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代购的六零生涯(32)+番外
叶妈的这个魄力一出,包括叶念国在内的大家都高兴了,男孩儿们剁馅儿,两个姑娘烧个火呀,洗个菜的,总归一家人忙碌起来,这活儿干的也快的。
老二在厨房里头并不利索,索性地拒就让他去收拾外头,打扫卫生,洒扫除尘这些的。
老三倒是喜欢做饭呢,暖和还能时不时地塞点儿东西,这日子才好呢。
到了二十八,全村基本上人人都直奔打麦场,在这里杀猪呀!
支起了两口大锅,烧水,一会儿还要在这里煮杀猪菜,就算是过年了。
杀猪匠也是从外头请来的,除了手续费之外,还要送人家下水就对了,也就是心肝肺,肠肚这些的就对了。
即便是志红志忠这样的小不点儿,或者比他俩还小的似乎也都不晓得怕是个什么,站的远远地看着大家抬着绑好的大肥猪呢,脸上笑的那叫一个灿烂。
叶念国这种文弱书生这会儿是帮不上多大忙的,人家是不会让他凑跟前添麻烦的,叶念国索性地带着弟弟妹妹们聊起了生物来,这一刀下去割的是哪儿,大动脉是什么样的之类的,然后看着杀猪匠开始分割猪肉了,怎样怎样一块一块儿地并没有读过什么书,可这人对于猪的构造却是琢磨的一清二楚,逼着弟弟妹妹每人背了一段儿《庖丁解牛》之后,他最后才感慨:
“果然,高手自古就在民间呀!老百姓就是有大智慧的,只要你能沉下心来学习,哪怕是一个杀猪的,也不能小瞧了。”
周围听着他感慨的人:……
算了,还是离着书呆子远点儿吧。
众人看着叶老二几个心生感慨,也太可怜了些吧,不就看个杀猪么,这不仅要背课文,还要说一大堆这块儿是猪的哪儿,那块儿是猪的什么,也是心累。
当然,对于叶念国的博学大家是毫不怀疑的就对了。
猪杀好了,大家开始做杀猪菜了,这下子叶念国总算是让自家弟弟妹妹解散了,随他们去玩儿吧。
猪的膀胱充上气儿,就这么个东西,就是大家接下来最好的玩具了,当然仅限于男孩儿。
叶家兄妹散了,叶念国也就家去了,接下来的热闹就没什么好凑的了。
好容易吃一次大锅饭,大家拎着自己的碗筷就在打麦场上蹲着闲聊了,说说自家今年的年货,再说说明年是不是该送孩子去念书之类的,大家的注意力大多都不在眼前的话题上,而是在不远处的两口大锅上,香气儿飘起来,馋的人抓心挠肺的!
各家各户地按着名册开始喊人,不论大人小孩儿的,每人一碗杀猪菜,想要在这儿吃的就在这儿吃,不想在外头挨冻的就家去呗。大多数人都是直接端回去了,少数人留下来看能不能再添点儿,哪怕是没肉没菜,再来一勺汤也好的呀。
叶家人当然不会在外头吃,随着大流儿,大家都回来了,叶妈再调味儿,热一下玉米面饼子,然后才开始吃。
真别说,猪肉,粉条,白菜,这滋味儿还真不赖,每个人包括叶念国在内都吃的肚子圆滚滚的,痛快,舒服!
第29章
吃了这么好吃的一顿饭,大家心里头那叫一个舒服,就连志忠也叫嚷:
“这样的日子,神仙也不换呀!”
逗的大家哈哈乐的同时也是忍不住地点头赞同,的确如此,是很好幸福就对了。
叶念国摇摇头,也不说那些有的没的,如今的生活他是还挺满足的,至于将来,再说吧,反正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就对了。
有些时候他还挺感激这个村子,感激这些人的,虽然小矛盾不少,可是大家都挺善良的,没有那种刻意的恶。所以他也愿意去为大家去做点儿什么的。
过了年之后,大家又开始干活了,过了几天,村长和支书来和叶念国商量,想他们这种成分不好的人家要出个人去修水渠,叶家谁去?
叶念国能说什么?只能他去了。
不过修水渠也不是没有好处的,工分给的特别高,像叶念国他们这种在村里都是最低工分的,如果去修水渠的话,工分能翻好几倍就是了。
叶家最少得去一个,如果想多去几个的话,也没问题就对了。
可这种遭罪的活儿谁家愿意多去呢?
叶妈哭的稀里哗啦的,叶家所有人也都是神色凝重,看来被牵连的后果比他们以为的还要严重,至于谁去修水渠这事儿基本上没的选了,叶念国是成年人了,同样也是这个家的顶梁柱,如果他不去的话,谁去呢?
老二和老三虽然大,可说来说去到底还是孩子呢,十多岁的小子呀。叶念国怎么忍心让他们去吃这种苦头呢?
叶妈除了哭,觉得对不起老大之外,成天地就在家熏肉干,想着过上半个月之后给儿子带上,不然的话在那个地方吃不好的话,身体怎么扛得住呢?
叶念国也不拦着她,让她有点儿事儿干,省的成天地胡思乱想。
他也去请教了一下去修过水渠的地主家的两个儿子,准备点儿什么东西好,带什么比较实用。
两人有些奇怪地看了看叶念国,只怕是没想到这人会这么淡定乐观吧,毕竟他们见了太多的找他们问什么活儿比较轻省,怎么样能偷懒,怎么和领导打好交道,让自己过的轻松些这种话题了。
不过两人也不是多话的性子,皮肤黝黑的青年们一点儿也看不出来曾经养尊处优的模样,甚至和叶念国相比,大家更加相信他才是地主家的傻儿子。
“多带点儿抗饿的东西,抗寒的干姜片,雨鞋里头要加层棉……”
两人也不是藏私的性子,细细碎碎地跟叶念国交代了不少就对了。
叶念国很是诚恳地谢过了人家,给他家的几个孩子留下了一大堆的书本之后,走人了。
虽然地主家是有人识字的,可那也是上一辈的事情了,现在到了第三代,基本上都是文盲,如果不是村里的扫盲班,如果不是村上人好的话,他们的孩子估计这一辈子都是睁眼瞎吧?
这才是令他们痛苦的事情,享受过甘甜,如今跌入了泥坑中虽然觉得苦,觉得难,可最让人难受的并不完全是饿肚子,而是看不到希望。
所以他们的父亲才会选择自杀,那种感觉实在是太糟糕了。
到了他们,已经麻木了,上有老,下有小,但凡有点儿办法,他们也会为孩子争取一下的,所以之前叶念国开扫盲班时的卷子,他们到现在还每天都拿出来给孩子学习用,不管孩子们已经有多熟了也会每天重复一遍,这些东西实在是太珍贵了,他们没渠道去获取的。
哥儿俩小心地将这些从小学到初中的课本收好了,让孩子们慢慢学,不会的话就去叶家请教呗,现在叶家和他们差不多,所以两家稍微走的近一点儿别人也不会说什么的。
虽然这样想很不厚道,可是哥儿俩同时从心底感谢了一下叶念国那个不靠谱的舅舅,这是他们家的机会。