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母为了庶子都可如此尽心,更何况是自己嫡亲的女儿?对比之下,亲疏立现!”
锦韵不以为意地说道,伸出左手,垂目看向自己的指甲盖,小小的指甲盖圆润饱满,还泛着淡淡的粉色,倒是剔透玲珑。
“更何况……过了年二姐就满十四岁,一般人家的女子到这个年纪早该议亲了……而明年锦韵是否还有这个机会参加安郡王府的赏梅宴,就不得而知了。”
锦韵抬起了头,唇边笑容婉转,眸子晶晶亮亮,端得是灵巧可爱,惹人怜惜。
可看刘氏看在眼里,却恨不得咬碎一口银牙,她当时怎么会以为这小女娃好说话,这明明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小狐狸,精着呢!
虽然心中的计较被锦韵看了个通透,但刘氏到底不想被一个小女孩把自己给拿捏住了,这才缓和了神色,轻声道:“三丫头,这件事确实不好办,不若换成另一件吧,大伯母一定答应!这些年我也存了不少首饰头面的,你若喜欢,就去大伯母那里挑几件合心意的,如何?”
“娘……”
锦怡扯了扯刘氏的袖子,满脸地不赞同,那些首饰头面可都是刘氏为她准备的嫁妆,她一件都不想给这贪心的小狐狸。
“锦韵本就喜欢清淡素雅,大伯母的首饰头面还是为二姐留着的好,锦韵消受不起。”
锦韵淡淡地起身,即是送客之意,“既然大伯母为难,也就不用勉强了。”
“你!”
刘氏咬紧了后牙槽,手中丝帕已经被她绞成了团,这丫头怎么是个油盐不进的主。
“娘,怎么办?”
看锦韵的态度坚决,锦怡也慌了,刚才锦韵说的那些话,个个击中她的心窝,她年纪已经不小了,再不开始瞄着好人家着手议亲,又要等到什么时候?
她可不愿意在家呆成老姑娘,她一定要选个有才有貌的俏郎君,若是幸福,或许还能遇到郭品峰。
而安郡王府的赏梅宴便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她绝不能错过!
锦韵瞥了一眼刘氏与锦怡,微微福身,道:“侄女有些累了,就不陪大伯母与二姐姐。”
言罢,便转身要走,当真是准备把这花厅留给刘氏母女,任凭他们爱坐多久坐多久。
“等等!”
刘氏也被锦怡在一旁闹得心头慌乱,见着锦韵果真转身便走,不似做假,她那假装的淡定与沉稳也彻底崩塌,猛然起身,咬牙道:“我答应了!”
锦韵脚步一顿,唇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容。
第【71】章 沐亲王府的八卦新闻【 】
十二月十八,这一天是安郡王府一年一度的赏梅宴。
梅开正艳,暗香袭人,听说即使走在安郡王府外的那条十字大街上,远远地便能闻到飘来的花香,那哪里只是个梅花园呢,分明就是一片盛开的花海。
早早的,安郡王府门外便停满了马车,人虽多,却一点也不嘈杂,都挨着队被人依次引入了府中。
前头是落缨八宝车,后面是朱轮华盖车,锦怡和锦韵陪着方芷君坐在中间的那辆蓝布青绸大车中便显得格外起眼。
当然,这起眼并不是因为这辆车有多华贵,反而是因为它是众多华丽中的一抹朴实,所以格外惹眼。
威远侯爷方威本就出身民间,不是世代勋贵之家,没得那么多讲究,加上他生性节俭不喜奢侈,一直是京城中人人称道的清贵之家。
锦怡嘟嚷着嘴满脸地不悦,她今天着一身水红色百蝶穿花通袖袄,裙袄绣工精湛,百蝶纷飞栩栩如生,头上斜插着一支水晶璎络的团花步摇,脑袋一晃动起来便是叮叮作响,特别引人注目。
如此俏丽可人的妆扮,却坐在如此粗简的马车里,锦怡自是心中不郁,若是换作陆府的马车也定比这辆来得好,心中暗暗腹诽这威远侯府也太不注重脸面了。
锦韵抱歉地看向方芷君,这次是她唐突了,但为了哥哥的前程,或许再给她一次选择的机会,她仍然还会这样做。
方芷君笑着摇了摇头,拉过锦韵的小手拍了拍,意思是让她不用放在心上。
这次给威远侯府的请帖里除了方芷君之外,她的表弟方言也应邀而来,多出的锦韵姐妹也只能算是陪客而已。
方言已经年届十八,长得人高马大,虎面熊腰,往人堆里一站,端得是威风凛凛,不落他父亲威远侯的威名。
因为威远侯的爵位是终身制,不能世袭,所以在三年前方言便考取了武状元,如今在军中任宣节校尉一职,虽然是正八品的小官,但人无贵贱,从低做起,倒更显得这个年青人的质朴与实干。
大辰王朝的老祖宗虽然也是马上得天下,但传承了几个朝代之后,逐渐便形成了重文轻武之势,即使是五品的武官在七品文官面前也不敢妄自托大。
所以,对于一个小小的八品校尉,锦怡连看都不愿意多看一眼,她的眼光可高着呢。
方芷君之前便对这个表弟多方夸赞,但真正见到方言本人后,锦韵的心思却是一动,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另一张俏颜……一个擅用长枪,一个擅使银鞭,她怎么觉得这两个人若是凑在一块,一定对味呢!
被丫鬟扶着踩着脚踏下了马车,锦韵才刚刚站定,便听到不远处一阵喧哗,转头看去,只见两匹白色骏马正拉着一辆华丽的朱红盖顶的马车挤过车群,向着安郡王府门口驶来。
看着那辆马车,锦韵直觉有些熟悉,像是在哪里见过一般,细细回想之后,她恍然大悟,这不是他们刚入京城那天遇到的那辆嚣张跋扈的马车么,再看马车前顶边檐上垂挂着的乌檀木吊牌正中写的一个“郑”字,她再次肯定,这正是他们当日所见,那郑太尉家千金的马车。
只是比起那日的情景,少了车夫粗重的吆喝,也没有东倒西歪的人群,即使贵为太尉千金,在安郡王府门前也懂得收敛几分。
若是在这里传出不好的名头,想来这位郑小姐将来在京城的贵族圈里便难觅佳婿了。
看着硬是挤过众人,强行抢到前排的郑府马车,很多人面上都露出一丝不悦,但却没有人站出来说上一句话。
锦怡更是一直用艳羡的目光追随郑府的马车而去,心中感慨不已,若是她也贵为太尉千金,想必今日也是这个派头。
郑小姐下了马车,四周便响起一阵惊叹赞美之声,她的头颅高高地昂起,自是有说不出的得意与骄傲。
锦韵只远远地看着,只见这郑小姐穿着一身艳丽的桃红色对襟小袄,襟边竖立,镶着一圈雪白的狐毛,衬着那张精致的小脸,雪白细嫩,眉目盈盈,眼波流转间更是妩媚动人,腰上系着一条湘妃色的皮袄裙,头上插着一支应时应景的葡萄紫水晶滴珠点翠梅花簪,梅花周围圈着米粒大小的珍珠。
这种珍珠叫小米珠,光泽莹润,质地精良,一颗便极为稀有,更别说那一圈同样大小,色泽光华也无差的小米珠,只是这根点翠梅花簪的价值相信也足以令人咂舌,不愧为郑太尉家的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