给世子做侧妃也没什么不好,女人终归是要嫁的,嫁给皇亲国戚,这种身份地位是别人想也想不来的。”
这几天锦韵细细地想了很多,入王府的确是她的一条出路,既可以躲开木子的纠缠,又可以使舅舅脱离牢狱之灾,这是一举两得。
“可是世子的身体,他……”
对沐亲王府的那位世子,顾清鹏也花了心思去了解一番,若不是这个原因,与沐亲王府联姻也算是一门好姻缘。
顾清鹏虽然没有想过三妻四妾,但对男人娶妻纳妾这点事情,他也并不排斥。
所以在他看来,排除这点不利的因素,锦韵能够嫁到王府做世子侧妃,从身份上来说也的确算是高攀了。
但就是这点不利因素,却关系到女人一辈子的幸福,所以这才是他反对的原因。
“若那位真有点三长两短,那锦韵不正好可以回来与舅舅娘亲团圆吗?”
锦韵吐了吐舌,俏皮一笑,原本低沉的气氛骤然活络了不少。
顾清鹏只当锦韵是说笑,哪个女子不希望自己丈夫身体康健,长命百岁,才能子孙绵延,福泽永寿,这可是女子最大的依仗。
却没想到,锦韵真是这么想的,虽然诅咒自己未来的丈夫早逝有点恶毒,可是他不死,她又怎么能以已嫁妇人的身份,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呢?
想到这一点,锦韵不由地粲然一笑,长久以来压抑的心情,终于绽放出了一点光明,因为她重新看见了希望。
事物都有两面性,端看你从什么角度去看而已,好的能够变成坏的,坏的为什么就不能够变成好的呢?
想通了这一点,锦韵的心情豁然开朗。
*
出阁的前一日,刘氏带着锦怡突然到访,以要给姐妹添妆为由头,非要见到锦韵不可。
其实最初传出锦韵要嫁给世子为侧妃的消息之后,刘氏便来将军府走过一遭,只是那时她的目的是劝服锦韵从陆府出阁,毕竟是陆家的女儿,这样的话他们陆家也面上有光。
不过这个提议在还没有见到锦韵之后,便被方芷君给挡了回去。
当时离去时刘氏的面色是阴沉沉的,没想到才过几日就又带上锦怡,且换了一副笑脸登门,真正是让方芷君哭笑不得。
不过这一日,方芷君倒是留意到了刘氏带来的人,几个样貌俏丽的丫鬟,还有两房人家,都在一旁侯着,敢情是劝说不成,又厚着脸皮上赶着给锦韵送陪房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