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原配嫡女(197)+番外

作者: 弥生凉 阅读记录

等确定是温余卿了,温宥娘才让他坐下了,颇有些心疼的问:“怎的晒成了这般模样?这半年可是吃了不少苦罢?”

温余卿露出一口白牙,笑着回道:“没吃什么苦。表哥也黑了呢!”

温宥娘翻着白眼道:“他不一直就黑?”

张昀良自幼就比温余卿活泼,日头晒得多,肤色就要深一些。温余卿跟他一比,就算是白瓷娃娃了。

温宥娘知道这半年苦,可没想到能苦成这样,但见着温余卿脸上透露出来的精神气竟是比以往更甚,也知道多说不得。

只等温余卿走了,才跟冬梅叹道:“看着身子是壮健了,精神气也足了,就是变丑了。以后可怎般说亲呢。”

以前的温余卿一身书卷味儿,一站在那,说玉树临风太早但一身儒雅却是有的。就瞧着如今晒得黑瘦黑瘦的,竟是半点没以前那股子味道了。

这五官虽没变,肤色深了,长相就有些吃亏。大隆不兴现代的小麦色,小娘子们只会觉得温余卿不好看。

冬梅也没想到温余卿竟被晒成了这样,不过还是安慰温宥娘道:“姑娘瞧着大少爷的身体不是好多了,那精神气也比以往强,还有什么不好呢。皮相不过虚妄,身体好比什么都强。”

温宥娘笑着道:“这又是听谁说书去了,竟连虚妄这词儿都学会了?”

冬梅也笑,说道:“不就姑娘上一本写的话本子里头的?那和尚念的呢。奴婢就记得这一句了。”

温宥娘这几月闲来无事,就写了许多话本子,卖给京中的说书人,虽没赚上几两银子,然而也当是乐趣。

冬梅这一说,温宥娘就敲了敲头,道:“你不说我还给忘了,我那还有一本可没写完呢!”

温宥娘正打算让冬梅研磨,她好今日也写两回,就听得六太夫人身边的丫鬟进了院子,说是六老太爷有请,有要事问她。

温宥娘一猜应该是与余庆年的婚事,因此便带着冬梅到了上房。

得进了屋子,六老太爷正对六太夫人说温余卿为何那般黑了,“不过年少性玩闹,在马车里坐不住,白日里大多时候都是顶着日头骑的马,哪里有不晒黑的道理!”

等得六老太爷说完了,温宥娘才上前见礼,“宥娘给老祖宗请安。”

六老太爷颔首,指了指下面的位置,“坐罢。”

温宥娘便走上前坐了下来,才听得六老太爷跟六太夫人继续道:“老神医跟了一路,说是身子约莫是没问题。不过内里,也还得多长几年了尚才清楚。姓鹤的郎中,也说不曾开过真对身子有毒性的药来。”

六老太爷在那说着,说得温宥娘这会儿嘴里也发苦起来。

老神医跟着六老太爷一道离京之前,给温宥娘开了好几副药,都被六太夫人逼着温宥娘喝了个干净。

那苦味儿,喝了一碗,一整天吃糖都压不下去,更别说因担心吃蛀牙不敢多吃糖,那一段日子都是苦茵茵的。

当然,就算是喝了那么多的重要,温宥娘家的亲戚还是没来的迹象……

说完温余卿的身体,六老太爷又问道:“江南一带还是没有消息传来?”说的是当初让人查温太夫人被卖出的那些丫鬟给温宥娘姐弟下毒之事。

六太夫人摇头,“已经十来年过去了,几经转卖,又哪这么容易就找到人。说来当初她身边的那四个大丫鬟,倒有两个有了点踪迹。另外一个,却是一直下落不明,连个寻人的方向都没有。”

六太老爷也只点头表示知晓了,本就时隔多年,查不明白也极为正常。

在一边听着的温宥娘却想了红姨娘,然后又想到了当初仇氏身边那位双喜。从孟迅手中得到的案卷拓本里,温宥娘就瞧出了双喜这个人物与红姨娘的诸多相同之处。

同样不是家生子出身,同样深得跟着的姑娘的重用,最后一人在仇氏如愿嫁给温家大爷后‘功成身退’,一位以姨娘的名义却无姨娘之实呆在温府中十多年后也‘功成身退’。

那么有没有可能温太夫人身边亦有那么样的一个人存在?在做完了某一件事之后,也‘功成身退’了?

所以,在寻找了大半年,依然半点曾经的踪迹都寻找不出?

谢氏的事,温宥娘想着也是时候说给六老太爷了。

不过,六老太爷却是问到温宥娘关于余庆年与她的婚事,“听你老祖宗说,你对余庆年并不看好?”

温宥娘将余庆年与周家娘子之事说了出来,“周家娘子与他一道长大的情份,尚不能让他有所改变,宥娘又何德何能敢指望于他?”

六老太爷却没把周家娘子当回事,道:“当初是周家不守诺,后又挑选女婿不力,哪能怪在余家郎君身上!”

“周家娘子下面尚有妹妹,且也与人订婚,又如何拖得起?若是等六年,周家娘子已二十有二,下面的妹妹也有二十。自古除战乱之时,有几家娘子二十才出嫁?那户人家若是因此退婚,岂不是害了两姐妹?”温宥娘回道。

温宥娘腻歪死古代男人的逻辑了,好似女人就是男人的附属物,想什么时候娶,便什么时候娶,要受了委屈半分不愿,就是女方的错。

不等六太老爷说话,温宥娘又道:“老祖宗,若我处在周家娘子那个位置,要底下有个小妹,难道也要我们姐妹等他六年?”

六老太爷皱眉,一时有些哑然。

温宥娘不是周家娘子,所以不会走到周家娘子当初退婚那一步。

然而要说真那么套上去一想,六太老爷又有点觉得是余庆年欺人太甚。便是变通一下,热孝成婚也没什么不好,至少府中也有人操持。

这么想来,余庆年也确实过于迂腐了些,不够变通。要再想深一点,要是个图名声的,人品也说不准了。

温宥娘见有戏,忙继续道:“何况如今周家娘子又上京前来投奔,其心昭昭。宥娘也不愿意与她相争。”

在温宥娘心里,余庆年是欠了周家娘子的。要周家娘子当初没有跟他订婚,哪能遇见后面的遭心事儿呢。热孝成婚,本就是女子吃亏了,竟然还是不肯。骂人不骂娘,打人不打脸。当初余庆年就是活生生打了周家的脸。

当然,若只说这一点,必然不够。

温宥娘又道:“就余府郎君这种性子,便是下场参加了会试得了名次,又哪适合在官场行走?更别说以后提点温氏子弟,能不带牵连妻族就已是大幸了。”

六老太爷为何愿意过继温宥娘姐弟?无非也不过是为了兴盛六房。

温宥娘前面那些话,并未影响到六老太爷对余庆年的看法,然而最后两句却是命中红心了的。

六太老爷并不指望温宥娘嫁入高门,来携带娘家,然而却是担心温宥娘所说,因余庆年的性子在官场上出事而被带累。

当初与魏山长相遇,谈得正起,魏山长说到没有婚配的故人之子,且又是庶族,府上颇有名气,六太老爷便觉得占了大便宜,当场就将亲事说定了。

上一篇: 鱼跃龙门(重生) 下一篇: [穿越]女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