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佛系代购的六零生涯(14)+番外

作者:慕容红苓 阅读记录

当然,如果嫁给叶念国的话就更好了,显然叶念国也不受他的欢迎,这人虚伪的很,就知道拍马屁,家里穷的要死,可还爱充大头,简直好笑的很。

所以他很想让自家二姐跟叶念国成了一家子,那才好看呢!

吴小弟虽然听着自家妈妈的碎碎念,可心里头也不无恶意地想道。

至于叶念国虚伪呀,逞能之类的自然是没有的,不过是吴主任在儿子跟前说过几句多跟叶念国学学之类的谦逊之词罢了,可吴小弟可不这么想,总觉得叶念国在自己跟前有种高高在上的得意劲儿,真是让人不爽的很。

所以就在自家二姐跟前说了几句从父母那儿听来的闲话,叶念国家庭条件可着实地不咋滴,农村人呀,家里姐弟四个呢,而且还有两个不相干的外人在,那可是一家子的拖累,他就不相信二姐嫁过去之后能有好儿了?

依着二姐的那个脾性,不闹的叶家天翻地覆才怪呢。

吴小弟可没想到自家二姐会给这种事儿当着人叶念国的面儿说出来就对了。

这下子可是瞎了,他爸妈最近可没有别的人选了,显然对于叶念国是很满意的。

吴小弟也不觉得别人谁会看上他家二姐就对了,那样的女人,谁稀罕?

吴主任将儿子臭骂了几句,安抚了二闺女几句,送走了两个闺女之后,他也是发愁,该怎么跟人家小叶说呢?

这事儿闹的!

好在叶念国不是那样人,也不会将这事儿宣扬出去,倒是让吴主任稍微地有点儿安慰。

“小叶,对不住呀,小孩子家瞎胡闹,口无遮拦的,你可别放在心上呀。虽然我是有心给你和老二凑在一块儿,可既然你们都没这个心思,那我也不会勉强的,这事儿就当没有好了。”

叶念国:……

总之吴主任还算是大度又正派地将事儿摊开了跟叶念国说明白了,这事儿也就算是揭过去了。

不过彼此之间的尴尬还是在的,叶念国也减少了去吴家的次数,总得给大家一个缓冲的余地,吴主任不仅是他的上司,而且对着自己还各种地不错,总不好让大家的关系弄的太过尴尬了,所以像现在这样就挺好的。

时间会是最好的良药,总会将一切好的不好的都清走,不会因为你高兴或者难过就停留!

村里的生意越来越好,总算是从原料到销路都培养了一批人出来,叶念国最开始的五百块钱也全都拿回来了,这下子是真的和他什么关系都没有了,最多就是叶家每年跟着村里人一样分红了。

叶妈虽然不理解儿子这么做的原因,可既然他这么做了,肯定是有道理的,而且头一次看见这么多钱的叶妈心里也不踏实的很,留了二三十应急之外,剩下的钱都让叶念国存银行了,这年头利息那么高,钱留家里万一给人偷了之类的不得后悔呀?

叶念国也是满口地答应下来了,不过钱并没有存银行,而是存在了自己的代购系统里,这才是真正放心保险的,虽然没有利息。

可叶念国如今比起以往谨慎了许多,家里有这么多钱这事儿也只有叶妈知道,叶妈怎么着也不会给儿子惹祸的就对了。

今年的庄稼的确是不咋样的,冬天没下雪也就算了,可是到了现如今也没见多少的雨这就让人发愁了。

得亏自家村子里不是那么着急,因为淀粉厂的缘故,所以种了很多的土豆,而且虽然有个淀粉厂了,可是村长和支书也并没有因此就放下庄稼,反而是更重视了些,各种的杂粮种了不老少,所以目前倒是不会出现这种极端的情况出现的。

不过叶念国听着老人们的念叨,跟着村长和支书也说了自己的顾虑,如果真的出现了旱灾的话,那么说不定上面会让村里给淀粉厂收掉的,毕竟不吃粉条可以,可总不能让饿死人吧?而且淀粉厂也是费水的厉害,所以各方面下来,淀粉厂凶多吉少。

“这也是我最近在琢磨的,与其让人家弄掉,还不如咱们自己收掉呢。你说呢?”

村长先开口了,支书也表示赞同!

“多点儿水到底能多浇两亩地呢,这没什么不好的,即便上面不追究责任,咱们也说不过去,良心上过不去的!”

既然他俩都赞同了,叶念国也不会表示反对的,他原本只是提醒下,想让他们能有个心里准备,有个应对,没想到他们比自己想象的更果决,并没有太多的不舍,很快地就有了决断。而且似乎情操比自己以为的要更高。

虽然不过是两个老农民,可觉悟,品性值得大多数人学习的。或者说,叶念国低估了这个时代人们的自觉性。

叶念国并不觉得羞耻,反而是高兴的很,他在这个时代很没有安全感,认同感也并不高,如今有了这么一出之后,叶念国突然觉得,也许这样活着也不赖的。

村长和支书分头行动,一个去隔壁公社商量鱼胶粉的事儿,另一个去公社,跟上面的领导说一声儿,省的以后有麻烦。

叶念国回到了家,躺在床上,心情非常不错。

听着志红和志忠俩人大呼小叫地都不觉得烦躁,反而是愉悦的。

第16章

果不其然,公社对于他们的这种觉悟很满意,毕竟不能什么好事儿都让他们给得了,这已经开始有大队陆陆续续地告状了,说是他们大队占了太多的水资源,如今哪儿能这么奢侈呢?

如果不是因为村长和支书好生地维护着跟上头的关系,人家怎么可能会好替他们压下这么多不满的声音?

如今他们自己有眼色,见好就收,倒也不会太追究就对了。

虽然村里有人有意见,可是在吃饭的问题上,多少的问题都是可以压下去的,谁也不敢当着大家伙儿的面儿抱怨就是了。

至于私下的嘀咕么,谁理会他们呢?

虽然人心浮动,可至少大多数人同样也是支持赞同村长和支书的就是了。

农人么,最看重的还是庄稼,这是根基,没人会反对的。

村长和支书也满意自己对于村子的掌控,至少目前还没有人敢在他俩的眼皮子底下表达不满就对了。

收了淀粉厂之后,支书在村子里收干果,栗子呀,花生,枣子,核桃这些的,然后叶念国办法给卖到供销社去,也算是给大家弄点儿额外地收入,看病呀,买油盐之类的。

这些东西漫山遍野地都是,家家户户都有,多少也不过是看人勤快与否罢了,所以这个算是个细水长流地生意,叶念国也村里人都挺满意的。

慢慢地,村长生出了几分其他的心思来,他们村完全可以办一个小卖部的呀!这样的话大家买个针头线脑地不用去公社之类的跑那么远了呀。

这个倒是可以有,叶念国是赞同的,货源他可以解决一部分,市面上紧缺的那部分,其他的么,可以去公社调货,也可以去县城呀,叶念国也不会拦着村里人上进的。

脑子好的人,甭管是什么时候都能活的好好儿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