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原配嫡女(253)+番外

作者:弥生凉 阅读记录

要卖身了,要么拿钱赎回去,不能赎的比如官奴,就要给老鸨一笔钱,另外安置,还是需得按时向老鸨报备,然后老鸨向官府报备。当然了,比如国公府这等人家,接进府里来其实也没什么,本身府上都有官奴在。这等门第,也不怕人跑了。

自然也有卖身的,叫私窑。一般官府明令不允,实际上只要没查到,也没多少人会管。

“就那个真爱那?”温宥娘问。

孟世子把菜又往锅里加了一份,道:“什么真爱?”

随后又领会到那两字的涵义了,就点头,“我们要离京,也不知何时回来。就把京中的友人,叫到她那喝了几杯。”

温宥娘:……

孟世子吃了一会儿见温宥娘不搭话了,就自己开了口,“以前我傻。”

这是个什么样的开头,竟然承认自己傻了,温宥娘暗想。

孟世子又接着道:“我是东宫里的,他们是陛下那的,跟那些人玩不到一块儿。开始的时候,有人给我设局。”

没出东宫前的孟世子,尚且算得上是脑子简单,因与家中年纪相仿不大的玩不来,故往外寻玩伴。

只是纨绔的圈子也不是那么好进的,孟世子第一次与人相约就差点被人整了仙人跳,人傻钱多嘛。还是那位叫潘娘子的官女支给他提的醒,后来两人就渐渐相熟。

“当 初蔡氏死的那一日,她是被人算计的。有人仿着我的笔迹,请了她到后门里,说是我要与她相约私奔。后来蔡氏就死了,祖父一开始要杀死她为蔡氏填命,只是后来 我死活不肯后就没再说这话了,只把她又放了回去。那时候她就跟我说,府上有人在算计我,说我姐姐在东宫要靠着族人对他们无可奈何,我出了宫后就得自己护着 自己。”孟世子说到这,神情有些沮丧。

会相信孟世子带她私奔,所以跑到后门里来,自己还是个官女支。

温宥娘道:“其实,她也挺浪漫的哈。”都不怎的好意思说蠢了,免得破坏人家真爱在他心目的形象呐。

当然孟世子也没傻到跟温宥娘说,当初他想娶个厉害的媳妇儿,就是那潘娘子出的主意。

孟世子懂浪漫的意思,只苦笑道:“其实我一直当她是姐姐看。她如今二五了,也赚不到什么钱了。”

温宥娘差不多翻白眼了,你当别人是姐姐,可人家当你是情人是依靠,只可惜不靠谱,没私奔成。

“二五的年纪,恐怕老鸨也不愿给她好脸色了。”温宥娘道。

到底是颜色不再,古人老得快得很,勾栏里二十五的娘子都不时兴了。

孟世子点头,“她还好,我常去寻她,老鸨对她就有笑脸,其他的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

温宥娘听了就道:“如今你成婚了,倒不如把她带回府里来。”

孟世子摇头,“祖父,二婶都不会许的。”

就算当初蔡氏的死是阴谋,可明面上是因潘娘子刺激上吊的,就算孟氏比蔡氏强,为了名声,也不可能接纳潘娘子进府。

温宥娘想了想,道:“那就把她接出来,替她买一个院子安置着。”

孟世子道:“我以前便说过,只是她不愿。说是住进去了,就是真的被关起来了,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温宥娘就道:“给她开个勾栏不是成了?还能当一辈子依靠呢。你买,她管。何况还能得不少消息。”

孟世子停下筷子,道:“其实你想的最后一点吧?”

温宥娘暗想,简直就是废话,不过嘴里却是道:“让她管着人,总比别人管她强不是?”

然后又压低声音道:“就探子里,以后便是拿到手了,里面谁是谁的人,你能分清楚?倒不如建一支新的来。”

孟世子听到温宥娘最后一句话,眼睛都瞪圆了,“你——”

温宥娘道:“我怎的?”

孟世子嘻嘻笑,“我果真娶了个好媳妇儿。”

两人又就潘娘子的为人说了一会儿,温宥娘才说到了四房投靠之意,“一个月之内,四婶当是会开口的。我倒是看得来六房那个。”

孟世子道:“那个是护卫里的小头领,不过归祖父那边调度。”

温宥娘就道:“只事先将人说明白了,他要愿意,离开的时候向祖父讨要过来就行。他总不会连一队人马都舍不得吧?”

“你拿那个老光棍作甚?”孟世子问。

温宥娘道:“你且等着,以后总有大用的。”

作者有话要说:二房的优势在于,一儿子多,二儿子出息,三媳妇娘家支持,四一房人全都不糊涂,所以老公爷会在自己精心教养的大房承宗子死后意属二房不是没道理的,换谁都会这样选,毕竟是上千人的未来。

☆、第143章离京前定事

四房的严氏,在温宥娘嫁过来的第二十日,终于开口说了投靠之意,“我家那个,就觉得你们两口子能在外面游历一番其实也不错,就不如就搭个伴一起。他说这么多年,他还没带过我出京城走走呢。”

严氏说完这话,自己都有些脸红了,虽是借口,然而这话从自己夫君嘴里说出来,却是让她听了心里十分喜悦。

随后又趁着温宥娘还没开口说话,又低声道:“你四叔的意思,也是想出去。也总比一辈子呆在府上靠着府上吃饭的强。”

四房的身份在老公爷死后可以分到一笔财产,虽比不上大房二房三房,然而却是要比一般庶族的要强得多。

可只是这样,孟四爷却是并不满足。

严氏道:“他读书不成,去当个闲职的官也觉得没意思,又不爱跟那些人打交道。总想着要出去闯一闯,许是就能找得到自己想要做的事儿了。”

孟四爷这想法其实很容易理解,就温宥娘所知道的,在现代里许多家庭里的孩子,家世不算是顶好的,或者在家中不算是被最重视的那一个,许一辈子不用吃喝发愁,但就是不愿意按照父母的意愿走,总想着天高任鸟飞。

当然孟府中的情况不一样,孟四爷是读书的天赋并不高,当官也只能走走门路,还品阶极低。老公爷也不可能为了一个没什么天赋的庶子,把人往天上捧。所以四房只得自己出来寻找出路。

毕竟探子,老公爷似乎也没让四房插手的意思。

温宥娘道:“只要祖父同意,我跟行景倒是无所谓的。”

随后严氏就说到六郎的事情,“知道我们都念着出去,六郎也是动了心思的,他习武的好动,一辈子呆在京城里也不甘心。”

就这么一下子,温宥娘就得了四房与六房投靠。

至于五房,严氏道:“五郎有个家拖累着,又管着几个庄子,吃喝不愁,虽心向往之,却是脱身不得的。只说在府上留着,当个看家的就好。”

因此如今孟府便在暗中分成了三派,大房、二房、三房。

除了二房、三房,拉到孟府中所有能拉拢的人,温宥娘十分满意,虽目前看来还只是在洽谈阶段,然而架子至少搭上来了不是。

上一篇: 鱼跃龙门(重生) 下一篇: [穿越]女中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